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洋河股份半年报:业绩逆势增长,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http://ddx.gubit.cn  2023-09-01 19:19  洋河股份(002304)公司分析

产品、技术、渠道的硬实力和品牌文化的软实力,两者恰如“鸟之双翼”,共同构筑洋河股份的核心生存力。

文 | 南岂珵

来源 | 经理人融媒体中心

中秋旺季即将来临之际,酒企纷纷筹备相关宣传推介活动,洋河股份亦不例外,其将于9月1日起携手商家开展“中秋团圆梦 好运上上签”活动。

中秋旺季的表现只是冰山一角。2023年以来,洋河股份筹备策划了诸多营销活动,例如,参与航天公益活动,对接敦煌研究基金会推出“敦煌守护计划”,组织封藏大典,冠名央视《2023太湖美音乐会》……

营销是因,规模是果,营销的目的在于业绩成果的转化,尤其是在“库存积压”“预期转弱”成为行业关键词的2023年。

既如此,洋河股份的业绩成果如何呢?

就上半年的经营结果,洋河股份于8月29日发布公告,披露2023年上半年的营收和净利润同比保持两位数增长,不过更值一提的是,业绩增长背后我们看到的是,洋河股份全面改革所带来穿越周期的动力和能力。

半年营收218.73亿

根据2023年半年度报告,洋河股份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18.73亿元,同比增长15.68%;归母净利润78.62亿元,同比增长14.06%;扣非净利润77.13亿元,同比增长16.11%。

分季度来看,二季度营业收入68.27亿元,同比增长16.06%;归母净利润20.96亿元,同比增长9.86%;扣非净利润20.47亿元,同比增长 17.34%,除归母净利润外,增速均较一季度有所增加。

2022年度报告中,洋河股份披露了2023年经营目标:力争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财报显示,2022年洋河股份实现营业收入301.05亿元,15%的同比增长即2023年营收目标约为346.21亿元,由此上半年完成进度为63.18%。

意味着,保基本盘为多数酒企基调的上半年,洋河股份克服诸多因素影响,按照年度规划有效推进,交出了符合市场预期的业绩。

如果进一步拆解洋河股份半年报,就会发现更多亮点:

分产品来看,梦之蓝、苏酒、天之蓝、珍宝坊、海之蓝等中高档酒营收190.5亿元,同比增加17.60%,占总营收超过八成;洋河大曲、双沟大曲等普通酒营收24.06亿元,同比增加3.80%。

中高档酒产品比重提升,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华泰证券认为,洋河股份海天梦全系列产品升级迭代完成后,产品组合势能强化,价格体系和渠道利润逐步理顺。

分区域来看,上半年洋河股份省内营收94.61亿元,同比增长9.93%,占主营收入比重44%;省外营收119.96亿元,同比增长21.03%,占主营收入比重56%。无论是绝对收入增量还是增速,省外市场都远胜省内市场。

省外营收的快速增长离不开渠道的拓展。2022年上半年,洋河股份省外经销商数量为4924家,2023年上半年增长至5476家,净增加了552家。值得一提的是,洋河股份省外营收增速远超省外经销商数量增速,意味着其并非单纯地依靠渠道驱动。

由上可见,洋河股份在全国化布局上走得扎实稳健。当然单向度看2023年上半年数据并不能有效说明,如果再加上洋河股份历史数据进行纵向比较或许更能佐证——

2012年,洋河股份提出“新江苏市场”战略,立足江苏布局河南、山东、安徽、浙江等周边市场;2019年省外市场营收超过省内市场,且随之继续稳步增长,由2019年的118.62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65.11亿元。

从资产负债来看,上半年酒类流通环节的压力传导到生产企业的表现就是主要酒企财务报表中合同负债下降,而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不再大幅增长甚至下降。

看一下洋河股份。

财报显示,洋河股份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65亿元,同比增长 105.95%;合同负债53.23亿元,同比下降11.43%。

