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开创千亿级强区建设新局面

查股网  2024-09-10 00:00  建设工业(002265)个股分析

  □苏晗 苏林

  天桥区作为济南市唯一横跨黄河两岸的主城区,结缘于桥,谋胜于桥。天桥区的“桥之道”,让产城更融合、环境更宜居、发展更高质,“千亿”天桥正加速走来。

  今年以来,天桥区深入贯彻济南市“项目深化年”部署要求,建立完善了“24165”工作体系,构建了以“‘强基层、强作风、强能力’三年行动”统领党的建设、以“城市更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统领经济建设、以“品质提升”行动统领社会建设的工作格局,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千亿级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培育壮大特色产业

  产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支撑。黄河之北,天桥区依托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加速工业产业集聚发展。黄河之南,加快推进传统市场转型升级,着力优存量、扩增量、提质量,构建符合天桥实际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天桥区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9.7亿元、增长2.8%;1—7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6亿元,其中税收占比91.7%,居全市前列;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8.5亿元,建安投资、工业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零售业销售额等8个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天桥区深入实施加快建设工业强区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为主攻方向,聚焦新型功能材料和智能制造装备两大工业主导产业,推动新材料、工业机器人、医疗装备器械、电力物联网设备和智能车载设备加快发展,打造两大百亿产业集群。通过积极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推动以中科卫星为引领的卫星导航、空天信息发展,加快布局智能仿生、类脑智能、新型储能等前沿产业,赢得更多先发优势。

  商贸业是天桥区的传统优势产业,拥有各类专业市场共61处,涉及家居、建材、服装、果品等多个门类,占全市专业市场数量一半以上。依托凤凰山、黄台等国家级电商园区和京东、天猫等线上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天桥区突出规范化、高端化,加快齐鲁鞋城、山东通讯城、堤口果品、泺口服装、金牛建材等专业市场提质,推进万虹中心、万融广场、白金广场等现代商业载体建设,赋能商贸产业转型,并加快推动体育健康、文化旅游等服务型消费扩容提质,积极发展绿色、数字、共享等消费新业态,在高端商业、会展经济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加速推进项目建设

  项目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今年以来,天桥区全力推动项目策划、招引、建设、投用,1—8月,37个新建项目开工,开工率57%;已开工省级重点项目全部实现纳统,投资完成率64.1%;已开工市级重点项目纳统率95.8%,投资完成率59.1%。

  下好项目策划“先手棋”。天桥区依托黄河南北发展空间,加快构建“一轴两带五组团”的产业空间格局,深入落实“5444”项目谋划法,以投融资和产业发展为导向,建立项目策划长效机制,健全完善项目策划、审核、入库和分发的工作机制及策划一批、储备一批、落地一批、清理一批的项目动态管理模式,不断充实策划储备项目库。

  今年以来,新策划储备、招引培育高铁智能装备制造基地、山东德晟机器人增资扩产等55个投资规模大、技术水平高、发展前景好、示范带动强的项目,总投资达1300亿元,上半年已经有9个项目进入了实施阶段。

  聚力打好项目招引“主动仗”。天桥区将招商引资作为全区工作的“一号工程”,着力构建“管行业管招商、管产业管招商”的大招商格局,深化“1+2+6+N”招商工作机制。上半年,全区签约3亿元以上招强引优项目19个,其中12个已经落地。

  今年以来,天桥区相关部门先后6次带队,考察洽谈项目68个,围绕着新材料、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产业,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开展精准招商,成功引进中建国际智能制造(机器人)产业园项目、京东·山东黄河数字运营中心等500强项目8个,为发展增强了后劲。

  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天桥区出台推进新型工业化三年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加快建设工业强区的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建邦胶体、先泽电力、友丰电子等骨干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天恒天然气获全省首季度“开门红”奖励,1—7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6%,居全市第4。

  天桥区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建立区领导包挂项目制度和项目服务专员制度,对163个省市区三级重点项目实行区级领导包挂,分类分批制定项目推进机制,切实做好项目服务保障工作,建立工作台账,一项目一方案专项推进,形成项目梯次推进格局。

