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新材接待1家机构调研,包括国诚投资

查股网  2025-05-08 16:52  泰和新材(002254)个股分析

本文源自:金融界

2025年5月8日,泰和新材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5月8日接待国诚投资1家机构调研。

公告显示,泰和新材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2人,为证券事务代表刘建宁,董事会办公室人员。调研接待地点为公司会议室。

据了解,泰和新材生产氨纶起家,氨纶产能约 10 万吨,间位和对位芳纶目前产能均约 1.6 万吨。2021 年后布局芳纶上下游及其他共性技术的增量产品,包括芳纶涂覆隔膜、绿色印染等。公司是国有实际控制。

据了解,中美贸易摩擦对公司直接影响不大,间接影响主要在下游客户,氨纶利润下滑与之关系大,公司重心在芳纶,未来主要发展方向是海外,正在进行海外布局。

据了解,公司内部有四个事业群,芳纶目前部分原料自制但产能跟不上。氨纶重投资且产能过剩,价格战中更多做技术调整。公司规划重点打造芳纶、隔膜、复合材料等业务。

调研详情如下:

公司介绍:

公司是生产氨纶起家,1987 年投建,1989 年实现产业化,目前产能约 10万吨;间位芳纶 2004年实现产业化,目前产能约 1.6 万吨;对位芳纶 2011 年产业化,目前产能约 1.6 万吨,这是主要的存量业务。2021 年以后公司围绕芳纶上下游及其他共性技术,布局了增量产品,包括芳纶涂覆隔膜,它是 2023年中试线投产,产能是 3000万平;还有基于材料技术,推进了绿色印染的示范线,可以在常温环境下染色,能够节水降碳,比较环保;基于新能源汽车应用领域,有复合材料项目;像产业链上游的芳纶原料,也在布局之中。这是主要的增量扩展版图,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技术在研发阶段。

公司是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最初是国有独资企业,混改后,现在第一大股东是国丰,国丰是国有控股。

投资者:公司是国资控股?

答:国有实际控制。

投资者:现在中美贸易摩擦,对公司的影响大不大?

答:这个影响需要从几方面看。直接看影响不大,因为公司直接出口美国的占比很低,从 2021年开始,对美收入很少;另一方面的直接影响,可能对加快国产替代有利。间接影响主要是影响下游客户,包括氨纶、芳纶的下游需求都可能在国外,具体的影响不好估计。

投资者:还是有间接影响?

答:在氨纶领域可能更明显一些。

投资者:氨纶的排名是按产能?

答:产能、销量、市占率的排名应该都差不多。

投资者:排名有没有可能进一步提高?

答:氨纶是重投资行业,并且现在产能严重过剩。

投资者:利润下滑是不是跟氨纶有关?

答:关系很大,实际上芳纶的利润是略有增长的。

投资者:未来是不是主要发展芳纶?

答:公司重心一直在芳纶。

投资者:芳纶领域比较领先?

答:我们目前在做的就是延伸产业链,增加话语权。

投资者:芳纶目前的产能还有没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答:芳纶现在整体来看也是供大于求,但是在细分领域可能有区别,有一些领域是有增长的。

投资者:目前技术门槛比较高?

答:对。

投资者:贸易摩擦时间比较长,国外的占比还是会下滑?

答:这是个趋势,像最开始是国外占比是 100%,趋势就是不断下滑。

投资者:目前芳纶成本比国外低?

答:应该比国外要低。

投资者:那国际竞争力还是比较强,间位的市占率?

答:单看纤维是超过国外的。

投资者:有没有可能扩大海外营收?

答:我们从 23 年就开始进行海外布局。现在是在国外有仓库,进行本土化供应,就是当地需要的话,货可以立马提走。

投资者:建海外生产基地?

答:现在没有明确规划,我们有驻外仓库、办事处。

投资者:海外的关键点?

答:首先肯定是竞品替代,二是给客户提供更多样化的供应。

投资者:产品线种类跟国际比?

答:在有些领域产品种类更多。

投资者:海外是公司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

答:对,因为国内的空间有限。

投资者:芳纶的市占率已经很高,继续扩大能提高到什么程度?

答:百分之五十到七十是有可能的,后面的成长是靠我们的新业务。一块是产业链上游,上游毛利还可以,并且可以稳定供应;下游主要是应用空间的扩大,像芳纶涂覆,创造新的需求,让材料生出新的增长点。

投资者:现在的方向?

答:我们内部有四个事业群,先进纺织、安全防护与信息技术、新能源,还有化工。

投资者:人形机器人中有应用?

答:在跟踪,希望在技术层面做一些合作。

投资者:隔膜技术,在全球的前列?

答:我们是国内首家进入这个领域的公司,跟国外比我们更有性价比。

投资者:隔膜下游客户订单?

答:目前有一些测试级别的订单,也有小的商业化订单在交付。

投资者:测试进入哪个阶段?多长时间?

答:差不多快两年了。

投资者:未来订单释放、扩大产能的时间?

答:产能有几亿平,现在产线在调试。

投资者:订单释放产能就跟上?

答:对。

投资者:绿色印染现在投产了?

答:绿色印染主要是两个方向,数码印花和绿色印染。跟传统印染竞争的委托加工这块在做技术的改进。

投资者:在产品测试阶段?

答:给客户打过几批样。

投资者:智能纤维?

答:它的瓶颈主要在市场导入,因为它属于消费升级的产品,比如在车上做星空顶,从汽车的角度,一是安全测试周期长,二是这个不是必需品。

投资者:氨纶有没有可能剥离?

答:各种可能性都在探讨。

投资者:如果不算氨纶的影响,整体业绩还不错?

答:对。氨纶我们现在也在做一些改造,以提升生产线效率。

投资者:芳纶下游需求未来一两年会释放?

答:都会略有增长。

投资者:芳纶原材料大部分是外购?

答:芳纶的部分原料我们在自己做。

投资者:原料产能跟得上?

答:目前跟不上,现在是一部分外购。

投资者:做原料的目的?

答:一是降本,二是可以稳定原料的产品质量。

投资者:现在原料供应稳定?

答:比较稳定。

投资者:价格变化不大?

答:不大。

投资者:原料价格不变,是通过其他方面降本?

答:最主要是新的投资,通过新的产线和技术。

投资者:目前开工率?

答:间位比较高,百分之八十多,对位比间位低一些。

投资者:回款周期?

答:要求是一两个月,具体要看执行情况。

投资者:海外市场中,欧洲是比较重要的市场?

答:欧洲也算,这几年比较快的还有土耳其等。

投资者:主要是芳纶?

答:对,氨纶整体出口很少,不到百分之十。

投资者:现在整体来说,公司周期性特征比较强,要看大的市场环境。在贸易摩擦背景下,有没有评估影响?未来有没有应对的措施?在经营方面。

答:首先充分利用优势,国内加快国产替代的进程,国外可能更多的还是国际化布局,在国外会成立一些销售类型的公司,把产品运到国外进行供应。现在国际化布局主要在销售领域,像聘海外员工,实现本土销售等。

投资者:未来产品结构会不会有调整?

答:目前也在做。

投资者:产品升级差异化有没有规划?应对价格竞争。

答:氨纶价格战已经在进行了,我们做的更多的还是一些结构、性能、技术的调整。

投资者:现在市场比较多变,未来总体来讲还是要有个侧重点,哪些会重点打造、投入?

答:目前的规划还是在这几个存量增量业务,比如芳纶、隔膜、复合材料等。

投资者:新能源汽车方面?

答:除了芳纶涂覆隔膜,民士达那边可能更多,因为主要是芳纶纸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