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龙头海大集团,社会责任亮眼,ESG评级为何徘徊中游?
”
在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振兴民族种业”的背景下,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大集团”)作为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标杆企业,正以科技创新与全产业链布局深度融入国家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战略。
成立于1998年的海大集团,从一家水产预混料作坊起步,如今已成长为全球领先的农牧全产业链企业,业务涵盖饲料、种苗、动保疫苗、智慧养殖及食品加工,2023年营业收入突破1161亿元,饲料销量2440万吨稳居全球前二,水产饲料与种苗销量更是蝉联全球第一。
近年来,海大集团凭借“科技兴农”的核心战略,成为破解种源“卡脖子”难题的关键力量。
例如,其自主研发的南美白对虾种苗成功打破进口依赖,年供应量达数百亿尾,覆盖全球主要养殖区域,直接响应了国家“种业振兴行动”的号召。
同时,作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的重要参与者,海大集团通过产业链延伸与联农带农模式,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成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在ESG(环境、社会、治理)框架下,海大集团的实践不仅展现了企业的经济韧性,更凸显了其作为行业龙头的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担当。
海大集团将环境治理嵌入核心业务,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在饲料领域,其研发的“无抗饲料”技术通过微生物发酵和益生菌替代抗生素,显著减少养殖过程中的药物残留与环境污染。
例如,2024年推出的低鱼粉配方技术,成功将鱼粉用量降低30%以上,既缓解了海洋资源过度开发的生态压力,又降低了养殖户成本,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此外,海大集团在全球布局的近百个种苗基地中,采用循环水养殖系统和生物饵料技术,将水资源利用率提升40%,废水排放量减少50%,有效缓解了传统养殖对水体的污染。
在智慧养殖领域,海大集团通过物联网与AI技术构建数字化管理平台,实时监测养殖环境参数,优化饲料投喂与疾病预警系统。
例如,其对虾工厂化养殖项目通过精准控温与水质调节,将单位产量提高20%的同时,能耗降低15%。
这一系列技术革新不仅降低了碳排放,还为全球水产养殖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海大集团的环境治理还体现在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中。其自主研发的6个国家审定水产新品种(如罗非鱼“百容1号”和凡纳滨对虾“海兴农3号”),不仅具备抗病性强、生长快的特点,还减少了对野生种群的捕捞压力,维护了生态平衡。
2025年,随着番禺海大科学园的建成,集团将进一步整合研发资源,打造“零排放”现代农牧示范区,推动绿色产业链的规模化落地。
社会责任
海大集团的社会责任体系以“产业助农”为核心,通过技术、金融与市场支持,赋能百万农户。
其独创的“种苗+饲料+动保+技术服务+金融”模式,为养殖户提供全流程解决方案。例如,集团投入超100亿元在广西、贵州等国家级重点帮扶地区建设50余个现代农业项目,带动百万农户年均增收超万元。
技术层面,1万余名扎根农村的服务人员和数百个技术服务站,年均开展超10万次实地指导,帮助农户掌握科学养殖技能,降低养殖风险。
在公益慈善领域,海大集团累计捐赠超3亿元,覆盖教育、医疗、交通等民生领域。例如,连续多年支持广东省“6·30”乡村振兴活动,捐款超6500万元,并定向资助乡村学校建设与贫困学生助学计划。
此外,集团积极响应东西部协作,在贵州山区建设现代化养殖基地,不仅提供就业岗位,还通过订单农业保障农户收入稳定性。
尤为突出的是,海大集团将社会责任与企业战略深度融合。其推动的“红链兴农”党建共同体,通过党组织联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解决养殖技术难题,提升产业竞争力。
2024年,该模式助力番禺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建设,带动区域渔业产值增长15%,成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
公司治理
海大集团的公司治理以“科技力”与“组织力”为双引擎,构建了高效透明的管理体系。
在研发投入上,近十年累计科研经费超46亿元,研发团队规模达3500人,其中博士110余人,硕士800余人,形成了覆盖饲料、种苗、动保等领域的全链条创新网络。
集团设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国家级平台,年均开展自主研发项目超千项,授权专利300余件,技术储备国际领先。
在风险管理方面,海大集团通过多元化业务布局与财务稳健策略抵御行业周期波动。2023年资产负债率控制在53.27%,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同时,控股股东股份质押比例仅为3.17%,远低于预警阈值,展现了审慎的资本管理能力。
此外,集团建立的“双向职业发展通道”与海大学院培训体系,为员工提供个性化成长路径,员工留存率连续五年超85%,人才梯队建设成效显著。
治理创新还体现在党建引领的“一引三联”模式中。通过党委牵头推动研发联动、人才联育与发展联促,海大集团将党建优势转化为产业动能。
例如,在2024年饲料生物科技攻关中,党员带头攻克技术难题,推动饲料销量突破2650万吨,登顶全球第一。这种“红色引擎”驱动下的治理结构,不仅提升了决策效率,还强化了企业的社会责任认同。
海大集团的ESG实践,是中国农业企业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缩影。通过科技赋能环境治理、产业振兴履行社会责任、创新优化公司治理,海大集团不仅实现了自身跨越式增长,更成为推动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的中坚力量。
未来,随着“双碳”目标与农业强国战略的深化,海大集团的全产业链优势与科技基因,将持续为全球可持续农业提供“中国方案”。
ESG评级综合分析与对比

免责声明
本文基于公开信息整理,数据来源包括华证指数、明晟(MSCI)、润灵环球评级及企业公告等(截至2025年5月3日)。部分历史评级数据因披露限制可能存在缺失,读者可参考企业官方ESG报告或第三方平台获取完整信息。本文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引用来源详见文内标注。
参考资料:
1.华证指数ESG评级报告(2024年)
2.广州市慈善会及南方+关于海大集团公益实践报道
3.海大集团2024年财报及风险披露公告
4.明晟(MSCI)与润灵环球ESG评级公开问答记录
关于我们alphalio:“FinTech, FunTech”, 让金融变得有趣。智芝全智能科技是一家坚持科技以人为本的金融数据公司。我们力争成为全球最普世化最前沿以智能量化为主题的投资研究机构。同时密切关注ESG监管要求和ESG投资动态,专注ESG和股票价值传播,提供最快、最新、最全的ESG和最新股票金融资讯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