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顺洁柔半年报“光鲜外衣”:生活用纸毛利率五连跌,第二增长曲线七

查股网  2025-08-26 16:33  中顺洁柔(002511)个股分析

在2025年上半年A股消费板块的业绩披露潮中,中顺洁柔(002511.SZ)交出了成绩单:营收同比增长7.67%至43.30亿元,归母净利润更是以71.44%的高增速攀升至1.50亿元。

但其核心业务毛利率连续五年下滑、研发投入大幅收缩、布局近七年的个人护理等第二增长曲线营收占比不足1.5%。

毛利率五年缩水13.77个百分点

作为中顺洁柔的营收支柱,生活用纸业务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42.80亿元,同比增长8.17%。

但深入分析盈利数据便会发现,其上半年毛利率同比下滑0.29个百分点至32.42%,这一数字较2020年上半年的46.19%已累计缩水13.77个百分点,五年间毛利率降幅超三成。

毛利率的持续下滑,背后或许是国内生活用纸行业长期陷入“价格战”的困境。早在2024年3月,中顺洁柔董事长刘鹏就在内部信中坦言,行业正面临“产能严重过剩、价格战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的复杂竞争环境。尽管同为行业头部企业的恒安国际在2025年半年报中提到“国内纸巾市场促销竞争趋缓”,但其纸巾业务毛利率仅为21.9%,低于中顺洁柔近10个百分点,这一对比更凸显出当前生活用纸行业整体盈利空间被压缩的现状,即便头部企业试图缓解价格竞争压力,行业整体的盈利水平也已难以回到此前的高位。

对于毛利率下滑的问题,中顺洁柔在半年报中并未给出明确的应对方案,仅提及“成本管控持续完善”。但从数据来看,成本管控的效果似乎并未完全抵消行业竞争带来的盈利压力。

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同比增长6.32%至9.2亿元,销售费用率维持在21.25%的较高水平,而同期研发投入却同比大幅下滑38.68%至8553.49万元。这种重营销、轻研发的策略或许能在短期内拉动营收增长,但长期来看,缺乏技术研发支撑的产品升级将难以帮助企业在同质化竞争中建立差异化优势,反而可能进一步加剧主业盈利的下滑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投资者对生活用纸业务的提价预期也未能得到明确回应。2025年8月,有投资者询问公司是否有提价打算,中顺洁柔仅以“根据市场和成本变化等情况及时调整价格政策”作答。

个护业务营收下滑超两成

为了摆脱对生活用纸业务的单一依赖,中顺洁柔早在2019年就开始布局第二增长曲线,推出了卫生巾品牌“朵蕾蜜”,此后又相继进军婴儿护理、成人失禁护理、护肤、家清等多个赛道。

然而,经过近七年的跨界布局,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不仅未能成为支撑业绩的重要力量,反而出现了营收下滑的情况。

2025年上半年,中顺洁柔个人护理及其他业务营收同比下滑22.75%至4965.01万元,营收占比不足1.5%。这一数据意味着尽管公司在个护等领域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精力,但该业务至今仍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的状态,未能为公司贡献实质性的营收增量。

对比同行业企业,恒安国际以“七度空间”为代表的卫生巾产品已成为其重要的营收来源,即便在2025年上半年面临“国内品牌电商渠道促销冲击”,仍保持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而中顺洁柔的个护业务却始终未能打开市场局面。

从业务布局来看,中顺洁柔在个护领域的产品矩阵看似丰富,但核心爆款产品仍需要耐心打磨。以卫生巾品牌“朵蕾蜜”为例,自2019年推出以来,该品牌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渗透率始终较低,未能与七度空间、苏菲等头部品牌形成竞争优势。

中顺洁柔在半年报中表示,将通过“强化产品终端推广、精准品牌营销与多元化渠道布局”提升高端个护产品的市场渗透力。但从过往表现来看,公司的营销推广策略似乎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同比增长6.32%,但个护业务营收却同比下滑22.75%,营销投入与业务增长呈现“反向走势”,这也反映出公司在个护业务的市场定位、品牌运营等方面存在需要改善的地方。

转型之路待时间检验

回顾中顺洁柔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增长,不难发现其营收和净利润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原材料价格回落”这一外部因素。公司在半年报中也明确表示,业绩增长受益于“原材料价格回落,叠加成本管控持续完善及管理效率提升”。

然而,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具有不确定性,一旦未来原材料价格反弹公司的盈利增长将面临较大压力。

更为关键的是,该公司的转型方向似乎还不是很明确。一方面,生活用纸业务面临行业产能过剩、价格竞争激烈的困境,毛利率持续下滑的趋势短期内难以逆转;另一方面,个护等新业务未能突破瓶颈,难以承担起“第二增长曲线”的重任。

从行业趋势来看,国内生活用纸市场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要么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要么通过拓展新业务开辟增量市场。

对于中顺洁柔而言,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公司亟需改变“重营销、轻研发”的经营策略,加大对核心业务的技术投入,提升产品毛利率。

同时,重新审视个护等新业务的发展战略,聚焦核心品类,打造差异化优势,真正培育出能够支撑公司长期增长的第二曲线。

(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谨慎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