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达告别三年亏损阴霾,与海尔卡奥斯协同驱动业绩迎来拐点?
文/杨剑勇
新时达再融资申请获深交所受理,向控股股东海尔卡奥斯定增募资12.19亿元,主要巩固实际控制人的控制地位,并加强战略协同。同时,资金注入推动现有业务的发展,共同加强工业自动化领域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提升智能制造领域关键技术和产品能力,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
今年,因海尔集团战略入股新时达,引发在资本市场一度爆炒,曾收获六连板,主要投资者看好与海尔协同发展,与海尔卡奥斯协同推动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广泛应用,从而实现多方面的协同效应与共赢成果。
卡奥斯作为工业互联网赛道上的重要玩家,已经具备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底座能力、IT层软件及解决方案的能力,新时达与其进行深度融合,为客户提供“云-边-端一体”的全栈式数字化解决方案,从而促进新质生产力的转型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自海尔集团入主新时达后,业绩迎来拐点,在经历连续三年亏损后,2025年一改过去低迷不振的态势,营收呈现恢复增长,并成功实现扭亏为盈,结束连续三年亏损局面。
2025年上半年,新时达的净利润预计为155万元–230万元,上一年同期亏损为1875万元。
海尔集团成为新时达实控人后,通过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深度赋能,成功激活了这家陷入困境的自动化企业,再次焕发生机,把在大树下面好乘凉体现的淋漓尽致。与海尔集团协作,经营层有保障,营收恢复增长的同时,实现了扭亏为盈,展现了技术导入+生态协同的创新模式价值。
新时达声称:一方面,海尔与新时达共同加强工业自动化领域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通过整合供应链资源、优化生产流程等方式,进一步提升智能制造领域的关键技术和产品能力,从而提升盈利能力。另一方面,海尔还将利用自身的市场渠道和品牌影响力,帮助新时达拓展国内外市场,加强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提升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进而提升市场价值。
与此同时,工业机器人行业经历两年调整后,行业迈入新增长阶段。
根据MIR睿工业的数据统计,2024年全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超29.4万台,同比微增3.9%。但进入2025年市场呈双位数增长,2025年Q1,中国工业机器人整体市场销量同比增长11.6%。
工业机器人作为推动全球制造业转型的关键驱动力。尤为关键的是,国产替代大势所趋,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正处于国产替代的加速期,昔日主要是外资厂商占据了主要市场份额的局面得以改变,到如今国内头部厂商的工业机器人销量持续增长,市场份额超过了外资品牌的,显示出国产替代势头强劲,市场竞争格局迎来重塑。
因工业自动化市场需求有所回暖,对工业机器人需求呈现稳健增长态势。在经过近两年的库存消化期后,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呈现阶段性回暖。新时达作为自动化的重要厂商,受益市场需求回暖及国产替代加速叠加海尔协同,继而推动营收得以复苏。
随着国产替代率持续提升,新时达是最早产业化的国产机器人厂家之一,目前销量排名在SCARA 领域位列全球第四、国产第二。
最后,生成式AI时代,在AI大模型、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推动下,为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新动能。尤其AI大模型、预测性维护等新技术与工业机器人结合,可以有效提高机器人的自主决策能力和维护效率,降低机器人使用难度,扩大机器人的应用范围。
伴随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装备制造业数字化和智能化程度,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增加数字化、自动化及智能化水平,驱动工业机器人部署规模日益扩大。由此,我国也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国,且连续12年稳居全球最大机器人市场。
同时,国产替代大势所趋,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正处于国产替代的加速期,仍然是一条前景广阔的赛道。受市场对工业机器人需求,国产工业机器人品牌也得到迅速发展,包括埃斯顿、汇川技术、埃夫特、新时达等工业机器人厂商,在市场竞争中牢牢占据着有利位置,其中埃斯顿以10.3%市占率首夺国内市场冠军,体现出国产厂商凭借定制化服务和交付优势。
国产替代率持续上升,内资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内资机器人市场占有率已占半壁江山,正在加速替代外资品牌,销量受益于国产替代趋势有望得到持续增长。
杨剑勇,福布斯中国撰稿人,表达观点仅代表个人。致力于深度解读人工智能、AI大模型、物联网、云服务和智能家居等前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