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能达推出“空天地一体化”应急通信极简方案,助力广东构建韧性通信体系

2025.08.28 中国·广东
协同·创新·韧性
2025应急通信能力提升研讨会

2025年8月28日,由广东省应急产业协会、数字减灾广东区域服务中心联合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星途智联科技有限公司、广州鑫宇视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协同·创新·韧性——2025应急通信能力提升研讨会”在广州珠江宾馆隆重举行。本次会议聚焦应急通信技术的前沿发展、标准协同与实战能力提升,旨在为广东省乃至全国的应急通信体系现代化转型提供新思路、新方案。作为协办方之一和应急通信领域的领先企业,海能达围绕极端场景下的通信保障需求,分享了极具实战价值的“空天地一体化”应急通信方案,为广东省应急通信体系的现代化升级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与路径参考。

NO.1
极端场景通信挑战突出
加快建设“空天地一体化”
应急通信系统
广东地处沿海,自然灾害频发,应急通信系统常面临“断路、断网、断电”等极端条件的严峻考验。如何实现快速、可靠、全覆盖的通信支援,成为影响救援效率的关键。随着“十四五”应急体系规划明确提出“构建全域覆盖、立体高效的应急通信网络”,广东省也积极推动5G-A、卫星互联网、AI边缘计算等新技术与应急场景的深度融合,加快建设“空天地一体化”应急通信系统。

会议伊始,广东省应急产业协会会长翁冠雄在致辞中强调,广东应急通信产业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亟需通过跨行业协同和技术创新提升整体韧性。他表示:“广东作为应急产业先行区,应充分发挥本土科技企业的创新能力,共同推进卫星互联网、轻量化终端、智能组网等技术在应急救援中的规模化应用。”
NO.2
深耕广东市场
以“极简方案”与创新技术
共建应急通信新生态
海能达市场与解决方案中心总经理张学军在主题分享中指出,传统通信手段在这些场景下存在明显短板,亟需通过技术融合与方案创新,构建快速响应、高可靠、易部署的新型通信能力。张学军围绕“极端场景应急通信的极简方案”展开分享其三大核心优势:一是固定场所快速响应,通过预置设备和标准化流程实现“秒级开通”;二是超远距离一键连通,支持跨区域、跨层级的无缝指挥调度;三是智能自组网协同,即使在无公网环境下仍可构建本地通信网络,保障关键语音与数据传输。“这套方案不仅‘好用、易用、耐用’,更在多次实战演练中验证了其高可靠性和适应性。”

海能达广东区销售总监吴轩在采访中指出广东是海能达战略布局的,公司在本地化研发、场景适配和服务响应方面持续加大投入。吴轩强调,对于市场我们是乐观的态度,中国市场对商业与行业通信终端,应急场景中宽带融合产品等多线需求持续释放。海能达凭借在融合通信、应急通信、执法记录等领域的深耕,为合作伙伴提供了更多成长空间与价值挖掘机会。

在方案层:场景定制,倒推产品;
在核心层:海能达自研芯片和标准制定;
在终端层:依托智慧工厂的强制造能力,以上构成海能达全球领先专用网络和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核心底座。
未来行业智能化的专网,不是炫技,不是堆技术,而是解决问题,为用户真正带来降本增效,这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NO.3
跨行业协同是核心
通过常态化联合演练
提升协同效率
在圆桌对话环节,多位专家就“跨行业协调难点与对策”展开深入讨论。吴志强少将指出,信息不通、标准不一是当前跨部门救援中最常见的“协调死结”;曲国胜总工程师则认为,应通过常态化演练提升协同效率;鲁周勋博士从能源行业角度出发,呼吁建立跨行业应急预案联动机制。海能达倡议,应加快建立跨行业、跨部门的技术标准与联动机制,通过常态化联合演练提升协同效率。

面对卫星通信企业网翎的提问,张学军也表示,海能达始终持开放合作态度,愿与卫星通信、无人机、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伙伴协同创新,共同打造“空天地一体化”的通信解决方案,为广东省乃至全国的应急管理现代化提供全方位支撑。
NO.4
立足广东,服务全国
海能达持续赋能应急通信未来
此外,会议在户外演示环节中落下帷幕,海能达技术负责人李国梁现场展示了海能达四足机器人的专网通信+人工智能创新方案,吸引了众多与会者驻足体验。
本次研讨会不仅是技术成果的展示平台,更是产业协同与创新方向的风向标。海能达表示,将继续深耕应急通信领域,以“极简”理念推动技术普及与实战应用,助力广东构建更韧性、更智能、更高效的新型应急通信体系。未来,海能达将进一步加强与政府、行业协会及生态伙伴的合作,推动应急通信从“单点技术突破”迈向“系统化能力赋能”,为粤港澳大湾区防灾减灾事业贡献更多专业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