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 | 从“无人区”到500万辆俱乐部 比亚迪的泪水与野望

http://ddx.gubit.cn  2023-08-11 18:18  比亚迪(002594)公司分析

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霸主,比亚迪再度迎来了关键里程碑。

8月9日,比亚迪在深圳坪山总部举办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仪式,“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主讲人、得到App创始人罗振宇成为该车的车主。比亚迪掌门人王传福在交付现场表示,“今天,比亚迪成为全球首家达成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的企业,这是属于比亚迪的高光时代,也是属于中国品牌的高光时代。”

这所有的荣光都源于20年前的一个决定。2003年,比亚迪通过收购西安秦川汽车踏入车圈,而今年正好是比亚迪造车的第20个年头。回顾过往20年的造车经历,王传福在现场数度落泪,他表示这一路充满荆棘与嘲笑,自己也很害怕真的等不到春天,最艰难的2019年公司甚至命悬一线。

“我们进入汽车行业的第一天,比亚迪股价就下跌了20%,资本市场给我们狠狠泼了一盆冷水”,王传福回忆道,2004年,比亚迪首次参与车展时,身边全是燃油车,那个时候没人相信新能源会有未来,而比亚迪用20年时间做了一道证明题,证明比亚迪可以、新能源可以、中国汽车可以。

如今,比亚迪不仅是全球新能源销量最高的车企,也是中国市值最高、全球市值第三的车企。

首个迈入500万辆俱乐部的新能源车企

一个来自电池行业的跨界造车者,凭什么能够改变新能源的时代洪流?

“新能源的趋势是不可逆的”,王传福在活动上指出,早在2003年,比亚迪就已经看清了潮水的方向,即使造车之初受到各界的质疑和反对,比亚迪仍坚定迈入新能源汽车的“无人区”。除了自始至终的新能源信仰,更重要的是,比亚迪一直在奉行一条准则:技术研发是科技自强自立的新长征。

对于比亚迪在技术领域的投入,王传福总结了三个关键词:早投入、敢投入、咬牙投入。

“早在 2002 年,我们就认准了磷酸铁锂的技术路线,并开始了铁电池的研发和应用”,王传福表示, 过去18年来,比亚迪从未放弃这一技术路线,并一直在苦苦寻找技术突破口,这才有了2020年刀片电池的问世,而正是因为刀片电池的问世,比亚迪坚持的磷酸铁锂路线才重新成为主流。

作为一个新事物,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并非坦途,电池技术如是、混动路线亦如是。从2003年开始投入资源研究混动路线,到如今消费者趋之若鹜的DM-i混动车型,比亚迪的混动技术已经迭代了4次,一路上有不少弯路和岔路,其中,2018年的第3代混动技术,真的差点就走不下去了。

“当时中国新能源市场,插电混动份额还很小”,王传福解释称,技术也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突破,未来前景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市面上很多车企也陆续放弃了插混的投入,内部也有很多人提出应该考虑放弃,“但我还是拍板,继续做,插混路线必须咬牙坚持下去,即使走错了,我也认了!”

“我们把所有可行技术都试了一遍”,王传福指出,但直到2020年才迎来转机。随着比亚迪在插混专用发动机、EHS 电混系统、插混专用刀片电池三大核心技术上迎来了关键突破,第4代DM-i超级混动技术由此应运而生,“无论是技术路线还是研发投入,我们在技术的长征路上一直在坚持。”

根据王传福披露,过去20年间,比亚迪有11年研发投入超过净利润,甚至在2017年-2019年的至暗时刻,公司净利润连续三年断崖式下跌,比亚迪也从未克扣研发投入。从2011年-2022年,比亚迪累计研发投入达到828亿,其中,2019年的净利润只有19亿,但全年研发投入仍高达84亿。

“很多人笑话这是在烧钱”,王传福表示,产品不被认可,技术不被认可,服务不被认可 ,这些比亚迪都经历过。截止到2019年底,比亚迪曾累计推出20个车系、176款不同的新能源车型,但这些都没有得到市场认可,2019 年是比亚迪最艰难的一年,那年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活下去”。

从结果来看,比亚迪又是是非常幸运的。一方面,技术路线赌对了,过往20年的投入都化作了一个隐形技术鱼池:除了刀片电池、DM-i混动技术、e平台3.0、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易四方平台、云辇智能车身控制系统等明面上的技术,水面之下还有11个研究院、9万多名研发人员、2.8万项专利。

另一方面,新能源时代提前到来了。从2021年上半年迈过10%的渗透率拐点之后,过去两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正在加速完成对燃油车的替代,而对于坚持坐技术冷板凳的比亚迪,市场也给予了丰厚的回报与奖励。2022年,比亚迪以186.3万的战绩问鼎中国乘用车销冠以及全球新能源销冠。

如今,比亚迪不仅是当之无愧的市场领导者,也是首个跨入500万辆俱乐部的玩家,更重要的是,从数据上来看,比亚迪仍在加速进化:第一个100万辆,比亚迪用时13年;第二个100万辆,比亚迪用时1年,第三个100万辆,比亚迪用时半年....最新的第五个100万辆,比亚迪仅用时4个月。

事实上,比亚迪只是中国汽车产业崛起的一个缩影,而上述里程碑背后也是一次中国汽车的加速超越:2021年,中国以201.5万的出口量跻身世界前三,2022年,自主品牌再度超过合资品牌站上50%的份额关口,2023年上半年,中国最终以214万的出口量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

