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得新、中信国安、金通灵这等“股市吃相”岂止难看——“严打”要和“引导”结合一体
原标题:钮文新:这等“股市吃相”岂止难看——“严打”要和“引导”结合一体
转自: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评论员 钮文新
6年虚增收入超10亿,虚增利润近4亿。而且6年间,利用掺水的财务情况申请股票增发、可转债发行。
为什么A股市场上居然存在连续6年造假的公司?除刚被处罚的这家红相股份外,近一点的还有金通灵(维权),远一点的更有康美药业、康得新、中信国安等,它们造假年份都在6年以上。这就不仅仅是上市公司吃相难看的问题了,可能涉及整个股市利益链条,必须予以严整。
现在,红相股份被严查了,不仅带上了ST帽子,而且在今年2月27日,监管机构向公司9位当事人送达《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拟罚款总额6556万元,其中拟对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总经理杨成罚款2288万元,且终身市场禁入。
但似乎还有一些不足:第一,应予中小股东集体诉讼的制度安排;第二,应当追究相关券商、保荐人责任,还有相关的会计师、律师事务所,也应当追究责任。
看到这恶劣的一幕幕,股市监管者应当意识到,对财务造假的严厉查处,彻底清理,必要、必须、也必然,但如果没有其他手段配合,监管成本可能也会越来越高。
怎么办?是否考虑在A股市场搞一次上市公司“全面自查纠偏”行动?
第一,责令上市公司在规定期限内自查自纠、自我披露,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可行的整改计划。
第二,规定一个期限,比如通过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在上市公司二次到四次公开披露后,监管机构则视上市公司不再存有财务漏洞。
第三,对于存在问题严重,但能够主动“自首”并提出相关方认罚方案,同时对受害的中小股东提出“制度性补偿方案”的上市公司,证监会可考虑予以“柔性处理”,并对相关各方从轻处罚;在禁止股市再融资的前提下,要求券商、大股东等相关各方必须拿出“拯救公司”的方案,并在公开披露后实施。
第四,规定期限后,证监会出面组织一次较大比例的抽查核查,如果再发现问题,则从严惩处;未来,证监会将抽查核查制度化、常态化,抽查比例可按实际需要确定,总体上应当从大比例逐步递减。
这样的做法,是否可以加速A股市场清理问题个股的进程,同时也能帮助监管机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之,我们要有强力处罚,同时也需要有方法,迫使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尽快自我修复诚信。其实,从红相股份的案例看,之所以现在“纸包不住火”了,这与会计师事务所能够在财务审计时,提出“存疑性”审计意见密切相关。所以,诚信的市场环境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责编:姚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