万丰奥威,从汽车底盘到天空之城,中国制造上演“陆空双栖”奇迹。
作者 |言西
当德国工程师在Volocopter工厂移交资产时,他们或许没想到:收购这家eVTOL先锋的中国企业,竟靠造汽车轮毂起家。
1000万欧买下欧洲空中走廊。
2025年3月,万丰奥威一纸公告震动航空界。子公司万丰飞机以1000万欧元收购德国Volocopter核心资产。这笔看似普通的交易,实则是中国低空经济的“诺曼底登陆”。

斩获适航筹码VoloCity双座eVTOL已进入TC(型号合格证)最后阶段。补全场景拼图城市短途+城际飞行双线布局。接管欧洲渠道获得巴黎、慕尼黑等15个起降点运营权。
“就像特斯拉买下超级充电网络。”航空分析师李明道破玄机。收购后仅三个月,万丰奥威eDA40电动飞机便借Volocopter渠道打入德国飞行培训市场,首批订单50架。更深远的是技术反哺。德国团队开发的18旋翼分布式电推系统,正移植到万丰-大众合作的城际eVTOL上,将航程从120公里拉升至200公里。
三步跳成全球航空三强。
翻开万丰的成长史,半部是精准并购史。

钻石飞机收购成神操作。斩获18款机型知识产权(包括全球首款快充电动飞机eDA40)。掌握活塞发动机核心技术(打破欧美50年垄断)。市占率冲至全球第三(9%),仅次于西锐、德事隆。

2024年通航业务营收28.14亿的底气,来自美国堪萨斯州的工厂,那里每分钟下线1.5个飞机起落架,为全球60%的小型公务机供货。车间里中国籍厂长指着自动化生产线说:“德国精密遇上中国效率,就是降维打击。”
特斯拉方向盘里的隐形冠军。
当人们仰望万丰的飞行器时,其根基深扎在汽车底盘里。年产1800万件压铸件(全球每三辆电动车就有一辆用万丰部件)。方向盘骨架减重40%(Model 3续航暗增15公里)。大吨位压铸设备占比60%,单件成本比同行低25%。
万丰轻量化统治力。

2024年汽车业务营收134.5亿的秘密藏在材料实验室。这里研发出抗拉强度380MPa的镁合金,价格仅为航空级铝材的60%。技术总监举着手机大小的方向盘骨架说:“这玩意能承受2吨冲击力,但重量只相当于一罐可乐。”
10亿订单背后的复苏密码。
经历两年业绩低迷后,万丰2025年Q1迎来爆发。净利润2.75亿(同比增21%,环比飙206%)。合同负债(定金堆出的信任碑)。现金流倍增经营现金流净额达4.8亿。

复苏动能来自三箭齐发:
1. 航空订单兑现:钻石DA50公务机交付量翻倍。
2. 汽车轻量化爆发:问界M9全系采用万丰镁合金座椅骨架。
3. 低空经济卡位:拿下深圳100架eVTOL观光订单。
更值得玩味的是毛利率跃升,航空业务毛利率达42%(反超汽车业务10个百分点)。印证了董事长陈滨的判断:“天空才是利润的蓝海。”
与亿航智能的“天地对决”。
当亿航智能10天狂揽91架订单时,万丰正用差异化策略破局。

“亿航像空中三轮车,我们是空中悍马。”万丰销售总监的比喻虽尖锐,却点出产品逻辑。VoloCity保留飞行员座位,规避了欧美对全无人驾驶的监管限制。这种务实策略,让万丰在慕尼黑试运营首月即获50单预约。

2030亿蛋糕的切割之道。
手握汽车+航空双引擎,万丰已布好增长矩阵。2026年量产航空镁合金(比传统材料轻50%)。固态电池适配eVTOL(续航提升至300公里)。在浙江建设“飞行汽车产业园”(含起降枢纽+维保中心)。
券商测算:若拿下全球eVTOL市场15%份额,万丰航空业务将再造一个千亿市值。而更大的野望写在新总部展厅,那里陈列着“陆空一体”概念车,平时是赛力斯问界M9,按下按钮便展开旋翼升空。
走进万丰新昌工厂,会看见魔幻场景。
东区流水线上,特斯拉方向盘骨架鱼贯而出,西区机库里,工人正组装钻石DA50公务机。而在中央实验室,VoloCity的旋翼在风洞中呼啸测试,三种代表不同时代的产品,在此奏响制造强国的三重奏。

董事长陈滨的办公室挂着“陆海空天”书法,他这样诠释:“从汽车轮毂到飞机起落架,从镁合金方向盘到eVTOL旋翼,我们不过把地面功夫搬到了天上。”
当VoloCity未来在巴黎塞纳河畔起降,当钻石飞机穿梭在阿拉斯加冰川,当特斯拉车主握着万丰制造的方向盘。这些跨越海陆空的“中国印记”,正重塑全球高端制造的权力格局。万丰奥威的故事证明:真正的产业升级,不是抛弃旧战场,而是让大地与天空的边界消融在创新里。
注:(声明:文章内容和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