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河股份的“红皇后效应”
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洋河股份从一个年营收几亿的小酒企成长为今天超过300亿元的新兴名酒上市企业。经历过高速增长奇迹后的洋河,多年停在“营收第三、市值第五”的原地。市场对洋河的估值逐渐低调,反映出在进入白酒新环境下,对洋河成长性的不乐观。从另一方面看,洋河在新上任的领导者张联东的带领下,持续高端化、名酒化策略,在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日子里,始终保持奔跑的姿态,得以保持停留在原地。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说,这可谓洋河的红皇后效应。
作者/王炜(漾财经研究员)
鸣谢专家/
马 瑛(新经济学家智库高级顾问、社会责任国际前中国区主任、国际首个社会责任标准指导文件执笔人)
张俊杰(杜克大学尼古拉斯环境学院教授、昆杜大学可持续投资研究中心主任)
董广阳(华创证券研究所所长、大消费组负责人)
施懿宸(中财绿指首席经济学家)
张大川(上投摩根ESG总监)
李廷祯(《财经》杂志编辑、产业研究员)
郎华(商道纵横董事、合伙人)
蔡学飞(中国酒业智库分析师)
袁冬馨(妙盈科技生态合作总监)
制图/姜雪斌
图片/洋河股份官微、网络
编辑/
徐爱之(漾财经研究员)
出品/漾财经(ID: youngcaijing)
联络/azxu@youngcaijing.com
在生物进化领域有一个颇有童话色彩的行业名词“红皇后效应”。这个词源于《爱丽丝梦游仙境》故事中红皇后的那句名言:“你只有不停奔跑,才能停在原地”。
非洲草原上猎豹追捕羚羊已数百年,但猎豹和羚羊都没有灭绝,就是因为它们都在不断进化得以停在原地:羚羊进化得奔跑更强劲、掌握急停转身等技术,猎豹则跑得更快、转向变得敏捷。不论怎么进化两种力量始终互相牵制、维持平衡。
洋河也正面临自己的“红皇后效应”。
2021年洋河总市值跌去30%,跑输白酒板块(跌幅2%)。尽管今年4月25日晚洋河股份发布2022年年报显示,去年营收首次突破300亿元(301.05亿元,同比+18.76%),成为白酒企业上市公司中第三家营收规模突过300亿元的企业,但在2012年2月市值短暂超过五粮液、2019年超过泸州老窖,洋河的市值持续回落,排在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山西汾酒之后。
“营收第三、市值第五”这种状况已经持续稳定数年。盯紧洋河第三位置的泸州老窖势头正猛,有业内人士指出:“泸州老窖虽然账面(营收)上不如洋河,但(市值)含金量远胜之”。
奇迹从2004年洋河推出海之蓝开始。洋河从一个濒临破产的小酒厂跃升为营收Top3的行列,并在2004年凭借绵柔口感的蓝色经典系列产品,赢得了“酱香看茅台,绵柔数洋河”的口碑。
洋河大曲的品牌设计历年演变
2007年末洋河营业收入达到17.6亿。2008年洋河营收超过山西汾酒,跻身业内第四,蓝色经典在此高基数基础上继续增长,梦之蓝、天之蓝全年实现销售额同比增长145.09%和113.07%;2009年洋河通过流程完善、强化考核带来“效率提升”,实现产能扩充,完成了高增长后于当年11月6日正式登陆中小板。
上市后洋河股价飙涨,取代苏宁电器稳坐中小板市值头把交椅。2010年洋河营收业绩首次超过泸州老窖跃居业内第三;2022年洋河的营收进入300亿元俱乐部。
这一切都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发生。
面对洋河从2亿元到300亿元体量的巨变,一位行业人士告诉YOUNG财经,洋河是中国酒行业的奇迹:“中国历史上从没有哪一个酒企能用20年的时间,从几个亿做到几百个亿,从来没有”。
洋河海之蓝尽管营收表现良好,但资本市场一直不看好洋河。
市场反映的是投资者对洋河未来成长潜力的态度。一位行业研究人员告诉YOUNG财经:“洋河股份增长速度相对慢,泸州老窖和山西汾酒等品牌力更强的企业增速更快,洋河有被超越的趋势,导致资本市场对其未来竞争力评估弱化,洋河的市盈率估值一直回落”。
2023年4月25日晚间洋河发布了2022年度公司年报。洋河2022年营业收入体量突破300亿元,同比增长18.76%,净利润93.7亿,同比增长24.91%。
