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乳业巨头拟收购皇氏集团:是联姻还是并购
近日,一则重磅消息引发市场震动——某国际乳业巨头拟斥资数十亿元人民币收购国内水牛奶龙头企业皇氏集团。尽管官方尚未确认交易细节,但多位业内人士透露,此次收购或与皇氏集团近年来在高端乳品领域的突破性布局密切相关。
为何国际巨头盯上“中国水牛奶”?
皇氏集团作为国内唯一以水牛奶为主业的上市公司,近年来凭借差异化竞争优势崭露头角。其核心产品水牛奶蛋白质含量高达5%以上,脂肪含量超8%,被誉为“东方芝士奶”,在华南、西南地区拥有坚实的消费基础。2024年,公司通过剥离光伏、影视等非核心业务,进一步聚焦乳业主业,推出娟姗水牛、A2β酪蛋白鲜牛奶等高端产品,并成为广西首家通过“国家优质乳工程”双认证的企业。数据显示,其乳业主业毛利率已提升至25%,净利润实现翻倍增长。
国际乳业巨头此次出手,正是看中了皇氏集团在以下领域的独特价值:
稀缺资源壁垒:掌握国内最优质的水牛种源,通过与巴基斯坦合作建立的胚胎繁育技术体系,奶牛改良周期缩短至3年,单产提升潜力巨大;
全产业链布局:从牧场养殖、产品研发到终端渠道(包括新消费场景奶茶店“在桂里”)的全链条掌控能力;
区域市场优势:在西南地区深耕多年,拥有成熟的社区商超、母婴渠道网络,具备向全国乃至东南亚市场辐射的基础。
收购背后的双赢逻辑
对于皇氏集团而言,此次收购或将加速其全球化进程:
技术升级:引入国际乳企的低温杀菌、冷链物流等技术,提升产品保鲜度与运输效率;
品牌赋能:借助跨国企业的全球营销网络,将“中国水牛奶”推向欧美高端市场;
债务优化:通过资本注入化解当前约22亿元的有息负债压力,轻装上阵聚焦主业。
而对国际乳业巨头来说,收购皇氏集团是抢占中国高端乳品市场的关键棋步。随着消费升级,国内高端液态奶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超10%,而水牛奶因其营养价值高、溢价能力强,被视为“蓝海赛道”。通过控股皇氏,外资企业可快速切入细分领域,弥补本土品牌在中高端市场的空白。
尽管收购传闻尚未官宣,市场已掀起热议。部分投资者担忧,外资介入可能导致皇氏集团失去自主权,甚至引发核心技术外流。但更多声音认为,此次合作是“中国乳业自信”的体现:
有分析师指出:“若收购达成,这将成为中国乳业史上最具标志性的跨国合作之一。皇氏的水牛奶资产与外资的资金、技术结合,或将重塑全球乳品产业格局。”
舆论攻讦与外资收购的隐秘关联
值得注意的是,皇氏集团近期频繁遭遇舆论非议,部分报道刻意放大其多元化失败、诉讼纠纷等历史问题,甚至质疑其信披合规性。例如,有媒体将2024年6.2亿-6.8亿元的亏损归咎于“经营无能”,却选择性忽略其乳业主业净利润翻倍、毛利率提升至25%的积极信号。此外,针对“在桂里”奶茶店性价比争议的报道,也被质疑为竞争对手打压区域品牌的手段。
历史经验表明,外资收购常伴随舆论操控。2005年前后,卡特彼勒等外资曾试图收购徐工机械等中国企业,最终因国家安全审查受阻。当前乳业外资收购若缺乏监管,可能重演“技术空心化”风险。
有消息称,若收购顺利完成,皇氏集团或将被纳入外资企业的全球供应链体系,其水牛奶产品有望进入Costco、Ocado等国际商超。这究竟是我国乳企走出去的信号,还是外资企图吞并我国国内乳企的又一个信号?众所周知,莲花味精、太子奶、北冰洋、中华牙膏等国产老品牌在经历了外资收购以后非但没有飞黄腾达,反而被各种雪藏打压,为他人作嫁衣裳。这次针对皇氏集团的舆论抹黑是否是恶意收购前的序章,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