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难挑大梁,得利斯十年首亏

查股网  2024-04-24 22:15  得利斯(002330)个股分析

业绩由盈转亏,被寄予厚望的预制菜没能撑起得利斯业绩。4月23日晚间,得利斯发布2023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30.92亿元,同比微增0.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399.7万元,这是得利斯近十年来首次出现净利润亏损。作为国内较早涉足预制菜领域的企业之一,得利斯近年来大力打造预制菜板块,期望依靠预制菜来拉动业绩。但从目前来看,预制菜还没能如得利斯所愿。

净利润由盈转亏

对于净利润大幅下滑,得利斯证券部相关人士并未给出更多解释,仅表示“2023年业绩亏损的具体原因已在业绩预告中披露”。

根据得利斯此前发布的业绩预告,公司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略有增长,整体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下降约0.33%,影响毛利金额约为1000万元,盈利水平大幅下滑;报告期内,终端市场消费相对低迷、竞争激烈,公司加大市场开发及宣传力度,销售费用增加约1200万元,但市场开拓情况不及预期,导致净利润下降;公司取得政府补助及其他非经常性损益合计金额较去年同期减少约500万元;报告期内,公司计提部分存货跌价损失,以及对外投资及日常经营需要,公司贷款导致财务费用增加约260万元等。

此外,合并范围内的部分控股子公司仍处于非盈利状态,影响合并报表后公司净利润。财报显示,2023年得利斯多家子公司净利润为负,其中北京得利斯亏损1529万元、陕西得利斯亏损308万元、吉林得利斯亏损1633万元。

得利斯集团创立于1986年,早年以低温肉制品、冷却肉为拳头产品,近年来开始大力发展预制菜业务。在预制菜行业,得利斯算是国内较早布局的企业之一。早在2015年,得利斯就成立了菜肴事业部,进军预制菜领域。但直到2021年才正式落地“立足屠宰、发力低温肉制品、延伸预制菜”战略,2022年半年报开始单独披露预制菜业务的营收数据。在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得利斯提出2023年以预制菜为发展重心、提高预制菜为代表的高附加值产品业务规模。

从2023年财报来看,预制菜业务正成为得利斯的新增长曲线。根据财报,曾经对营收贡献最大的冷却肉及冷冻肉业务,营收下滑11.85%,营收占比从52.01%下滑至45.6%。而预制菜类业务收入出现增长。预制菜类的两大主要产品速冻调理产品和牛肉系列产品的收入分别增加6.89%和61.84%。

虽然收入有明显幅度的上升,但整体来看,速冻调理产品和牛肉系列产品营收占比为11.12%和9.99%,占比较小,暂时难以对得利斯业绩有较大贡献。而速冻调理产品和牛肉系列产品毛利率分别出现1.1%和3.36%的下滑,让业界对其预制菜业务的盈利能力担忧。

业内人士认为,原材料价格波动导致的成本上涨或许是得利斯预制菜产品毛利率下滑的重要原因。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速冻调理产品和牛肉系列产品的营业成本分别同比上涨了8.23%和67.79%。

错过预制菜红利期?

得利斯近年来在预制菜方面的投入不小。

从产能布局来看,截至目前,公司山东本部拥有10万吨预制菜产能、3万吨牛肉系列预制菜产能、陕西基地5万吨预制菜产能,共计118万吨预制菜产能。得利斯证券部相关人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公司现有的产能已经足够当前发展,目前暂时没有考虑继续扩张预制菜等产能的想法。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得利斯虽然投入建设了不少预制菜相关的产能,但是对业绩的助益还比较小,主要是因为之前主要在布局期,没能很快落地变现。得利斯现在的主要问题还是发展速度太慢,没有赶上发展的红利期。

“得利斯目前的品牌力、渠道力以及整体综合实力,都比较欠缺。目前预制菜行业还没有出台正式的国标,这对于预制菜企业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预制菜国标出来之后,如果得利斯在预制菜方面能提速,业绩应该可以实现扭亏,否则未来发展也不是非常的乐观。”朱丹蓬表示。

在业内看来,得利斯在预制菜赛道中虽然起步早,但直到目前尚未能很好带动业绩的原因,多与当前预制菜行业竞争态势和得利斯自身品牌定位有关。

在知名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看来,当前预制菜赛道已经很拥挤,近几年市场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企业涌入,使得竞争变得异常激烈。得利斯虽然较早布局,但在面对众多实力雄厚的竞争对手时,未能及时调整战略,有效应对市场变化。此外,随着消费者对于预制菜品质、口感、健康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得利斯未能及时满足消费者需求变化,导致市场份额被竞争对手抢占。此外,得利斯在预制菜业务上缺乏明确的品牌定位和品牌建设,在消费者心中可能更多地被视为一个传统的肉制品企业,而非预制菜领域的领先品牌,因此可能难以形成有效的竞争优势。

詹军豪认为,得利斯在预制菜赛道中需要深入分析行业竞争态势和消费者需求,明确品牌差异化定位,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注重产品创新和质量提升,以及加强成本控制和供应链管理,以提升预制菜业务的盈利能力。

北京商报记者郭秀娟张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