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非净利连亏五年,皇氏集团距百亿目标还有多远
1月22日,皇氏集团股价收跌7.16%,总市值27.03亿元。前一天晚间,皇氏集团披露的2024年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6.2亿—6.8亿元,上年同期盈利6734.52万元;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4.94亿—5.54亿元。皇氏集团已经连续五年扣非净利润为负数。多元化拓展不畅,靠着转让优质资产扶正业绩后,皇氏集团不得不再次面对亏损的现实。不过,在阶段性奶源过剩、奶价持续下跌的情况下,目前乳企也面临如何穿越行业周期的问题。重新提出“聚焦乳业主业”的皇氏集团,距离“百亿级乳企”的目标还有多远?

业绩预亏
连续两年净利润正增长后,皇氏集团年报突然爆雷。
1月21日晚间,皇氏集团披露的2024年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6.2亿—6.8亿元,上年同期盈利6734.52万元。
皇氏集团表示,报告期内公司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为:因诉讼引发的计提预计负债,信用减值损失、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公司2023年因转让云南皇氏来思尔乳业有限公司、云南皇氏来思尔智能化乳业有限公司股权,确认非经常性损益2.1亿元,2024年度不存在上述事项,因此公司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
根据皇氏集团在2024年11月21日披露的公告,这笔诉讼产生的负债数额不小。公告显示,泰安中院出具的(2023)鲁09民初123号《民事判决书》中,皇氏数智有限公司被判赔投资转让款3.1亿元,皇氏集团对上述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不过,根据最新披露的公告,皇氏集团不服一审判决,向山东高院提起上诉,目前该案件已被山东高院受理。
净利润由盈转亏的同时,皇氏集团的扣非净利润也为负数。2024年度业绩预告显示,皇氏集团预计扣非净利润亏损4.94亿—5.54亿元。此前皇氏集团已经连续四年扣非净利润为负数。2020—2023年,皇氏集团扣非净利润分别约为-1.91亿元、-5.2亿元、-1.06亿元和-1.5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4年三季报中,皇氏集团前三季度的扣非净利润为亏损3259.03万元,也就是说仅四季度扣非净利润就增加了至少4.61亿元的亏损。
1月22日,对于为何2024年四季度扣非净利润亏损增加这么多,北京商报记者通过邮件向皇氏集团发出采访函,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主业回暖
作为“水牛奶第一股”,皇氏集团的主营业务一直是乳业。不过上市以来,由于皇氏集团业绩出现下滑,为寻找业绩增量,选择多元化发展路线,涉足了包括影视、幼教、互联网渠道、信息服务、光伏等产业。多元并购之下,皇氏集团股价一度暴涨,在2016年左右达到一个业绩高峰期。然而频繁收购资产带来的业绩增长终究是昙花一现,连续多年高溢价跨界布局后,皇氏集团在2018年爆雷,当年亏损约6.16亿元。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可以看到皇氏集团由于多元化战略的失误,所以现在要回归聚焦乳业板块。但是这两年整体去看,高端价位的乳品销售不畅,再加上皇氏集团规模效应、品牌效应和粉丝效应还没完全凸显,所以处于比较尴尬的位置”。
为了扶正业绩,皇氏集团在2023年转让了云南皇氏来思尔乳业有限公司、云南皇氏来思尔智能化乳业有限公司股权。失去两大优质资产的皇氏集团,仍不忘“百亿乳企”目标,即到2028年实现年营业收入100亿元。
2024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尽管去年皇氏集团整体经营亏损,但乳业板块净利润实现翻倍增长,毛利率有所提升,剔除转让云南乳业子公司的影响,其乳业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5%,经营质量持续得到改善。
对于乳业板块增长的原因,皇氏集团表示是积极开展市场策略革新,以水牛奶差异化产品为载体,通过实施产销分离、挖掘to B端茶饮渠道、积极开拓会员制仓储式超市和婴童连锁渠道、优化亏损渠道等。
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24年皇氏集团推出了免疫球蛋白鲜牛奶、深山有机纯牛奶嚼酸奶等新品,同时在南宁吴圩机场开出新茶饮品牌“在桂里”首店,近期又在南宁市中心设立“在桂里”旗舰店。开奶茶店,皇氏集团称是为了更好地服务茶饮客户,同时其在水牛奶的供应链优势有助于避开价格战。
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去年行业整体都在收缩,凡是奶源少的,上游供应链资产负担轻的,基本上都享受到了低奶价带来的红利。对皇氏集团来说,去年主营业务表现还可以,也推出了一些新品,开拓了母婴渠道等。但它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定位不清晰,现在乳业各品类都很卷,皇氏集团如果能把水牛奶做扎实,前景还是不错的”。
北京商报记者 孔文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