对此,王传福在活动上表示,中国品牌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创造了过去十几年都无法实现的奇迹,而比亚迪也是乘上了中国汽车产业的东风。在新能源与中国品牌崛起的“双轮驱动”下,他预计三年内,国内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将提升到70%,中国车企将共享即将出现的400万辆的增量。

500万辆之后,比亚迪的下一站

作为中国新能源转型的先锋,比亚迪不会仅局限于国内市场,而是重新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

早在去年11月的第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仪式上,王传福就曾系统阐述过比亚迪的发展蓝图。其中,在产品矩阵方面,他曾对外透露,比亚旗下未来将布有五大产品序列,随着最新的个性化品牌方程豹官宣,比亚迪由低到到高的产品序列已经逐渐清晰:比亚迪品牌(王朝、海洋)、腾势、方程豹、仰望。

从现在的排布来看,比亚迪主品牌的王朝、海洋,主要承担品牌走量,相当于大众集团旗下的大众、斯柯达等基础品牌,腾势就类似于奥迪主要贡献稳定的利润,方程豹则与杜卡迪一样走个性化路线,只不过后者主攻两轮车,方程豹主攻四轮车,仰望对应的就是更高阶的豪华品牌保时捷。

某种程度上,比亚迪已经完成了与大众、丰田等传统巨头类似的完善布局。其中,作为比亚迪旗下的中坚力量,腾势经过品牌焕新之后已经强势崛起。首款车型腾势D9从去年10月交付以来,历史累计销量已经达到7.77万辆,而从今年1月份开始,这款车更连续7个月蝉联豪华MPV榜榜首。

此次活动上交付的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就是腾势的第二款产品腾势N7,相较于腾势D9超过40万的成交均价,定位5座SUV的腾势N7,整体售价区间在30.18万元-37.98万元。本次活动前夕,腾势刚刚推出了旗下的第三款新车腾势N8,这款车的整体定位与售价则介于腾势N7与腾势D9之间。

不出意外的话,腾势品牌将在30万以上市场实现销量增长,这将大幅推高比亚迪的成交均价及盈利空间。毕竟,今年Q1,理想汽车凭借月销不到3万的体量就已经斩获了286.5亿的营收、23.1亿的净利润。

但对于比亚迪来说,若要完成从中国销冠到全球销冠的阶跃,完善品牌矩阵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沿着丰田、大众等传统巨头的成长路径,逐渐完成全球化的布局。对此,王传福派遣了四员大将领衔开拓欧洲、美洲、亚太、中东及非洲市场,从去年下半年,比亚迪出海步伐就明显加速。

其中,以去年7月21日宣布进入日本市场为起点,截至目前,比亚迪乗用车已累计进入50多个国家与地区。2022年,比亚迪海外乘用车累计销量约为5.6万辆,而从去年11月份以来,比亚迪在海外市场已经连续9个月销量破万,今年前7个月,比亚迪海外乘用车销量已经达到9.24万辆。

不过,无论是相较于丰田、大众等传统汽车巨头,还是特斯拉为代表的新兴科技势力,比亚迪在海外市场的发展其实才刚刚开始。对此,王传福在活动上指出,纵观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史,拥有世界级品牌是汽车强国的重要标志,当前,中国还没有诞生一个可以被广泛认可的世界级汽车品牌。

“我相信,在新能源汽车的变革浪潮中,中国必将诞生一批世界级品牌”,他进一步指出,主观上,中国有打造世界级汽车品牌的情感需求。过去,中国汽车受益于全球化浪潮,并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汽车大国,如今,新能源的变革正推动中国汽车从追赶走向超越,改写“大而不强”的历史。

客观上,中国有创造世界级品牌的基础和实力。他进一步表示,现阶段中国已经率先成为新能源汽车强国,掌握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和完备的产业链,不再被“卡脖子”,甚至已经站上了技术探索者、技术领导者的地位。比如,比亚迪独创的云辇智能车身控制系统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也重塑了国际标准。

更重要的是,随着新能源的技术崛起,中国品牌也逐渐获得了国际认可。近期,大众与小鹏的合作就是最佳例证。此外,很多国产品牌在实际出海过程中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根据乘联会的最新数据,7月份,新能源乗用车出口同比增长80%至8.8万辆,其中,比亚迪与上汽均接近2万辆。

而以大热的东南亚为例,根据Canalys的统计,今年Q1,比亚迪在东南亚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份额已经达到42%左右,奇瑞、哪吒、名爵等国产厂商的份额仅次于比亚迪,大致在5%-9%之间。此外,Canalys还在报告中称,中国车企正在逆转用户对中国技术的认知,并重塑全球汽车格局。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以产品输出为核心的出海链路逐渐成熟,中国车企还将步入技术输出、能力输出的全球化阶段。其中,拥有产业链优势的比亚迪已率先出击。去年9月,比亚迪宣布在泰国筹建海外首个乗用车工厂,设计年产能15万辆,今年7月,比亚迪再度官宣将在巴西投建三座新工厂。

对于资本市场来说,这将是比亚迪的长期业绩支撑。根据华西证券预计,2023年,比亚迪海外销量有望突破30万辆。2024年,海外市场将成为比亚迪销量的关键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