洋河股份董事长张联东完成了“两年营收增速15%”的业绩考核要求,但洋河去年整体毛利率同比略下降,贡献绝大部分营收的酒类毛利率为75.54%,下降了1.31%。
间洋河归母净利润及同比增长数据来源:洋河历年财报制图:YOUNG财经
洋河中高端产品增速优于普通产品。去年出厂价大于100元、以梦6+为代表的中高端酒营收262.27亿元,营收增长21.87%,营业成本增长28.34%,毛利下降1%;以洋河大曲为代表的普通酒营收32.73亿元,增长4.97%,营业成本增长22.11%,毛利率下降了8.76%。
洋河2022年销售费用增加18%,广告促销费达24.14亿元,同比增26.28%,在整体销售费用中占比近58%。经销商变化来看,2022年洋河省外经销商净增加69家,为5261家;省内经销商净增27家,为2977家。省外营业收入同比增加23.66%,省内增了15.28%。省内外市场的毛利率均有所下降,省内同比降低了2.05%,省外降了0.84%。有分析人士称洋河“业绩在增长,但毛利率没增加,促销费猛涨,可能说明洋河的增长依然是典型的资源换市场”。
洋河毛利率整体下滑但录得超过营收增速的利润增长的原因,与其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的增速低于营收增速有关,同时跟洋河2022年定期存款等增加,利息收入的增加有关(利息收入增至约6.5亿元)。
白酒行业10年一个大周期,3年一个小周期,洋河随着水涨船高的快速成长期已成过去。当下是存量时代,各名酒企业拼高端产品、品牌力。十多年来白酒行业高端产品总量持续扩张,高端酒产量增长了约30倍,价格水平增长了约几十倍的水平。
总体来看,白酒行业的产量是从两三百万吨一路上涨到最高时期的1400万吨水平(期间2001年、2002年因从量税推出也出现过下降)。2016年以前,白酒行业处于“大小齐涨,量价齐升”的黄金时代,是随宏观经济发展而持续繁荣的过程,从2013、2014年开始,市场先发生变化,产量反应滞后两年才发生。
尽管产量下降但行业收入没降,仍保持着小幅增长速度。这是因为消费升级趋势明显,行业结构也在持续升级,华创证券研究所所长、大消费组负责人董广阳对YOUNG财经说“早期白酒均价可能才一两万、两三万吨价水平,而现在是700万的水平对应6000多亿的出厂销售,基本上快到了10万元/吨的水平。”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各白酒企业价格带不断扩张。产品最高价格的天花板,从1990年代初的三四十块钱涨到了2013、2014年时的2000多块钱,直到现在到3000多块钱的最高价。主力产品(当年是茅台、五粮液,现在是茅台)最高端的酒,也是从一两千吨的量水平到目前3万吨、4万吨的量水平。白酒的产量增速和市场份额增速未来会逐步放缓。
洋河制曲车间
未来的白酒行业分化,主要看品牌和渠道。核心在于品牌高端化,渠道更下沉扁平。
“白酒的价格天花板还会往上走。政策可能能够阶段性影响这个板块,但是挡不住长久的形势,这个行业价格还会往上走,龙头公司收入也还会往上走。”董广阳告诉YOUNG财经,因为“白酒行业是跟随中国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不断提升的一个行业,因为它是一个精神定位的消费品,如果不跟着消费者自身的精神定位而提升反而会被淘汰。它必须是这样一种基于自我定位、基于社交需求的这样一种品质。白酒行业是随着中国消费成长最迅猛、最受益的一个板块。”
董广阳认为行业28分化会越来越明显,“从整体未来的形势来看,白酒行业量的情况应该还是会继续回落,很多地方的小酒厂未来做成一个小生意可以,但是要做再继续做得很大已经不现实了。”
“我们有统计数据,2015年前,国内六大名酒公司上市公司的市场份额占比只有40%多,但这几年来快速上升,最近已经增长60%,未来肯定是还会不断上升。理论上前十大上市酒企未来占到80%以上市场份额的时候,白酒行业才会进入一个全面成熟、缓慢发展的时期,因为这些龙头公司的增长速度代表了整个行业增长速度,这时候它们可增长的量才会有限。”
董广阳预计,白酒行业基本稳定下来进入整体成熟时期后,即使是头部公司,它的增速也很难再保持这种两位数甚至以上的增速,可能会进入一个个位数的增长稳定性成熟时期。
在当下这种形势下洋河的市值问题更为显著。近5年,洋河的营收与利润呈U型增长趋势。尽管营收排名第三,但洋河市值不到3000亿,低于泸州老窖、山西汾酒,资本市场对洋河股份的价值和成长性存在着很大分歧。
4月20日,宿迁,洋河第十届封藏大典
4.1 洋河品牌历史短、品牌力薄弱