  下一步,天桥区将重点突出产业项目及城市更新项目的谋划,持续招大引强、招新引优、招群引链,吸引更多契合天桥产业发展的项目落地,力争全年引进500强企业、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100强企业、总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10个。

统筹城乡融合发展

  城市和乡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主阵地,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既要提升老城区的服务功能,又要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天桥区抢抓国家支持,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统筹推进重点片区和全域更新,一体抓好产业导入和品质提升,不断提升经济发展实力。

  城市更新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天桥区坚持“123456”城市更新工作思路,以城市更新和城中村改造为主战场,持续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着力提升群众宜居品质。

  天桥区制订了2023—2027年城市更新项目五年推进计划,将全域划分为24个城市更新单元,推动南北城乡融合发展。今年,实施“百日攻坚”行动,重点突破王炉北辛、泺口二期、丁太鲁新徐、桑梓店四大片区。

  天桥区将全力推进四大片区安置房项目早开工、早纳统,利用城市更新腾出空间,做好城市更新与专业园区的结合文章,桑梓店片区腾空工业用地700余亩,王炉片区实现供应工业用地98亩,规划建设机器人产业园、检验检测产业园、高端农机装备产业园等一批特色专业园区。

  天桥区还将结合城市更新推进对历史建筑地活化利用,对已改造形成的1922电竞新媒体产业园、1908鲁丰创意园、D17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做好运营管理,持续激发新的增长点;对未利用的国棉四厂、元首针织厂、大易造纸厂等历史街区工业遗存,积极谋划策划,通过导入新兴产业激发新活力。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南北协同、城乡融合。发挥近郊优势,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快区级农业示范园的规划建设,以龙头企业为引领,推进5家农村专业合作社、13家家庭农场提档升级,打造沃小番西红柿、富硒黄梨等优质农产品品牌,以品牌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

  天桥区依托山东预制菜产业园、堤口果品等,因地制宜发展设施农业、精品农业、品质农业等高附加值农业,培育休闲观光、乡村旅游、健康养老、民宿经济、电子商务等富民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向全产业链拓展,打造县域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塑优经济发展环境

  经济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优良的发展环境。今年以来,天桥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通过健全体制机制,加大人才引育力度,改善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等措施,不断塑优经济发展环境,激发市场发展活力。

  “来天桥 办成事”是天桥区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以护航企业发展为宗旨,坚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理念,天桥区在全市首推桥帮办、桥通办、首席审批师、“直播+”等改革措施,高标准打造企业服务中心,扎实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相关工作经验被省政府办公厅评为山东省“高效办成一件事”创新实践优秀案例。

  为推动项目落地顺利落地,天桥区推行“拿地即开工”“建成即使用”“验收即发证”,为重点项目提供全流程帮办服务,并全力做好涉企法律服务,建设公正公信的法治政府和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打造诚信天桥,为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生态。1—8月新增市场主体1.3万户,累计达18.7万户,总量居全市第2。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近年来,天桥区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发展理念,积极探索“人才+项目+产业”引才模式,依托市人才新政“双30条”、区“黄金12条”及园区“引才8条”等现有人才政策,创新“桥楚人才”品牌政策,用好“泉城会客厅”、国家级大学科技园、院士工作站等平台,扎实做好人才引育留用,推动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今年,推荐申报国家和省级人才工程34人,新引进青年人才8000人。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城市环境品质。今年以来,天桥区紧紧围绕建设“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奋斗目标,聚焦发展所需、群众所盼,深入开展“品质提升”行动,全面提升城市设计、品质教育、健康文化、生态环境、服务保障、安全稳定、法治建设等7个方面的城市功能品质,明确35个方面86项具体工作任务,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商的现代化新天桥。

  ①百年泺口铁路桥

  ②1922电竞产业园

  ③泺口服装城“泺享汇”

  ④工商河

  ⑤改造升级后的金牛建材市场

  ⑥云锦湖公园

  ⑦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

  ⑧中南高科·产业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