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向鸿博股份发问询函 紧盯风险探经营底色
转自: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李婷
近日,鸿博股份因内控风险暴露备受关注,此前公司一度因业绩预告“大变脸”被监管警示、关注,甚至引发公司独董主动发声提出整改意见。
5月20日晚间,鸿博股份收到深交所下发年报问询函,问询事项包括:公司是否存在股权代持情形,业绩改善措施是否有效,公司AI算力板块合同履约情况,子公司内控缺陷等。
业内人士认为,年报问询函紧盯公司疑点,涉及公司股权、财务数据以及内控等问题进行“刨根问底”式追问,有利于帮助投资者更加真实准确的了解公司,防范风险,看懂公司价值。
关注控制权风险
年报显示,2024年1月份至2月份,鸿博股份原控股股东河南辉熠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称“寓泰控股”)、河南寓泰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称“辉熠贸易”)因外部合同纠纷导致所持股份被司法扣划,公司变更为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
鸿博股份在今年1月份接连发布了5次股东被动减持公告,至2月29日,鸿博股份股东寓泰控股有所持公司股份被司法扣划5085股,辉熠贸易所持公司股份被司法扣划1350万股,寓泰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辉熠贸易合计所持公司股份比例由3.36%减少至0.65%,合计持股比例将至了1%以下。鸿博股份控股股东由寓泰控股、辉熠贸易变更为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由黎小林、杨凯、毛伟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
对此,问询函要求公司,结合最新股权结构、表决权委托情况、公司治理、是否存在股权代持情形等情况进行说明,认定上市公司为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依据及充分性。
公开信息显示,鸿博股份原控股股东系债务问题而导致被动减持,最终丧失了控制权。
据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2023年12月29日,兰考县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已向开封中院对寓泰控股申请破产重整。寓泰控股目前处于多起司法案件纠纷中,其中,今年1月23日,因委托理财合同纠纷被潍坊中院首次立案执行,执行标的金额2.02亿元;1月2日被开封市龙亭区法院立案执行,执行标的4200万元等。
“股东的债务风险等亦可能会波及上市公司,或直接影响公司生产经营大局。”清晖智库创始宋清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纵观整个A股市场,虽然不乏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的上市公司,但是由于缺乏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给公司经营增添风险、贻误业务发展良机的也不在少数。
从财务指标看业绩成色
鸿博股份是中国彩票印刷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公司称,自2022年起公司积极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开拓人工智能领域业务,全资子公司北京英博数科科技有限公司围绕AGI全栈生态服务平台的市场定位,把握行业先发优势,实现从零到一的突破,取得了优异成绩。
另一方面,搭乘转型AI概念,公司股价出现了大幅上涨波动,从2023年1月至8月份,股价最高涨幅超过5倍。
然而据财务数据显示,2021至2023年鸿博股份营业收入分别为5.74亿元、5.46亿元、6.20亿元,扣除非经常损益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59.75万元、-8788.76万元、-7144.61万元。
此外,公司在人工智能板块业务的实际经营状况备受市场关注。据年报披露,在人工智能板块,公司在手销售订单总金额超过23亿元,其中与北京百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就智算中心建设设备采购、AI云服务签订重大销售合同,总金额13.8亿元,但截至目前履约进度为0%。
与此同时,公司还存在预付款、存货、建设投入、递延所得税资产等大幅增加的情况,如2023年度公司预付款项2.75亿元,较期初增长6571.97%。
对此,交易所要求公司说明主业盈利能力及改善持续经营已采取及拟采取的具体措施,能否有效;要求公司“使用客观平实的语言”、“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公司在智算中心建设设备采购、AI云服务等实际承担的工作内容、生产经营及盈利模等,说明公司AI相关业务是否具备可持续性或是不可替代性等。
另据鸿博股份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显示,公司前副总经理兼子公司英博数科前总经理周韡韡在任职期间涉嫌存在违规情况,交易所要求公司说明,公司及子公司英博数科内部控制是否存在缺陷,后续是否采取有效措施规范避免等。
业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的主营业务从定义上看是指企业为完成经营目标而从事的持续、主要的经营活动,主要体现在企业财务报表的利润表里面,也就是对上市企业的经营业绩很有帮助,结合上述情况看,目前鸿博股份AI板块业务可以说是一个转型的方向,转型能否落地,转型能否成功还有待检验。
(编辑 闫立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