如前所述,2017年后白酒行业步入“挤压式”增长时代,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马太效应明显,品牌进入存量竞争的时代,洋河品牌深度不够的缺点一直存在。在随波逐流的大环境下辉煌十年后,洋河竞争力评估也被弱化市盈率估值回落。一位券商机构研究人员对YOUNG财经表示,“洋河股份增长速度相对慢,老窖和汾酒等品牌力更强的企业增速更快,洋河被超越趋势明显。”
白酒分析员蔡学飞认为,洋河的市值受限主要与洋河本身的品牌发展历史有直接关系:“我们都知道洋河不同于茅台、泸州老窖,洋河其实属于新名酒,它是新名酒的代表,它不是老名酒。”蔡分析称洋河从2004年开始崛起,通过蓝色经典系列实现规模和利润双超,跻身全国白酒第三。相较于茅台、五粮液甚至汾酒动辄几十年的悠久历史,洋河进入头部行列的时间还很短,“品牌价值、认知程度不像茅台、五粮液那么高”是很正常的。
国海证券研究所一篇分析文章认为,洋河市值被低估的原因有两方面,其中一个是过去因行业原因,公司中档产品收入占比过高,导致市场向次高端升级的过程中,业绩弹性无法快速释放;洋河自身管理和组织调整也存在问题,譬如组织架构、激励制度、渠道模式和品牌序列的梳理等方面。
此外,洋河的品牌影响力表现也出现下滑趋势。2022年底胡润研究院发布《2022胡润中国食品行业百强榜》,贵州茅台以2.4万亿的价值蝉联中国食品行业最具价值企业,五粮液以6,600亿元位居第二,汾酒和泸州老窖分列第五第六,洋河位居第九。
Wind发布的2022年度“中国上市企业市值500强”榜单中,洋河股份排在泸州老窖、山西汾酒之后,位列第五。WorldBrandLab发布的“2022年世界品牌500强”榜单、45个中国品牌中,白酒只有茅台和五粮液上榜,并无洋河股份身影;2023年1月初Brand Finacnce发布的“2023全球品牌价值500强”榜单中,杏花村汾酒(排第257位)、泸州老窖(排第284位),均高于洋河(排第330);洋河的品牌强度评级从AA+下调至AA.
(* 品牌影响力(Brand Influence),是指品牌开拓市场、占领市场并获得利润的能力。按照品牌影响力的三项关键指标,即市场占有率(Market Share)、品牌忠诚度(Brand Loyalty)和全球领导力(Global Leadership)进行了评分,1分表示一般,5分表示极强。)
洋河蓝色经典产品海之蓝
4.2 缺乏超级大单品
洋河梦之蓝系列可以成为业绩增长的引擎产品,但还不够成为一个“独立超级大单品”,这也是市场对它的估值比较低的原因。一位行业研究人士对YOUNG财经表示,“洋河缺少一款像五粮液的普五这样的高端核心产品,尽管当前梦6+在600元高线次高端价格带规模领先,但它在整体营收中的占比不如五粮液普五。”
股价低迷源自“洋河的成长性不足”。蔡认为洋河在市场操作层面是非常强势,在业绩表现上也是很优秀的。资本市场对洋河低估的本质原因,是洋河过去的20年增长太快了,而且它的业绩中间有波动,产品也进入了成熟期增量空间不大了。“这几年特别是洋河在高端市场一直没有突破,他一直在中高端和次高端在发力,高端市场一直没有突破。洋河的高端市场一直没有突破,大家担心它产品结构一直上不去。”
4月20日晚,洋河第十届封藏大典
蔡学飞对YOUNG财经表示,二级市场对洋河的担忧,可能因为洋河还比较年轻,业绩波动比较大。“尤其最近几年,洋河业绩波动比较大,从这个角度看资本估值会比较低。向来看预期的资本市场会认为洋河相较于其它头部酒企,只能算是典型的‘泛全国化品牌’”。
泛全国化品牌指洋河在以江苏为主的华东市场的优势是非常明显,但在全国看来还是有很多未开发的市场和机会性市场比较多,这些核心市场相对来说数量和质量不如前面的几家酒企。
YOUNG财经统计了2017年至2021年泸州老窖、山西汾酒和洋河的营收增速。三家公司的主营业务增速可看出,泸州老窖营收增加了102.47亿元,增幅达98.58%;汾酒营收增加了139.34亿元,增幅为230.81%;而洋河营收只增加了54.32亿元,增幅仅27.27%。
蔡学飞对YOUNG财经表示,大家觉得洋河“有问题”就是因为洋河一直靠蓝色经典单个品牌发力,但又不像“飞天茅台”和“水晶五粮液”那样强势,甚至也不像国窖1573那样在某一个价格带成为非常强势产品,“卖得最好的梦6+,实际上是在次高端价格带或者中高端价格带。洋河的产品结构相对来说没有其它酒企那么高端”。
