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工业场景数字化 ,海康威视亮相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
中国经济新闻网讯(记者郭锦辉)9月23日到27日,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将在上海举行,集中展示工业领域新兴技术、产品与创新解决方案。记者从海康威视获悉,海康威视将以“物联感知+AI,加速工业场景数字化”为主题参加工业自动化展,展示上百款“物联感知+AI”软硬件产品,以及海康观澜大模型在工业领域的场景应用。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工业制造体系,要实现由大到强的工业智能化升级,迫切需要解决“物理世界数字化”的问题,采集多维而丰富的工业数据,才能为工业智能化升级构建“数字基础”。而物联感知设备则是将“物理世界数字化”的入口。面向万千的工业场景,越丰富的感知手段,越有助于工业数字化,越有助于解决具体的工业问题。
“就像人类不只是通过眼睛去认识世界,在工业领域,数据的获取也不仅仅依赖于‘视觉’‘听觉’等单一的感知技术手段,而是要构建全面的感知能力,才能更好支撑不断优化决策。”海康威视相关负责人介绍,20余年来,海康威视从可见光感知起步,持续拓展红外、毫米波雷达、X光、声波等感知技术,让机器具备“眼耳鼻舌”等各种感知能力,支持千行百业感知采集物联数据。同时,海康威视还将物联感知与AI技术融合,持续提升产品的智能化能力,支撑在千行百业落地智能化应用。
这些年来,海康威视面向工业领域,持续推出了系列基于不同“物联感知+AI”技术的数字化产品,广泛应用于质量检测、设备管理、生产运行、安全生产等不同场景。在本次中国工博会上,海康威视展示的上百款软硬件产品,覆盖了可见光感知、毫米波感知、激光感知、融合光谱感知、声学感知、红外感知等不同技术领域,为工业用户提供了丰富的数字化产品选择。
在融合光谱感知展区,在线近红外水分分析仪将高精度、高稳定性、高可靠性的光谱与AI分析能力有机结合,在食品、饲料、发酵、制药、化工等行业,实现物料含水率的在线实时监测,提升生产品质管控智能水平。高光谱推扫相机集中多种模型算法,融合图像与光谱数据,让检测食品、塑料、农产品等物质成分更精准、快速、无损。
在声波感知展区,超声无损探伤系列产品可对新能源汽车水冷板、电机缸体等零件做“B超”,在不破坏零部件的前提下快速判断缺陷位置及深度、准确定位,实现无损检测;内置气泡孔、气泡等多种缺陷模型,通过AI实现对零部件内部缺陷的智能研判,降低人员操作难度并提升检测效率。
大模型技术的发展也在持续拓展产品能力。据了解,海康威视观澜大模型构建了物联感知大模型、语言大模型和多模态大模型能力,有效提升感知智能、认知智能,海康威视已发布数百款大模型产品。
例如,海康威视工业安全系列摄像机在视觉大模型助力下,结合立体视觉成像技术,准确检测区域内人员滞留情况,检测信号可对接PLC、安全继电器等控制系统,时延低至百毫秒,有效避免机械碰撞等“意外”发生,守护安全生产。
海康威视基于观澜大模型技术底座,打造了系列行业大模型,助力工业智能化升级。在此次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海康威视示例了观澜大模型在工业领域的场景应用。在大模型互动展区,参观者不仅能亲身体验大模型在质量管控领域的具体应用,还可体验到分钟级的快速注册算法生成过程,切身感受观澜大模型带来的智能与高效。
据了解,海康观澜大模型已在电力、石油、化工、冶金、矿山、建筑、机械制造等诸多行业落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