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西部建设湖南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绍鹏:与混凝土较劲的90后
劳模名片
李绍鹏,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建西部建设湖南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参与湖南第一高楼长沙国际金融中心、长沙滨江国际金融中心、长沙金茂大厦等3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及长沙地铁、高铁西站、人防工程等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曾获“全国技术能手”“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全国混凝土行业优秀实验室主任、湖南省直单位五一劳动奖章、湘直工匠、长沙工匠、第二届湖湘工匠等称号。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邓艳红
“你看,这就是我每天要打交道的东西,它们看上去很不起眼,但很神奇!”4月30日,在中建西部建设湖南有限公司岳麓厂,李绍鹏套上工装,戴上安全帽,向记者介绍起了车间里的水泥、砂石等原材料和混凝土产品。
李绍鹏是中建西部建设湖南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这个1990年出生的湖南小伙,脸上总挂着腼腆的笑容,骨子里却有一股子要强劲。
他2016年7月参加工作,8年间,身处混凝土技术研发与质量管控一线的他,在一次次失败和挫折后,仍怀揣着一腔热枕,步伐坚定,在技术资料中寻找破解之道,在实验室里去伪求真,在施工现场挥洒汗水。
高度
超高性能混凝土泵送至452米!刷新国内纪录
李绍鹏每天8时上班,从原材料检测、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再到新材料应用研究及实验室工作管理等岗位都有他的身影;平时不是在实验室,就是在工地,要不就在砂石基地查看原材料。“生活工作三点一线,单调但我却不觉得乏味。”李绍鹏告诉记者。
混凝土是高楼大厦、道路桥梁等建筑和基础设施的重要原材料。李绍鹏认为,想成为一名称职的混凝土技术人员,应同时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和持续学习能力。
李绍鹏并非混凝土专业毕业生,但他所在团队却不停刷新国内混凝土行业纪录。
452米的长沙国际金融中心,总建筑面积达98万平方米,这是李绍鹏入职后接触的第一个重点项目。
国金中心项目建造过程中,如何使混凝土具有超高强度和超高泵送性能,满足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各项需求,并将其通过泵送至452米的高度,成了摆在李绍鹏所在团队面前的一道难题。如何破解才能确保项目按时施工呢?
李绍鹏准备好各种材料,扎进实验室反复测算试验,经常为核实几个数据一个人待到深夜。由于测试的混凝土中掺有钢纤维,试验时戴着手套也被扎了手,钢纤维有时还扎透鞋子,白色袜子被血染红一大片,但他心里却满是攻克难题的干劲。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实验终于取得了突破。但在泵送混凝土当天,实验室里所做的配方却因环境温度大幅降低而导致混凝土出现较大缓释,达不到使用标准。混凝土生产在即,材料更是有限,怎么办?
面对巨大压力,李绍鹏和团队提议先降低0.3%外加剂掺量试生产一盘,再根据效果进行调整。“出场前我在拖斗车内取样检测,心里紧张到不行,直到发现各项指标没有问题才松了一口气。”李绍鹏回忆起这段经历,仍记忆犹新。成功泵送C140Mpa-C160Mpa超高性能混凝土至452米高度这一成就,刷新国内纪录,迅速引起同行的称赞与佩服。李绍鹏也渐渐有了“技术大咖”的称呼。
248米的运达中央广场、328米的湘江财富金融中心、452米的长沙国际金融中心主楼……这些年来,李绍鹏一步一个台阶,不断刷新新的高度。
跨度
从“门外汉”到“老师傅”
李绍鹏告诉记者,他并不是混凝土材料专业毕业,他本科学习的是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方向)、研究生学的是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进入公司后,他潜心研究混凝土,为了弥补专业能力上的“短板”,他经常向行业交流群里的技术人员和专家请教专业知识和问题;平时上夜班守工地,李绍鹏也会特意带上一两本专业书,捎上手电筒方便随时阅读。
8年间,在一次又一次与混凝土较劲中,他让“李绍鹏”三个字成为混凝土行业青年能手的代名词。
2023年初,一道几乎不可能的任务被摆在李绍鹏的面前。公司承接了中联智慧产业城办公与研发中心项目白色清水混凝土工程。该项目拟采用白色清水混凝土,浇筑施工难度大,观感要求高,配制难度大,且工程应用国内罕见,白度要求缺乏相关技术标准,几乎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技术难度高,挑战性极强。
“总会有很多困难和挑战,但坚持尝试,我相信总会找到答案。”为了勾勒出这一抹最纯粹的白,李绍鹏及其团队从原材料及外加剂的选取、检测、试验、调整等各个关键点出发,经过一百多次试验,最终成功克服技术难题。
历时一年五个月,全国体量最大、跨度最长、首个“无涂装”白色清水混凝土工程——中联总部大楼项目顺利完成浇筑。
截至目前,李绍鹏已获国家专利授权10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发表论文14篇。可领导邀请他全职做科研时,他却要求坚持在一线:“我的发明灵感主要来源于实际工作,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进行研发才是我的理想。”
从“门外汉”到“老师傅”,李绍鹏经常将自己的“绝技、绝活”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团队、徒弟,不仅向新入职的技术员们分享了他的上百页学习工作笔记,更是带着他们一次次在实验室、料仓、调度室、项目一线、砂石基地进行实地教学,在薪火相传中传承匠心,为企业、行业锤炼出一批批精兵强“匠”。
对话
问:从“门外汉”到“老师傅”,您是如何做到的?
答:靠的是“做”“学”“想”,并持之以恒。在实验室里不断地做试验,提升操作技能;在办公室反复看规范和专业书籍,学习理论知识;在做和学的过程中,带着自己的想法去做和学,往往就能获得创新的思路,带来新的成果。预拌混凝土行业的一线技术岗位工作是很辛苦的,所以还得能坚持、吃得苦、霸得蛮。
问:荣获第二届“湖湘工匠”,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
答:获得“湖湘工匠”称号,对我来说意味着我的努力工作得到了肯定和认可。获得这个称号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它激励着我在未来的工作中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素质,为公司和行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同时,这也让我更加自信和坚定,只要不断努力和追求,就一定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