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新材董事长宋西全呼吁加快推动电池材料升级

查股网  2025-03-07 19:58  泰和新材(002254)个股分析

全国人大代表,泰和新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董事长宋西全

加快推动电池材料升级

筑牢新能源产业安全防线

在全球新能源产业高速发展的浪潮中,中国已成为锂电池生产与应用的核心力量。围绕新能源及电池产业链,记者近日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泰和新材董事长宋西全。

据宋西全介绍,新能源汽车、储能及低空经济三大领域对锂电池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预计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美元。然而,锂电池安全问题频发——仅2019年至2024年9月,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报告便达1630余例,暴露出行业亟需从材料源头突破安全瓶颈的紧迫性。

面对这一挑战,宋西全在今年两会期间提出,需通过“材料革新、标准升级、产业协同”三位一体策略,加速推动锂电池安全技术突破,为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锂电池的安全与隔膜与电解液等关键材料息息相关。”宋西全谈到,泰和新材以材料革新破解安全困局,自主研发芳纶涂覆隔膜技术,解决电池安全问题。芳纶涂覆隔膜机械强度大,结构稳定,破膜温度高,能够提升电池安全性能。此类创新材料的技术转化,正是响应国家“本征安全”战略的关键实践。

当前,我国虽已发布《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等强制性标准,但全链条安全评估体系仍待完善。针对这一现状,宋西全表示,加快推动电池安全升级需从三方面协同发力。

一是通过建立覆盖电池研发、制造、回收全链条的安全标准体系,强制推行“零热失控”本征安全标准及耐高温隔膜、本质阻燃材料应用,并实施锂电池安全等级强制认证,倒逼行业向质量竞争转型;同步建设国家级第三方检测平台,降低企业合规成本。

二是在科技创新层面,需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固态电池、高安全隔膜等核心技术攻关,对芳纶涂覆隔膜等高性能材料给予税收优惠,推动本征安全电池在储能电站等场景示范验证,并引导开发动力电池专项保险分散风险。

三是产业端应强化上下游协同,优先选用国产高安全材料打造国际竞争力集群,通过科普宣传增强公众信任,强制销售端公示安全检测报告并设立展示区引导消费升级,同时实施全生命周期监管及数据化风险评估预警,筑牢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安全防线。

作为行业领军者,泰和新材以行动诠释责任。记者了解到,该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突破芳纶涂覆隔膜技术,实现从原材料、工艺到装备的全链条自主可控,成本较进口产品降低50%,倡议"选择本质安全材料",推动锂电池行业从被动防护转向本质安全。锂电池安全是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从材料革新破局到标准体系重构,从政策协同赋能到产业链生态共建,需凝聚"政产学研用"合力。

以技术攻坚突破垄断壁垒,以开放生态重塑产业规则,方能实现从‘规模领跑’向‘安全引领’的质变。”宋西全说,当更多中国企业以自主创新定义安全标准,新能源产业的"中国安全范式"必将重构全球产业格局。

本刊投稿邮箱:zgsyhhg@ccin.com.cn

监制:陈葳

编审:杨晓宇

责编:赵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