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维图新程鹏:很多喊“无图智驾”的又回来谈合作了
2025上海车展期间,四维图新以“数智共生”为主题,发布了全新的舱驾产品矩阵量产解决方案,并与高通宣布基于骁龙数字底盘解决方案深化合作,聚焦“行泊一体”与“舱泊一体”两大方向,发布中高阶辅助驾驶新品。

四维图新将地图的时空认知能力,加入到世界模型驱动的智驾技术基因进化图谱中,期望成为当下促进ADAS辅助驾驶系统普及与迭代的有力抓手。这种基于世界模型的智驾演进路径,聚焦数据应用创新、成本逻辑重构、支撑算法快速迭代等新应用价值,将帮助车企把被动合规成本转化为主动竞争优势,是ADAS辅助驾驶系统向高级别演进的稳健范式。
数据显示,四维图新2024年-2025年一季度,辅助驾驶产品新增量产定点已突破360万套,其中基础行车产品新增定点300万套,舱泊产品新增定点60万套,实现新型Tier1的转型。
此次发布的基于高通SA8620/SA8650平台的两款中高阶辅助驾驶新品,均可实现城市领航辅助驾驶系统,二者有不同的侧重点,并在包括车速控制、跟车距离控制、横向精度控制、碰撞防御、静止障碍物识别避撞、VRU识别避撞、ODD内左右转向避撞等底层安全功能模块会打造出相同的可靠性能,同时以高精度地图赋能提升复杂场景安全度。
这两款辅助驾驶新品技术上均采用多重安全兜底的架构,在保留端到端强泛化能力的同时,规避了黑盒模型的安全隐患,优先满足对于刚需层级的安全和体验感知诉求,并不断打磨高频场景。
针对行业多域融合趋势,由四维图新成员企业四维智联提供的智能座舱创新产品——AI Agent多模感知超级助手正式发布。该产品采用混合模型架构,基于大语言模型,实现拟人化对话、深度识别,让交互更自然;多模态大模型则融合视频推理、环境描述、车辆状态等数据,实现全景可视可控。
谈高精度地图
静态图层升级为动态数据
“很多原来喊‘无图智驾’的企业,又来找我们要地图和实时信息了。”在此次车展,四维图新CEO程鹏在接受媒体访谈时如是说。
程鹏谈到,前几年四维图新提出一个概念,高精度地图要做安全件。但在此后,“无图智驾”声音渐起,但由于数据量不够,或者算法模型有一定差距,盲目追求无图是容易出现问题的。

程鹏认为,当前整个行业对辅助驾驶系统的讨论正回归理性,“地图已从静态图层进化为世界模型驱动阶段必不可少的动态数据引擎,在提升单车智能水平、减少算力制约、应对突发情况预警等应用场景中,是不可替代的‘先验传感器’”。
针对临时施工改道场景,作为多地车路云一体化建设的参与者,四维图新在车展现场也演示了已实践、有成熟技术积累的安全解决方案,可以支持低成本、大批量部署。该方案分为“车端智能感知上传——交管平台中心预警——警报分发到距离施工点1公里处所有车辆”三个场景,可以减少单车智能对算力的制约,形成安全预警闭环,降低事故概率,从而有效帮助提升辅助驾驶的安全性。
“我们可以做到几分钟级别的更新。根据不同的事件,有些信息是按天更新的,有些是几分钟就要更新的,比如说拥堵、交通事故是按照分钟来计算的。”程鹏说,希望扮演车-城连接的角色,把城市路测的数据和车的数据打通,高精图为底座。
不过,车路协同建设周期长,且不同地方政府平台接口、数据接口标准都不统一,这是否会影响到四维图新规模化落地?
程鹏对此表示,目前来看,车路协调提升空间非常大。单车智能方面如果具备传感器多样冗余,再加上有实时路况、施工、安全事件信息,会进一步有效避免严重事故发生。
他提到,如果前车具备单车智能能力,哪个地方有封闭、施工,就可以告诉后面车辆,实时路况通过前车映射到地图上,精准匹配到车道上再发给后车。如果需要在更大范围、全场景推广,就一定需要更多管理部门介入进来。目前,路测设备通信协议标准还在讨论中,工信部也在陆续做一些工作,相信很快就会标准统一,路测设备的选型也会逐步得到统一。
谈市场竞争:
用生态合作来降本
“智驾平权”浪潮下,原有的高阶服务也在不断下探,对原有供应商企业而言,无疑也要承受更进一步的降本压力。
程鹏对此并不担心:“你看我们今天发布的产品就知道了,我们是完全有能力帮企业降本。用技术创新降本,例如实现自动泊车功能,是单独的一个盒子、一个硬件,采购价比较高。四维图新的方案是把盒子取消了,成本大大降低。为何我们能做到?通过算法优化,可以充分调用闲置算力跑泊车算法,成本非常的低。”
他提到,这就是硬件复用。四维图新现在有舱泊一体、行泊一体、舱行泊一体,因为懂芯片懂算法懂数据,所以有能力做技术降本。
他提出,不太赞成车厂“全栈自研”,而是“全栈可控”,“道理非常简单,车企投10亿,卖10万台车;供应商投10亿,卖给全市场10家客户可能1000万台车,同样研发费用,摊到一台车上1000元,那肯定是我来做更合理”。
此次车展期间,四维图新还和火山、大疆、航盛等合作,程鹏说,达成一个协议是,谁做的好用谁的,这叫“用生态合作来降本”,减少共同研发费用,甚至还有一些联合采购,比如说同样的一些单品,大家尽可能用一样东西,就有动力卖便宜点,用这些方法把成本降下去。如果光去压供应商,把供应商压到无利可图,最后会导致全行业都亏损。
今年车展,越来越多的供应链企业走到台前。程鹏对此分析,过去五六年,其实大部分公司都被淘汰了,还有一部分被整合,还有一部分是大家互相合作划划边界,硬件你做、算法他做、数据我做,基本上两三年汽车智能化的产业链基本上就清楚了。再过两三年,市场竞争格局就基本上清晰了。
南方+记者 郜小平
【作者】 郜小平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