梦之蓝系列成为增长引擎产品,但还不够成为一个独立的超级大单品。相较于飞天茅台、五粮液水晶五粮液,洋河的蓝色经典系列,从海之蓝、天之蓝到梦之蓝,虽然也是超级大单品但是在超级大单品的竞争力上,远远没有达到飞天茅台和水晶五粮液这样的高度和价值。
宿迁洋河酿酒厂内的手工班酿造车间
4.3 产量与产能束缚洋河
产量与产能的欠缺或是市场对它估值偏低的另一个原因。洋河的产能利用率一直较低。2022年上半年,洋河品牌设计产能是22.25万吨,双沟品牌设计产能是9.7万吨,实际产能是6.86万吨和2.05万吨,产能利用率为30.85%和21.16%。
《洋河股份基酒产能及储存量整理》等报告分析认为,洋河存储了一批基酒,随着时间的陈化,将来可以投放市场达到放量效果。详细的基酒产能数据洋河暂无公布,只在此前公开的报告中,洋河透露基酒实际产能为16万吨/年,2019年之后公司未新增基酒产能,“公司管理层确信目前的产能可以满足未来多年的发展需要。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公司不会再新增基酒产能”。2010年年度报告未披露基酒产能及储备量,洋河从2020年起公开其“期末成品酒、半成品酒的库存量”:2020年至2022年洋河成品酒库存量分别为:24324.62吨、47335.63吨、44857.61吨,半成品酒库存分别为:609146.56吨、623356.32吨、619449.64吨。这三年来洋河半成品酒库存增幅比较小。
尽管洋河至少有60万吨以上的基酒,但并非全是含金量高的“名优基酒”,还包括普通基酒、双沟基酒。2019年7月17日,洋河接待投资者调研时,洋河股份透露,“公司原酒(基酒)规划产能20万吨,目前年产能16万吨;储酒能力达100万吨,目前原酒储量达到70万吨左右”。随着储存时间增加,陈熟后基酒价值会更高,这是不争的事实,从这点看时间是洋河的朋友。
但高端产品产能受限是洋河目前面临的困境。据洋河总裁钟雨透露,洋河各基酒存储时间(海之蓝3年,天之蓝5年,M310年,M615年,M920年,手工班使用20年基酒)和洋河基酒产能完成的时间(70%在2013-2014年)来推算,梦之蓝M3\M6+和M9放量的时间,大约分别在2023到2024年、2028年到2029年以及2034到2035年。
4.4 省外市场拓展放缓
2013年急于寻找突破,洋河股份进军外省企图扩大市场,同时对产品进行了提价,试图将产品高端化。洋河在江苏省外的销售占比提升,2019年超过省内成为主力。不过在此之后,洋河省外营收占比逐渐呈现出放缓、增幅较小、增长累计时间变长及均销售额不高的特点,2020年至2022年,省外营收占比分别为52.65%、53.45%、54.84%,洋河品牌全国化乏力。
一名分析人士对YOUNG财经表示,洋河相较于其它头部酒企只能算典型的“泛全国化品牌”:“泛全国化品牌是说洋河在以江苏为主的华东市场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但在全国看来还是有很多未开发的市场和机会性市场比较多,这些核心市场相对来说数量和质量不如前面的几家酒企。”
整个白酒行业已经进入到存量博弈的阶段,像洋河股份这样品牌护城河不足的白酒企业,在未来的竞争中将会处于劣势。洋河股份想要突围并不容易,要生产端、营销端、销售端、管理端各方面都做到前列,才能加厚名酒企业护城河,拿到高价值名企入场券。新时代语境下资源换市场的策略效果不大了。
1)洋河股份净资产收益率过去10年呈下跌趋势。
从2013年起至2022年,洋河股份的净资产收益率呈下降趋势,从2013年的31.18%下降到2022年的20.85%。
2022年,洋河的净资产收益率为20.84%,较上年增长2.3个百分点。在上市酒企中,20%出头的净资产收益率难言领先,显著低于茅台、泸州老窖、水井坊、山西汾酒等一众白酒企业。
间洋河净资产收益率数据来源:洋河历年财报制图:YOUNG财经
2)洋河的利润总额增速波动大,曾连续三年低于全国GDP增速。
在一利五率指标中,有一项的要求是“利润总额增速高于全国GDP增速”。过去十年,洋河利润总额波动较大,2018年利润总额同比增长达到了22.5%,远高于全国GDP增速,但之后3年利润总额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019年是-9.86%、2020年的1.11%及2021年的0.68%,远低于这三年的全国GDP增速。
2022年,洋河利润总额同比增长了25.71%,为过去十年最高增速。
间洋河利润总额及同比增长数据来源:洋河历年财报制图:YOUNG财经
3)洋河的资产负债率比较理想。
