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工博会看海康威视,如何加速工业场景数字化?

查股网  2025-09-25 13:13  海康威视(002415)个股分析

文/杨剑勇

被视为工业领域发展风向标的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上海举行,共设九大专业展区,吸引了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家展商。其中,工业自动化是核心专业展之一,全面展示了工业领域的新技术、产品与创新解决方案,为全球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中国方案。

工业转型新范式

海康威视"物联感知+AI"亮相工博会加速工业场景数字化

值得注意的是,AI与工业的融合无疑是本届中国工博会最大亮点之一。AI正在为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新动能,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而在工博会上,中外企业不约而同地带着AI相关的解决方案参加这场工业盛会。

来到工业自动化展,看到海康威视的展区人头攒动,所展示的“物联感知+AI”技术引发关注,上百款“物联感知+AI”软硬件产品,以及海康观澜大模型在工业领域的场景应用集中亮相。

工业制造要实现由大到强的工业智能化升级,需要解决“物理世界数字化”的问题,采集多维而丰富的工业数据,才能为工业智能化升级构建“数字基础”。而物联感知设备则是将“物理世界数字化”的入口。

“就像人类不只是通过眼睛去认识世界,在工业领域,数据的获取也不仅仅依赖于视觉、听觉等单一的感知技术手段,而是要构建全面的感知能力,才能更好支撑不断优化决策。”海康威视相关负责人介绍。

面向万千的工业场景,越丰富的感知手段,越有助于工业数字化,越有助于解决具体的工业问题。20余年来,海康威视从可见光感知起步,持续拓展红外、毫米波雷达、X光、声波等感知技术,让机器具备“眼耳鼻舌”等各种感知能力,支持千行百业感知采集物联数据。同时,还将物联感知与AI技术融合,持续提升产品的智能化能力,支撑在千行百业落地智能化应用。

在本次中国工博会上,海康威视展示的上百款软硬件产品,覆盖了可见光感知、毫米波感知、激光感知、融合光谱感知、声学感知、红外感知等不同技术领域,为工业用户提供了丰富的数字化产品选择。

例如,走进可见光感知展区,可以看到海康威视在“看得见、看得清、看得懂”这一路径的持续探索,应用场景覆盖不同工业领域;在声学感知展区,声音不仅可以听出故障,还能“看见”隐患,为工艺过程质检和设备设施运维管理提供可靠解决方案;在激光感知展区,激光的高精度特性被充分应用于距离测量、温度感知、轮廓扫描、目标定位等工业关键场景。

而在融合光谱感知展区,在线近红外水分分析仪将高精度、高稳定性、高可靠性的光谱与AI分析能力有机结合,在食品、饲料、发酵、制药、化工等行业,实现物料含水率的在线实时监测,提升生产品质管控智能水平。高光谱推扫相机集中多种模型算法,融合图像与光谱数据,让检测食品、塑料、农产品等物质成分更精准、快速、无损。

通过海康威视的展区,可以明显感受到以“物联感知+AI”技术,加速工业场景数字化。同时,丰富的“物联感知+AI”产品,为工业智能化构建“数字基础”。也让笔者切身感受到如何更全面地感知万千工业场景,让其有效地数字化、智能化,是工业从制造向智造升级的关键路径。

AI大模型驱动工业迎来智变”

海康观澜大模型助力工业智能化升级

通过在工博会上可以看出,海康威视不再局限是一家安防的企业。

要知道,早在2006年,海康威视就组建了智能算法团队,开始探索智能化技术,并在业内率先将AI产品化落地。在人工智能领域近20年的积累,其许多产品线都已结合AI技术推出了AI产品,为千行百业提供了众多系列的AI产品。

尤其从深度学习进入到AI大模型时代,AI硬件产品的泛化能力得到大幅提升。过去几年,海康威视一直在AI大模型上持续投入,将大模型技术融入产品,提升感知智能、认知智能的能力。截至目前已发布数百款大模型产品。

工博会上,海康威视就展示了观澜大模型在工业领域的场景应用。在大模型互动展区,参观者不仅能亲身体验大模型在质量管控领域的具体应用,还可体验到分钟级的快速注册算法生成过程,切身感受观澜大模型带来的智能与高效。

红色配件包、绿色螺丝包、L型支架、大倍率微距相机……参观者依次按顺序在包装盒中放入不同的相机配件,通过大模型对包装全流程进行实时视频分析,可监测是否有配件错漏放的情况发生,每个步骤的检测结果将实时在屏幕上显示。

若出现包装配件错放、漏放,将实时显示“NG”标识,提醒及时修正操作,确保包装流程符合标准化要求,保障配件物料齐套。同时,参观者还可深度体验到大模型的快速部署能力:随手拿出一件随身物品,如手机、手机壳等,现场拍摄1至8张图片,系统将在几分钟内生成针对该检测对象的算法,形成一个全新的智能应用。

“海康威视将携手更多生态伙伴,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与落地实践,共同推进工业的提质、降本、增效,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新征程。”海康威视相关负责人在现场表示。显示出物联感知、AI大模型等技术的持续发展与突破,正在加速工业“智变”。

制造企业以数字化、智能化为特征推动智能制造升级,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升的同时,产品缺陷率、一次合格率等指标持续优化。而在工博会现场展示的质量管控智能应用已经在海康威视制造基地规模化落地。

最后

随着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化,工业AI市场持续蓬勃的发展。因海康威视在AI领域已有近20余年的布局,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底蕴与丰富的工程化经验,其大模型产品已得到广泛应用,助力生产安全、产品质量、运营管理等。观澜大模型更是在电力、石油、化工、冶金、矿山、建筑、机械制造等诸多行业落地应用。

不仅在工业领域,海康威视构建的场景数字化能力正在千行百业得到广泛应用。据了解,以物联感知、人工智能、大数据三大技术为核心的技术体系,海康威视已研发30000多款产品,推动全社会的数字化转型。

杨剑勇,福布斯中国撰稿人,表达观点仅代表个人。致力于深度解读人工智能、AI大模型、物联网、云服务和智能家居等前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