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3.28亿!益盛药业2025中报出炉,人参全产业链战略太“能打”了
近日,益盛药业(002566.SZ)2025年中期报告正式亮相。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28亿元,归母净利润1876.38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334.89万元。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这份成绩单尽显企业发展的稳健底气,而这背后,正是其坚持多年的“人参全产业链”战略在持续发力。
一、核心品种扛大旗,三大业务协同“稳增长”
作为深耕医药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益盛药业的“压舱石”无疑是核心产品的硬实力。其中,振源胶囊上半年表现尤为亮眼,单品销售收入达1.19亿元,在主营业务中占据重要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这款产品早在2023年就凭借“日均治疗费用低、质量标准高、科研成果多”三大优势,成功入选全国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还被多部临床专家共识推荐。随着带量采购的落地推进,其市场渗透率将持续提升,为公司业绩提供坚实支撑。
除了药品板块的强势领跑,益盛药业的“多元布局”也成效渐显。目前,公司已构建起医药、健康食品、化妆品三大业务协同发展的格局:
- 医药板块作为核心支柱,营收占比达81.06%,贡献企业87.74%的利润,牢牢稳住基本盘;
- 健康食品、化妆品板块营收占比分别为10.27%、7.39%,其中健康食品营收同比增长3.08%,成为业绩增长的“新添头”。
现金流管理上,公司同样表现稳健。尽管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略有下降,但仍保持3334.89万元正向流入,为日常运营“供血”;更值得关注的是,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从上年同期的-3.53亿元转为302.09万元,大幅改善的背后,是公司收回投资及资金调度效率提升的双重助力。
此外,研发与供应链的“护城河”也在不断加固:公司手握20项发明专利,与顶尖科研机构深度合作挖掘人参价值;依托长白山优质产地,从种植到加工的全链条供应链体系,既保障了产品质量,也强化了成本控制能力。
二、从田间到终端!人参全产业链的“立体突围”之路
益盛药业的稳健增长,本质上是“深耕人参主业”战略的必然结果。如今,公司已实现从上游种植、中游生产到下游销售的全链条突破,搭建起“田间到终端”的立体发展格局。
上游种植:“三良”升级+权威认证,筑牢源头品质
为了从根源把控人参品质,益盛药业花了十几年时间攻坚种植环节:
- 培育出“益盛汉参1号”“益盛汉参2号”两大优良品种;
- 总结出涵盖选地、育种、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的规范化种植技术体系,拿下14项专利、7项科技成果。
凭借硬核实力,其汉参种植基地不仅是国内首家获得GAP认证的非林地人参种植基地,还斩获国家中药材标准化与质量评估创新联盟首批“三无一全”认证、“优秀道地中药材示范种植基地”等权威认可,从源头奠定了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中游生产:产能扩容+智能制造,打通转化关键
在生产端,益盛药业的汉参产业园已通过GMP和SC双认证,年处理水参能力达1000吨,可生产6大剂型、142款产品——包括17个中药饮片、115个健康食品、10个保健食品。产能的持续扩容与智能制造的升级,让人参的价值得以高效转化为多样化产品。
下游销售:三线并行+渠道融合,精准触达用户
为了让产品“走进”更多消费场景,益盛药业采用“处方药+消费品+新零售”三线并行的销售策略:
- 药品端:以事业部模式管理,依托自有营销团队开展学术推广,同时发力OTC市场;
- 健康食品、化妆品端:以特许加盟美容院为基础,积极拓展线上线下渠道,推动“线上引流+线下体验”的融合落地。
从一颗人参的培育,到药品、食品、化妆品的多元转化,再到全渠道的精准触达,益盛药业用全产业链的深度布局,不仅巩固了自身的行业地位,更推动着传统人参产业向现代化、高质量方向升级。未来,随着产业链价值的进一步释放,这家企业还将为中医药产业发展带来哪些新惊喜?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