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产品海外订单暴涨,威海广泰何时扭转净利润下滑趋势
(转自:齐鲁资本通)
●近年来,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实现增长,但净利润却不断下滑。
●去年其空港装备业务在海外实现订单爆发式增长,投资者期待该业务能维持向上趋势。
01
2个热门概念都是啥情况?
威海广泰“是全球唯一一家能为一座机场、一架飞机配齐所有空港装备的制造商,也是全球空港装备行业的领跑者”,同时也是“国内应急救援装备系列最全的制造商之一”。
其海工装备概念,来自于一则投资者问答。

投资者所提及事项,可信的来源是2024年5月新华网一则报道,内容是“威海广泰董事长李文轩在法国巴黎接受新华网记者专访”,他介绍:“我们与斯伦贝谢公司持续开展海上油田探测设备合作近15年”。斯伦贝谢为全球顶级油服巨头。
不过,这项业务没有近几年的年报中检索到。
相比之下,威海广泰的军工概念更为“扎实”。虽然没有在2024年年报中披露相关情况,但在2023年及以前的几年,都有相应的内容。
在2023年年报中,威海广泰表示,公司现已形成在坚守高端装备制造业前提下的“双主业一军工”的产品布局,公司设置有军工事业部。
2022年年报则披露,军工装备业务包含空军、海军、陆军航空兵适用的空港装备、各军兵种适用的后勤等保障装备和军用无人机装备。当年,其营业收入中军队部分共2.93亿元,占比12.50%;2021年这项数据为14.13亿元。威海广泰解释,2022年公司生产的军工装备采购计划不足,新签订合同数量存在一定程度波动,造成公司该业务板块收入大幅降低。
这一板块的业务,也被认为影响到了2024年威海广泰的业绩表现。
2024年,威海广泰实现营业收入28.88亿元,同比增长20.09%;净利润7462.46万元,同比下降40.62%;扣非净利润7002.45万元,同比下降31.61%。
净利润下滑的原因是“受特殊客户产品审价事项和计提商誉减值准备影响”。其中提到的“特殊客户”被认为是军工业务。
02
高增长能否持续?
不过,威海广泰的业绩前景受到不少投资者期待,近2年,上市公司实现了营业收入的连续增长,但净利润却连年下滑。
一个好消息是,就2024年净利润下滑的2个影响因素,威海广泰表示,若扣除其影响,那么其净利润为1.58亿元,同比增长25.72%。
期待还来自于威海广泰的业务增长。

根据上述信息可见,空港装备的营业收入在2024年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为32.34%;境外销售更是大涨82.90%。
更多的信息显示,2024年其空港装备国际订单10.4亿元,同比增长67%。公司产品服务的国家和地区增长至100多个,服务的机场增加到1000多个,国际市场继续保持旺盛增长势头。空港装备国内订单10.6亿元,同比增长68%。
威海广泰表示,公司空港装备经过多年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产品性能及交货期等公司综合优势凸显,“近几年取得海外客户特别是全球顶级国际地服公司和租赁公司的认可,订单取得爆发式增长”。
国际形势是否会影响出海业务,威海广泰就此曾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美国政府加征关税,从整体来说对公司业务影响不大,且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国内高端空港装备国产化率。
首先零部件采购方面,公司已经在过去几年进行了大量的进口零部件国产化替代方案的论证和实施,部分进口零部件已经替换为国产零部件,少量未替换部分也已经准备好替代品牌,不会影响公司产品的生产和交付。其次在产品销售方面,在国际市场,公司产品目前没有销售到美国市场,美国加征“对等关税”政策不会影响公司产品的出口业务;同时在出台反制措施的非美国市场中,将增强公司产品相对美国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优势。在国内市场,上述政策将增强公司产品对进口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速空港装备全行业国产替代进程,有利于公司空港装备进一步提高国内市占率。
就此,有分析认为威海广泰的空港业务在出海、国内复苏、电动化、特别国债等积极因素推动下,预计2025年仍将保持较快速增长。
应急救援装备产业方面的发展势头也不错,2024年消防救援装备取得订单10.62亿元,同比增长69.15%。去年,威海广泰突破市场壁垒,成功进入石油石化系统领域,以绝对优势占领市场;紧跟国家政策,取得批量特别国债项目订单。
此外,移动医疗装备在国际市场实现突破;多旋翼无人机和双轮旋直升机实现应急消防领域应用;智慧消防管理平台继续在钢铁行业拓展业务规模,并成功突破到铁路系统和超高型建筑,消防报警设备拓展到石油石化领域。
威海广泰的净利润何时扭转下滑趋势,我们将持续追踪。
声明:本文为根据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所做的第三方研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对因使用本文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