资产负债率是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是衡量公司财务风险程度的重要指标。洋河的资产负债率较为理想,从2013年起至2022年都是在30%上下浮动,2021年的资产负债率为37.34%,是2012年来第二高,主要是由于恒大地产系基金的暴雷,导致未收回投资收益和本金,但也没有超过“一利五率”指标中的“资产负债率要稳定在65%左右”。
2022年,洋河的资产负债率为30.07%,较2021年降低了7.27个百分点,是过去十年第二低的负债率水平。
间洋河资产负债率数据来源:洋河历年财报制图:YOUNG财经
4)洋河营业现金比率10年来波动较大。
“营业现金比”是新增指标,主要是为引导企业更加注重经营活动现金流,不断提升经营业绩“含金量”。现金流对企业的重要性相当于人的血液,没有现金流企业就无法运行和周转。
对央企的业绩要求,更加强调是靠实实在在业务经营、经营业绩产生的经营性活动现金流以及经营业绩的含金量,特别是2023年作为疫情得到控制、产业复工复产正常运行的第一年,稳定的现金流是防止经营风险的关键环节。
从2013年起至2022年,洋河的营业现金比率波动较大,但都高于10%。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洋河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5亿,较2021年的153.2亿下降116.7亿。
营业现金流净额同比下滑幅度达到了76.19%,洋河股份表示,主要原因系本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等减少,以及本期支付的各项税费等增加所致。
5)洋河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有增长,但连续两年下降。
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反应的是企业在研究创新上的投入力度,指企业在进行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间洋河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数据来源:洋河历年财报制图:YOUNG财经
洋河的研发经费投入占比增长较小,2018年到2022年从0.11%增长到0.84%,但2020年到2021年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有所下降,从1.23%降到1.02%,2022年再次下降至0.84%,从经营数据来看,研发经费波动,不符合“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进一步提升”。
6)洋河过去10年人均创收波动较大,总体有所增长。
间洋河年人均创收数据来源:洋河历年财报制图:YOUNG财经
全员劳动生产率指的是企业每一位员工在一定会计期间根据产品的价值量确定的单位时间内的产品生产量。它的计算公式是全员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总值/从业员工人数。
YOUNG财经目前拿到的数据缺失,无法精确计算“劳动生产总值”,在此我们用近10年的营业总收入与员工总人数做个比较,粗略估算出“人均贡献率”。从数据看,2013年到2022年这10年,洋河的人均贡献率有所增长,但总体波动较大。
存量时代酒企要跟高端产品要销量。张联东很清楚“洋河股份的业绩中包揽大头的依然是中端产品,真正的高端线没有市场话语权。”洋河在存量时代试图通过质量提升来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2019年白酒行业中的以茅台、五粮液为代表的高端品牌价量齐升,给梦之蓝、国窖1573等次高端品牌留出了市场空间。洋河在2020年前后清理完梦之蓝M6库存,提出了“品质革命”,升级推出次高端产品梦之蓝M6+,卡位近千元的产品区间。这就是2021年张联东所说的白酒进入白银时代后,洋河发展的思路——跻身高端化行列。
洋河有60多万吨优质基酒存储,并将于10年后放量,但高端市场放量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高端产品要足够强势。洋河持续在做高端化,但千元以上的高端产品仅有梦之蓝M9、梦之蓝手工班、双钩头牌苏酒,在官方口径中手工班系列目前不做放量。在高端白酒领域中,飞天茅台、五粮液普五、国窖1573这三大品牌产品占据了超90%的市场份额,洋河要不断保持奔跑才能停在原地。
