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相君两年致家族财富缩水140亿股价跌50% 连花清瘟滞销以岭药业单季亏12亿

查股网  2025-02-10 09:05  以岭药业(002603)个股分析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

曾被誉为“中国最富院士”的吴以岭家族财富缩水约140亿元。

2023年2月,吴以岭将家族基业以岭药业(002603.SZ)的董事长之位交给儿子吴相君。

“二代”吴相君掌舵两年来,以岭药业的股价跌去了逾50%。

与之对应的是,以岭药业经营业绩大幅变脸。根据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4年全年亏损8亿元至6亿元,这意味着,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亏损高达12亿元左右。

年度亏损,对于以岭药业而言是“破天荒”现象。曾经,吴以岭打造的“神药”连花清瘟,在疫情期间热销,将以岭药业推上了神坛。

针对2024年罕见年度亏损,以岭药业解释,主要原因是部分呼吸系统产品临近有效期,拟冲减相关产品销售收入,存货计提资产减值损失。

连花清瘟就是以岭药业呼吸系统用药主要产品,大幅计提减值损失,意味着连花清瘟坠落神坛。

临近有效期产品计提是否充分?以往年度存在超期确认收入行为?谜团待解,吴相君面临的挑战不小。

接班两年业绩连续变脸

从父辈手中接过以岭药业的权杖,曾经风光无限的吴相君压力山大。

以岭药业在中国医药市场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公司产品连花清瘟可谓是家喻户晓。

1992年,43岁的吴以岭筹钱成立以岭药业的前身石家庄开发区医药研究所。早期,他研发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物“通心络”获得成功。2003年,非典肆虐,吴以岭带领团队研制出中成药连花清瘟胶囊,尽管只是一种治疗流行性感冒用药,但其因热销而名声在外。

2011年7月28日,以岭药业成功闯关IPO登陆深交所。上市当日,吴以岭的个人持股市值超过60亿元,成为中国院士首富。

2023年2月,吴以岭急流勇退,将以岭药业的董事长之位交给儿子吴相君。

在此之前的2020年至2022年,以岭药业的营业收入分别为87.82亿元、101.27亿元、125.33亿元,同比增长50.76%、15.19%、23.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19亿元、13.44亿元、23.62亿元,同比增长100.95%、10.27%、75.75%。

相较之前5亿元—6亿元的归母净利润水平,2020年至2023年,以岭药业的经营业绩可谓是大爆发。

吴以岭的财富也急剧增长。巅峰时的2022年12月8日,以岭药业市值超过900亿元,吴以岭的持股财富达284亿元。

1975年3月出生的吴相君,曾任以岭药业营销中心总经理、常务副总经理,2013年开始担任公司董事、总经理。

集董事长、总经理大权于一身的吴相君,掌舵两年,以岭药业的经营业绩急剧下滑。

接班第一年,以岭药业的经营业绩就开始变脸。2023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3.18亿元、13.52亿元,同比下降17.67%、42.76%。

根据最新发布的业绩预告,2024年,公司预计亏损8亿元—6亿元。这是以岭药业有史以来的首次年度亏损。

吴相君接班两年,以岭药业业绩由降转亏,从巅峰坠落至谷底。

成败皆因连花清瘟

以岭药业的成与败,大赚与亏损,均与连花清瘟直接相关。

诞生于危难之际的连花清瘟,有着非凡经历。

2003年,非典期间,吴以岭研制出连花清瘟,并进入抗非典新药快速审批绿色通道。

2004年5月,连花清瘟胶囊获准生产上市。

带着应对非典疫情目的而来,但连花清瘟更多的时候是用于流行性感冒。

此前有报道称,2009年,甲流暴发,北京佑安医院等9家三甲医院联合开展的与国际接轨的“连花清瘟胶囊治疗甲型H1N1流感临床循证研究”结果表明,连花清瘟胶囊在退热、缓解流感症状方面优于达菲,且治疗费用较低。

公开资料显示,2005年到2019年,连花清瘟胶囊累计18次被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列为治疗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诊疗方案。

2020年4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连花清瘟胶囊在原批准适应症基础上增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型、普通型”新适应症,“用法用量”项则增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型、普通型疗程7—10天”。连花清瘟因此迎来了黄金时代,成为被抢购的“神药”。

以岭药业在官网中称,连花清瘟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常规治疗中,可用于轻型、普通型引起的发热、咳嗽、乏力等。

“神药”连花清瘟热销,助推了以岭药业业绩不断创新高。

不过,连花清瘟的疗效问题曾有争议,王思聪曾在微博转发了一则有关连花清瘟胶囊的消息,并配以“证监会应严查以岭药业”等醒目字眼。

甚至有质疑称,以岭药业明里暗里夸大了连花清瘟的疗效。但这,长江商报记者没有获得权威部门的证实。

在以岭药业业绩巅峰时,就有“暴利不可持续”的预判。2024年,以岭药业罕见亏损,或许就是印证。

根据预告测算,2024年第四季度,以岭药业亏损11.55亿元—13.55亿元,取预计数中位数,则亏损12.5亿元左右。

公司解释,部分呼吸系统产品临近有效期,公司拟冲减相关产品销售收入,并拟对临近有效期存货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加之报告期内收入减少、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毛利率下降、研发保持较高投入等原因,导致2024年出现亏损。

以岭药业的呼吸系统产品主要是连花清瘟胶囊/颗粒。仅此判断,连花清瘟出现了滞销,因为计提减值导致公司亏损。

吴相君的挑战严峻

罕见年度亏损,主要源于计提资产减值损失。以岭药业的解释过于简单,外界仍有谜团未解。

根据公告,资产减值损失,涉及此前的销售、存货等。公告称,部分呼吸系统产品临近有效期,公司拟冲减相关产品销售收入。冲减相关产品销售收入,这涉及到两个问题,即退货和收入。这是第一个谜团。

一般而言,药品与普通商品有区别,药品售出后,除非质量问题、不良反应等,很少涉及退货。

2023年,以岭药业曾针对收入确认的具体方法披露,收入确认时点包括开出发票账单收到货款、发货至客户指定场所获取客户签收回执单、收到电商平台的结算单等情形,但都没有提及,收入的确认是否与发到客户一方的货品的权利义务相关。

此前未涉及退货政策。此次涉及客户的退货,是否为与客户协商的临时措施?

此外,“冲减相关产品销售收入”,这涉及到销售收入确认问题。公司是否存在提前确认收入问题,备受关注。

第二个谜团,客户仓库的存货,还有多少属于临期产品,如何管理,未来还会有多少需要计提,对未来的经营业绩影响有多大?以岭药业如何监控客户仓库中的存货?

第三个谜团,以岭药业自己仓库中又有多少临期产品需要计提减值损失?本次计提是否充分?

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9月底,以岭药业账面存货余额为19.41亿元。

19.41亿元的存货中,有多少是临期产品并计提了减值损失?

这些,需要吴相君及以岭药业解释说明。

市场关注的是,未来,吴相君将如何突围,能否重现父辈吴以岭的辉煌?

在公告中,以岭药业称,研发保持较高投入等,也对利润产生了影响。

2022年,以岭药业的研发投入为10.32亿元,2023年下降至9.35亿元,减少近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投入5.72亿元,同比减少0.22亿元。

二级市场上,今年2月7日,以岭药业的收盘价14.34元/股,较2023年2月24日的30.04元/股下跌了超50%,对应的市值蒸发了约262亿元。吴以岭个人的财富缩水了约80亿元,家族财富更是缩水约140亿元。

吴相君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