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江:多氟多电池规划产能达200GWh 布局钠电及固态电池构建第二增长极

查股网  2025-11-12 18:58  多氟多(002407)个股分析

(来源:我的电池网)

导语丨mybattery

目前,多氟多在新能源电池领域已形成三大基地协同发展的格局:北基地(焦作新能源)规划产能50GWh,南基地(宁福新能源)规划产能120GWh,海外基地规划产能30GWh,总规划产能达200GWh。

ABEC 2025丨第12届中国(苏州)电池新能源产业国际高峰论坛现场

电池百人会-电池网11月11日讯(肖何 江苏苏州 图文直播)11月11-13日,由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ABEC组委会主办,电池网、海融网、我爱电车网、能源财经网、电池百人会联合主办的ABEC 2025丨第12届中国(苏州)电池新能源产业国际高峰论坛在苏州相城举行。

本届论坛以“求新应变 重塑价值——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大洗牌周期下的定力与韧性”为主题,汇聚了500+来自全球电池新能源产业链的“政、产、学、研、金、服、用”各界精英代表。与会嘉宾通过多维度思想交锋与前沿洞察分享,共同探索新周期下的发展路径,推动价值对话与资源精准对接,共同擘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曲线,为全球电池新能源产业注入可持续的发展动能。

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世江

11日下午,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多氟多,002407)董事长李世江在论坛上作了题为《新材料支撑新能源 新能源牵引新材料》的主题演讲,电池网摘选了其部分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新材料支撑新能源,新能源牵引新材料。论坛上,李世江指出,新能源与新材料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攻方向,更是国家强盛与安全的基石。多氟多始终致力于构建“三位一体”的智能能源体系——以氟造福人类,以锂驱动未来,以硅温暖世界。

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大潮中,我国新能源产业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部分领域领跑的历史性跨越。其中,氟及其化合物在能源存储与转换、材料科学进步以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多氟多立足氟基材料,深耕氟基新材料、电子信息材料和新能源材料三大领域。以新能源电池为牵引,多氟多积极运用新技术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依托群体性技术突破,助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做出积极贡献。

李世江表示,锂电池凭借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广泛应用场景及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已成为新能源领域的主流选择。中国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扬帆出海、享誉全球,为中国制造增添了新亮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多氟多精准定位市场,聚焦400公里以下新能源汽车、轻型车辆及移动储能、户用储能等细分领域,锂电池产能已达25GWh;新开发的大圆柱全极耳电池技术行业领先,可显著降低生产成本并提升安全性能。

通过“氟基材料+新能源电池”的协同创新,多氟多正从单一材料供应商向综合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在钠电与固态电池领域,依托材料技术积累与产业链整合能力,公司正加速构建第二增长曲线,其前瞻布局与技术突破已在行业内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将为中国制造在全球新能源竞争中再添关键砝码。

在产能规划与产业布局方面,李世江介绍,多氟多充分发挥在电池关键材料、核心工艺与产能储备方面的深厚积淀,并借助南宁作为东盟枢纽的区位优势、市场辐射力与产业链配套潜力,重磅布局广西南宁基地,构建“材料—电池—回收”全产业链闭环,推动南宁新能源产业向核心制造能级跃升,培育辐射东盟的产业集群,实现企业增长与区域赋能的双向共赢,持续夯实中国制造在东南亚新能源产业链中的核心话语权!

“面向东盟,面向全球,把新能源的电池做得更好一些。”李世江介绍,目前,多氟多在新能源电池领域已形成三大基地协同发展的格局:北基地(焦作新能源)规划产能50GWh,南基地(宁福新能源)规划产能120GWh,海外基地规划产能30GWh,总规划产能达200GWh。

李世江还谈到,硅基文明与碳基文明的深度融合,是“理性工具”与“价值主体”的共生共进。对新能源、人工智能等行业而言,这不仅意味着技术路径的升级,更是以硅基算力突破瓶颈,以碳基价值守护方向,最终实现技术进步与人类福祉的统一。

“整个全产业链的新能源布局正在形成,并且通过新材料把新能源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也使我们在数字化基础上做得更快、更好。”在李世江看来,数字化是企业战略落地的必由之路。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推动力,数字化有助于打破信息壁垒、提升创新透明度、强化各环节协同,从而优化流程、降低成本、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站在硅基文明与数字革命的交汇点,智慧能源体系是人类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李世江强调,这一体系是“元素创新×数字智能×能源系统”三元融合所催生的新型能源生态,兼具高度融合、动态优化与开放共享的核心特征。多氟多紧抓产业趋势,构建“制能+储能+节能”三位一体的智慧能源体系,以新材料、新能源与数智化平台的深度融合为牵引,助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智慧能源生态落地注入核心动能!

最后,李世江总结道:“我们正身处一个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努力圆梦的伟大时代,一个从跟跑、并跑到领跑跨越发展的伟大时代。只要我们坚持红色基因引领,聚焦科技创新,深耕新能源、新材料这一‘黄金赛道’,就一定能成为这个时代的参与者和书写者,共同谱写属于我们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