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龙头齐扩产,天齐锂业实现年内首次涨停

http://ddx.gubit.cn  2023-05-15 20:20  天齐锂业(002466)公司分析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雨辰

5月13日,“锂矿双雄”赣锋锂业(002460.SZ)及天齐锂业(002466.SZ)先后发布扩产公告,分别拟投资25亿元、30亿元于新能源项目。

同日,“2023福布斯中国锂电产业链TOP100评选”发布,赣锋锂业、天齐锂业同时入选。

5月15日,锂矿板块大幅攀升,截至收盘,赣锋锂业以上涨8.67%报收70.20元,天齐锂业则实现年内首次涨停,报82.18元,当前市值约为1349亿元。

近期,碳酸锂价格止跌回升,业内两大龙头又同时发布投建扩产公告,意味着什么?

“锂矿双雄”齐出手

公开资料显示,赣锋锂业计划投资25亿元在襄阳市投资建设新能源锂电池生产研发项目,其中,一期建设年产5GWh新能源锂电池电芯+Pack封装生产基地,预计2023年12月底投产。

赣锋锂业称,本次投资有助于提升公司锂电池产品的生产规模、市场份额和研发能力,符合公司上下游一体化发展战略。

与此同时,“锂王”天齐锂业也发布公告表示,拟计划投资30亿元于“年产3万吨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项目”,包括主产品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和副产品硫酸钠。

天齐锂业称,本此项目投建目的在于进一步加强公司上下游的匹配程度,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提供可持续的原料保障,同时认为,该项目建成之后可以提升公司现有氢氧化锂的产能,实现公司主导产品和利润来源多元化。

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11月起,碳酸锂价格“雪崩”叠加行业整体产能过剩,锂电产业链各环节均减缓投资扩产进度。

此外,就在不久前的4月20日,天齐锂业还曾遭遇海外购矿失利,其控股子公司TLEA收购澳大利亚锂矿公司ESS100%股权事宜未获ESS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双方因此终止交易。

对于两大巨头此次的投建扩产行为,业内普遍认为是行业龙头进一步抢占市场,欲抓住融资时机的体现。

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认为:“很显然两大巨头此次的投资举措是比较看好锂盐产业持续增长的未来的,以新能源储能与动力电池为代表的锂盐下游产业及其需求仍在高速发展与扩容之中。”但是,大手笔投资的风险仍不可忽视。

碳酸锂非理性上涨,需求端未见明显起色

据上海钢联最新数据显示,5月15日,电池级碳酸锂每吨上涨17500元,均价报26.5万元/吨;工业级碳酸锂当日上涨15000元/吨,均价报25万元/吨;氢氧化锂(56.5%电池级粗颗粒)上涨20000元,均价报24.9万元/吨。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碳酸锂价格近期出现急速反弹,但事实上,下游需求端实际恢复迹象并不明显。

据上海有色网调研显示,当前除储能环节订单好转外,动力市场恢复情况一般,多数下游正极厂及电池厂接货仍谨慎,因此,此轮碳酸锂价格可以算是脱离基本面的非理性上涨。

真锂研究创始人墨柯直言:“(碳酸锂)这一波价格涨得莫名其妙,逻辑上无法解释,必不长久,同时,坚持认为碳酸锂价格将于年底降至10万元。”

柏文喜认为,在目前锂业现有产能与仍在快速形成的新增产能预期之下,锂价很难再回到此前60万元/吨的高峰。

对此,天齐锂业也于公告中提及并表示“行业内其他锂产品供应商纷纷推出产能扩张计划,可能导致未来项目建成后市场供给大量增加、价格波动而使项目不能达到预期收益。”

东吴证券的观点认为,从供应方面看,自四月底碳酸锂价格进入上行通道后,厂家生产积极性增强,但由于海外进口锂辉石价格居高不下,且国内锂云母矿供应量出现紧缺,导致部分锂盐厂生产受限,虽然目前行业库存仍处于较高水平,但低价货源多不对外出售,碳酸锂现货供应紧缺。需求方面,5月下游企业整体排产向好,市场基本面和情绪面都在逐步修复中,材料厂陆续增加原料采购量,但当前碳酸锂价格飙升受市场情绪指引较重,持续性拉涨存疑,后市需求仍待进一步观望,短期碳酸锂价格或偏强运行。

不过,业内也不乏相对积极的声音。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时代财经,长期来看,全球电动化、新能源储能还有十倍以上的增长空间,在过去几年赚的盆满钵满的龙头提前布局,有利于未来进一步抢占市场。

“近期碳酸锂价格持续反弹,两大龙头同时发布投建公告,或许意味着本轮价格行情已经进入到新的周期。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逐步好转,预计一段时间内碳酸锂价格会维持上涨态势。”上述业内人士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