洋河将单价100元/500ML以上的产品归为中高档酒,这些产品包括梦之蓝(M9/M6/手工班/水晶梦,还包括洋河2019年先后推出的梦之蓝M6的升级版M6+和M3水晶版)、天之蓝、海之蓝、苏酒、珍宝坊。升级产品的做法的确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和价格,梦6+在上市两年半的时间销售收入达到了50亿量级。在2022年中高档酒营收262亿元,占总营收的87%,尽管没有透露梦之蓝销量占比,但有媒体推算2021年,洋河梦之蓝系列M3/M6/M6+/M9的销量总计约9000吨,占比约5%。其中M6+销量占梦之蓝系列(M1/M3/M9和手工班)的50%,也算不上超百亿销售规模的大单品。
洋河梦之蓝系列M6
而洋河梦之蓝的高端产品M9、手工班均在千元以上,甚至手工班大师版卖到4000元的高价,但这些高端和超高端产品,是公司的“超高端形象产品,不做放量要求”,更不用说形成超级大单品。
洋河的产能利用率一直较低。2022年上半年,洋河品牌设计产能是22.25万吨,双沟品牌设计产能是9.7万吨,实际产能是6.86万吨和2.05万吨,产能利用率为30.85%和21.16%。相较于飞天茅台、五粮液水晶五粮液,洋河的蓝色经典系列,从海之蓝、天之蓝到梦之蓝,虽然也是超级大单品但是在超级大单品的竞争力上,远远没有达到飞天茅台和水晶五粮液这样的高度和价值。
不过洋河一直没有放弃在向高端方向的努力。在推出梦系列产品后,2019 年洋河推行组织分立改革,精细化销售公司组织架构,增设13个品牌事业部分公司,海之蓝/天之蓝、梦之蓝等较高端产品事业部独立运作。洋河还为旗下产品进行了分品牌运作,为梦6+在原有优质经销商外,增加了一部分具有优质市场资源与经验的大商,同时更注重消费者教育,重视消费领袖和核心消费群体的开发。
2021年洋河确定了“名酒化、高端化、全国化”的战略目标,为推进洋河全国化布局,2010年成立了苏酒集团,2020年提出了“洋河+双沟”双名酒战略。双沟近两年开始受到洋河的重视,这个本就具有区域名酒基因的品牌价值比较大,又有一定的老酒储备,它在2020年被正式确立为洋河的第二主打品牌,公司成立了“双沟品牌事业部”与“河南大区”,试图以次高端定位加河南为切口打开全国市场。
《进化论讲义》作者王立铭博士在该书中写过这样一段话:
“和生物一样,人类社会也处在永远的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之中,必须永远不停奔跑,才有可能停在原地。……
从生物界的经验来看,这种变革既可以表现为万众欢呼的进步,也可能会表现为周而复始的治乱循环,甚至是万马齐喑的倒退。不管后人如何看待历史,身处历史之中的人和事,只能根据当下的竞争和环境,以及自己能接触到的经验和教训,做出适宜于此时此刻的最优选择”。
洋河在努力奔跑才得以停留在原地,这就是它的红皇后效应。■
参考资料:1、《浓香型大曲酒生产技术(修订本)》,2011年4月第2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茅台为什么这么牛》,2011年8月第1版,贵州出版集团 贵州人民出版社3、《王立铭进化论讲义》,2022年3月第1版,新星出版社4、洋河股份2012年-2022年年报5、《继续看洋河收购双沟产生的评估增值》《洋河股份,白酒老三》,蓝猫书院6、《洋河股份基酒产能及储存量整理》,知闲茶苑7、《洋河生产工艺与基酒产能公式学习》,花椒学习笔记8、《从洋河的跌停说起》,唐书房9、《白酒库存堰塞湖》,财经十一人10、《白酒“承包” 央视春晚,这些上市公司抢占C位!白酒产量几近腰斩,知名酒企却仍在扩产》,e公司11、《洋河是怎么赢回来的》,云酒头条12、《洋河2021年业绩推算过程分享及有关产能的一个分享》,唐书房13、《警惕伪成长》,唐书房14、《走访过经销商,终于发现洋河近两年股价低调的原因》,雪球15、《白酒经销商调研,详解疫情对茅台洋河等销售影响》,中信证券16、《洋河股份:2022韧性凸显,2023稳步向前》,国海食饮17、《23Q1业绩符合预期,迎高质量开门红——洋河股份2022年报&2023Q1季报点评报告》,浙商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