单向度看,2023年半年度洋河股份合同负债亦下降,不过如果环比来看则是另一番观景:2022年一季度合同负债97.65亿元,半年度为79.08亿元,环比减少18.57亿元;而2023年一季度合同负债为69.74亿元,半年度为53.22亿元,环比减少16.51亿元,意味着洋河股份2023年二季度增长比之2022年更加稳健。

“软”“硬”兼施

2023年上半年,以名酒品牌带动下的结构性繁荣和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下的中小品牌以及酒商,普遍存在库存积压、价格倒挂、消费下降、预期转弱等迹象,市场呈现“弱复苏”态势。

如此情况下,洋河股份依然展现出稳步前行的高质量发展态势,是怎么做到的?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回到影响企业间生存竞争的关键因素,即硬实力(产品、技术、规模等)和软实力(文化、理念等),两者恰如“鸟之双翼”,共同构筑企业的核心生存力。

正如企业生存管理专家邓正红所言,“企业的软实力强、硬实力弱,企业有希望兴;企业的软实力弱、硬实力强,企业就会逐步衰败;企业的软实力弱、硬实力弱,企业将无法生存;只有软实力和硬实力都强,企业才会基业长青。”

再看洋河股份,近年来来,洋河股份按照“双名酒、多品牌、多品类”的发展战略,深化变革、深度转型,在品牌、产品、文化等实现提升、提质、提能,而这也正是洋河股份“逆风飞翔”的动能与保障。

聚焦品质,优化结构。洋河股份坚持品质导向不动摇,酿酒生产在科学优化和管控中持续突破,酿酒产质量实现双丰收。持续深入产品周期管理,围绕“产品做精、结构优化”开发布局新产品,梳理210个SKU,实现产品迭代与淘汰的动态平衡。

具体怎么做?

1)聚焦 梦之蓝M6+、梦之蓝水晶版等核心大单品,有效强化产品力得到有效强化;双沟品牌卡位洋河品牌的空白价位段,与洋河系列在价格矩阵上形成互补,完善价格体系;布局贵州贵酒,丰富香型储备,为公司打造新的增长极;布局梦之蓝手工班、M9等产品,向上拓展价格带,引导产品结构升级。

2)将“品质革命”作为战略核心,持续开展核心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等项目研究,其中《绵柔型白酒创新工艺研究与应用》《洋河绵柔型白酒绵柔特征风味解析及应用》《绵柔型白酒舒适度关键影响因素的研究及应用》三项创新性科技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渠道重构。渠道改革是洋河股份此轮深化改革的核心,其在扁平化营销体系、合理优化经销商结构的同时,倡导“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理念,构建起“创业共同体、致富共同体、事业共同体、生命共同体”新型厂商关系,有效提升组织效能与渠道推力。

不仅限于此,优化渠道架构的基础上,洋河股份通过数字化赋能,对渠道进行精细化管理,实时掌握各环节的货物流通情况;同时优化营销人员管理,制定更为科学有效的考核标准,团队执行力显著增强。

品牌文化激发活力。洋河股份文化底蕴自不必多说——洋河酿酒始于汉代,兴于隋唐,隆盛于明清,所制佳酿曾入选清朝皇室贡酒,本身就具有深厚的名酒基因,而在上市后洋河股份更是收购双沟酒业、贵州贵酒、厚工坊迎宾酒业等,目前其已成为白酒行业唯一拥有洋河、双沟两大中国名酒,两个中华老字号,六枚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品牌文化综合影响力不可谓不强。

不仅限于此,作为白酒行业的龙头企业,洋河以梦想文化为引领,以创造价值为导向,洋河股份一直推动品牌文化建设持续向美。从《经典咏流传》到《梦之蓝·国家宝藏》,从《诗画中国》到《2023太湖美音乐会》,从封藏大典到开窖节,从“金砖之夜”“梦想的朋友”时代晚宴到2023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文化之夜”品鉴用酒,无不是对此彰显。

由上我们不难发现,“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共同作用下,洋河股份上半年的营收和利润获得了双增长,而二者带来的发展韧性,也助力着洋河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