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特拟投7.5亿加速海外扩产 双主业驱动新能源业务成新增长点

查股网  2025-02-21 06:46  普利特(002324)个股分析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江楚雅

普利特加速海外扩产布局全球化。

近日,普利特(002324.SZ)宣布,公司控股子公司江苏海四达电源有限公司(简称“海四达”)拟7.5亿元在马来西亚投资建设2.5GWh圆柱电池项目。

普利特表示,该项目将进一步扩大公司在全球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普利特在国内的产能扩张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为公司经营业绩的持续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在新能源产业的浪潮中,普利特正逐步构建起“新材料+新能源”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

自2022年开始,普利特涉足新能源电池业务,并通过收购等方式加大在该领域的布局。

得益于在新能源领域的产能扩大、市场拓展以及产品线的丰富,公司新能源电池业务实现了快速增长。普利特2024年上半年新能源业务营收占比为23.07%,已经成为公司的重要业务板块之一和新的业绩增长点。

国内外扩产提速

近日,普利特发布公告称,海四达拟在马来西亚投资建设2.5GWh圆柱电池项目,项目投资总额约7.5亿元。这一举措标志着普利特在全球化战略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普利特表示,此次海外产能的建设是公司全球化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提升市场份额、优化生产效率、推动技术创新、深化国际合作,并更好地应对市场需求与政策环境的变化。通过出海,普利特能够更好地满足电动工具、智能家电等领域客户对高性能电池的需求,进一步扩大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增强公司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能力。

在国内市场,普利特同样在加速产能扩张。2023年5月31日,普利特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完善控股子公司海四达的产能布局,公司拟在浏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年产30GWh钠离子及锂离子电池与系统生产基地项目。项目计划分三期建设,总投资约102亿元。

该项目是普利特未来三年发展的核心环节,也是公司发展成为储能行业优秀公司的关键助力。项目一期计划于2023年底前启动建设,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逐步释放产能。

双主业驱动

普利特脱胎于同济大学普利特化学研究所,1999年10月正式成立,10年后,公司登陆A股市场,通过外延并购逐渐成长为汽车改性塑料龙头。

2022年8月,普利特耗资11.41亿元收购海四达79.7883%股权切入新能源赛道。海四达主要从事三元、磷酸铁锂的锂离子电池及其系统等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通过此次交易,普利特新增了锂离子电池业务,快速切入储能、小动力锂电池等优质行业赛道。

目前,普利特已经形成了“新材料+新能源”双主业驱动的发展格局。新材料业务作为公司的传统优势业务,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新能源业务则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新引擎。

收购海四达完成后,普利特的新能源业务迅速成为公司业绩的重要支撑。2022年当年,普利特实现营业收入67.58亿元,同比增长38.76%;实现净利润2.02亿元,同比增长750.99%。其中,新能源行业实现营收10.86亿元,营收占比达到16.07%。2024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业务营收占比为23.07%,已经成为公司的重要业务板块之一和新的业绩增长点。

普利特最新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其2024年预计净利润为盈利1.3亿元至1.95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8.37%至72.24%。

公司方面表示,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包括新能源电芯市场竞争激烈导致的产品单价和毛利率同比下降、存货跌价等减值损失计提增加,以及新增产能尚未完全释放所带来的前期人员、研发支出和折旧等成本。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