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亏损业务 立讯精密扬言年内实现损益平衡

查股网  2025-03-25 13:04  立讯精密(002475)个股分析

本报记者 陈佳岚 广州报道

近日,立讯精密(002475.SZ)披露,收购闻泰科技(600745.SH)的消费电子系统集成业务。此次交易完成后,立讯精密将取得深圳闻泰、黄石闻泰、香港闻泰、印尼闻泰、昆明闻泰、昆明闻讯100%股权,及印度闻泰、无锡闻泰、无锡闻讯相关业务资产包。而此前的2024年12月31日,闻泰科技曾发布公告称,拟将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旗下与产品集成业务相关的9家标的公司(嘉兴永瑞电子、上海闻泰信息技术、上海闻泰电子科技、黄石闻泰、Wingtech International, Inc.、香港闻泰、深圳闻耀、闻泰深圳、昆明闻耀)股权和经营资产转让给立讯精密控股股东立讯有限。

中国经营报》记者留意到,此前,该业务收购方为立讯有限,如今转为立讯精密及其子公司立讯通讯,意味着收购主体从上市公司体系外转到了上市公司体系内,并且需要进行并表处理。这也意味着被收购标的盈亏状况将影响立讯精密业绩,而该业务何时能实现盈亏平衡也是外界关注的焦点。

3月24日,立讯精密披露了收购闻泰科技部分资产后的规划与预期。立讯精密预计本年度达成ODM(原始设计制造商)与OEM(原始生产制造商)业务损益平衡,并在未来三年内达到现有经营水准。

立讯接盘 从上市体系外到体系内

事实上,闻泰科技出售ODM业务、立讯计划接盘的动作,早在去年12月底就开始。2024年12月31日,闻泰科技发布公告称,拟将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旗下与产品集成业务相关的9家标的公司股权和经营资产转让给立讯精密控股股东立讯有限。当时拟计划出售的公司包括嘉兴永瑞电子、上海闻泰信息技术、上海闻泰电子科技、黄石闻泰、Wingtech International, Inc.、香港闻泰、深圳闻耀、闻泰深圳、昆明闻耀。

而2025年3月20日,闻泰科技又发布公告称,拟以现金交易的方式向立讯精密及立讯通讯转让旗下的昆明闻讯、黄石闻泰、昆明闻耀、深圳闻泰、香港闻泰(含印尼闻泰)的100%股权(以下简称为“标的股权”),下属公司无锡闻泰、无锡闻讯、印度闻泰的业务资产包。本次交易标的资产包含A客户业务和非A客户业务。

与此同时,立讯精密也于3月20日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与闻泰科技之全资子公司闻泰通讯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昆明闻讯)》(“OEM 转让协议”),全资子公司立讯通讯与闻泰科技方面签署《股权及资产转让协议》(“ODM 第二期转让协议”)。协议约定,公司及立讯通讯将收购闻泰科技关于消费电子系统集成业务的相关子公司股权、业务资产包。

据出售预案,除昆明闻讯股权受让方为立讯精密外,余下标的的受让方均为立讯通讯,净资产或业务资产包净额共计4.43亿元。

记者留意到,接盘闻泰科技消费电子系统集成业务的购买方从立讯有限转到了立讯精密和立讯通讯。而这也意味着,收购方主体从上市公司体系外转到了上市公司体系内,对于这一转变立讯精密是如何考虑的?

对此,立讯精密相关人士对记者回应,主要考虑和上市公司原有的业务布局有更强的协同和互补,可以更好地调度资源。

作为果链巨头,立讯精密2023年财报披露,公司来自苹果的营收占比高达75%。

从闻泰科技出售给立讯精密标的股权和资产来看,主要为非苹果业务,因此外界普遍认为,立讯收购闻泰科技消费电子系统集成业务主要在谋求苹果客户以外的消费电子业务。

记者还留意到,立讯此次接盘的资产也有一些变动,少了Wingtech International, Inc. 和深圳闻耀两家公司,多了印尼闻泰、香港闻泰、昆明闻讯等相关资产。

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闻泰科技,闻泰科技投资者关系部人士解释称“一开始这个标的是意向性的,这也是由于双方协商后最后调整了交易范围”。

而关于嘉兴永瑞、上海闻泰信息和上海闻泰电子这三家公司的股权,立讯精密披露,旗下子公司立讯通讯早在2025年1月23日就与闻泰科技子公司闻泰通讯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ODM第一期转让协

议”),约定立讯通讯以6.16亿元的交易对价收购这三家公司,这三家公司于1月26日就已经交割给立讯通讯。

闻泰甩包袱 立讯何时实现损益平衡?

闻泰科技售卖业务的背后,是其产品集成业务目前表现并不如意,拖累了公司业绩。

闻泰科技披露的2024年半年度业绩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公司产品集成业务实现营收261.2亿元,同比增长26.68%,毛利率为2.49%,净亏损8.5亿元。其中,第一季度与第二季度分别实现营收124.2亿元、137亿元,净亏损分别为3.5亿元(含可转债财务费用1.1亿元)、5亿元(含可转债财务费用1.1亿元)。

2024年12月2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发布公告,将闻泰科技列入实体清单。闻泰科技在重大资产出售预案公告中也坦言,受实体清单影响,公司供应商、客户出于风险规避偏好和谨慎性考虑,倾向于扩大化理解和执行实体清单的规定,进而影响到了公司产品集成业务的采购、研发和销售,公司面临难以承接新项目订单、已接项目订单丢失等不利情形。公司被列入实体清单,以及公司供应商和客户对实体清单扩大化解读和执行,对上市公司产品集成业务造成了全面的不利影响,若维持现状预计2025年公司产品集成业务营业收入将大幅下滑。

当下,立讯收购闻泰出售的消费电子系统集成业务从上市公司体系外收购转到了体系内收购,未来这些资产都将并表至立讯精密的财报中。

闻泰科技收购过来的消费电子系统集成业务仍在亏损,后续并表到立讯精密上市公司体系内,是否会对立讯精密整体财务表现有影响?该业务未来的盈利如何?都是投资者十分关心的。

对此,立讯精密管理层在机构调研中回应,本次收购所涉及的过渡期损益将在最终交易价格中予以扣减。过往数月,闻泰业务在新产品导入及新订单承接环节存在阶段性的缺口,需要一定时间恢复。公司将充分发挥业务协同效应,通过对资源进行统筹配置以及持续优化内部管理等一系列举措,确保标的资产在完成交割后,达成更为优化的效益目标。

立讯精密提出目标,希望在本年(2025年)度实现ODM业务与OEM业务的损益平衡。并且,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推动这两项业务达到公司现有的经营水准。

此外,立讯精密还就“闻泰过去的ODM业务盈利不足”的相关问题作出了解答,立讯精密管理层表示,经过近两至三个月的深入调研与分析,闻泰ODM业务盈利水平欠佳的原因主要源于外部与内部两个维度,其中内部因素是关键所在。

“从外部因素来看,当前行业竞争激烈,闻泰在商务策略制定与实施过程中面临较大压力,产品定价空间受限,客户对价格敏感度较高,导致其ODM业务利润空间被压缩。从内部因素而言,闻泰ODM团队虽具备专业能力,但在供应链、研发与制造环节之间的协同性方面存在不足,资源传递与衔接不畅,诸多潜在效益未能充分释放。在ODM业务模式下,内部协同机制的优化对提升盈利水平至关重要,即便拥有优秀团队与领导力,协同性问题若得不到解决,也难以实现预期业务效益目标。”立讯精密管理层表示。

(编辑:吴清 审核:李正豪 校对: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