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笑科技的“机器人”不足以改变我们对它的怀疑情绪

查股网  2025-10-15 08:59  露笑科技(002617)个股分析

作者|睿研君 编辑|MAX

来源|蓝筹企业评论

露笑科技9月中旬对外发布的信息让它与市场最热的概念“机器人”紧密挂钩——其控股子公司宁波君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已与上海开普勒机器人有限公司及某国内头部跨境电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共同研发家庭具身AI服务机器人,并计划在2026-2028年间,在美国及欧洲市场实现累计销售不少于100万台的目标。

100万台,还是家庭具身的机器人,他们能完成这样的任务吗?

这家过去几年屡屡与流行热点热络相连的浙江家族企业,锂电光伏、半导体材料等当时被吹上天的业务至今未见起色。

实际上,露笑科技2018年完成对上海正昀和江苏鼎阳绿能电力两家公司的收购后,即录得当年大幅亏损,第二年计提资产减值11.92亿元,几乎只用一年时间就把投资款亏完了。

当前露笑科技正在碳化硅(SiC)赛道布局一个面向未来的业务,同时谋求在H股上市。所有这些“信息”都在过去三个月大幅推高公司股价40%,随后又下跌20%。

一个典型的家族企业

露笑科技具有鲜明的家族企业特征,实际控制人为鲁小均、李伯英和他们的儿子鲁永。这种“夫妻创业、子承父业”的模式在中国民营企业中颇为常见。

2015年是露笑科技权力交接的关键年份。这一年,公司完成了新老交替,时年30岁的鲁永接替其父鲁小均,成为露笑科技的董事长和法定代表人。鲁永早在2005年就进入家族企业工作,从最基础的拉丝工、包漆车间岗位做起,随后逐步担任国际贸易部部长、执行董事等重要职务,最终执掌帅印。这一权力过渡标志着露笑科技进入了“二代接班”的时代。

同样在2015年,露笑科技因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受到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违法事实一是擅自改变募集资金用途,二是未披露资金被露笑集团及其关联方占用的情况。

频繁跨界的业务转型

露笑科技从传统的漆包线业务起家,上市后便开始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业务拓展和转型尝试。

根据公司资料,露笑科技目前的业务布局主要涵盖四大板块:

登高机业务,产品应用于工业厂房、公共建筑等领域,2024年上半年交付9194台,实现营业收入5.4亿元。

光伏发电业务,通过旗下顺宇洁能进行光伏电站的投资、建设及运营,装机总量达80.47万千瓦,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79亿元。

漆包线业务,作为公司的起家业务,2024年上半年销量达15013吨,实现营业收入9.02亿元,目前仍是公司重要的收入来源。

碳化硅业务,公司投资建设第三代功率半导体(碳化硅)产业园,专注于6英寸导电型碳化硅衬底片的生产和销售。

从这一业务布局可以看出,露笑科技的转型路径呈现出明显的“追热点”特征,从传统制造到新能源,再到半导体材料,跨度之大、领域之新,无不体现出管理层寻求新增长点的迫切心态。

最新动向,跨界不停、热点追逐不停

进入2025年,露笑科技继续其跨界探索的步伐。2025年9月,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宁波君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与上海开普勒机器人有限公司及某国内头部跨境电商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三方将共同研发家庭具身AI服务机器人,并计划在2026-2028年间,在美国及欧洲市场实现累计销售不少于100万台的目标。这一宏伟计划直接引发了公司股价的涨停,再次展示了资本市场对公司跨界转型的高度关注。

与此同时,露笑科技还通过参与投资的产业基金,间接持有即将在科创板IPO的摩尔线程约1.244% 的股权。这一布局被视为公司在半导体和人工智能产业链上的进一步延伸。

这些光鲜的战略合作背后,露笑科技留给我们的印象仍然是怀疑大于希望。

从传统的漆包线、登高机,到尖端的碳化硅和AI机器人,公司在这些高技术壁垒领域的技术积累是否足够深厚?

如此多元化的业务布局,如何确保资源的高效配置,避免精力分散?

回顾公司过往在光伏、锂电池等领域的转型,至今未见显著起色,碳化硅业务截至2025年上半年的销售收入也仅有9.56万元。这些前车之鉴让人不得不对最新跨界计划的商业化前景保持一份审慎。

露笑科技的“故事驱动”,需要投资者持续保持警惕

露笑科技的财务状况清晰地揭示它一直在剧烈波动中寻求转型。结合下图详细数据,我们从四个层面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是盈利能力,周期性巨震,盈利质量不稳。

公司的盈利路径布满深坑与陡峰,极不稳定:

利润起伏很大,如趋势线所示公司在2018年、2022年均发生超9亿和2.5亿级的巨额亏损,这与我们之前讨论的并购资产业绩变脸及大额减值完全吻合。此后虽能恢复盈利,但2025年中报的净利润同比下滑16.68%,预示着增长可能再次面临压力。

盈利质量改善但根基不牢,销售净利率从巨亏(2018年:-32.23%)恢复至正常水平(2025年中报:8.2%),毛利率也稳定在20% 以上,显示主业盈利能力有所修复。然而,这种修复能否抵御行业周期并持续,仍需观察。

其次是现金流状况,表象改善,实则暗藏玄机,这是分析露笑科技最关键也最矛盾的环节。

经营现金流的“好转”,2025年中报,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由负转正至1.3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28.86%,这通常被视为积极信号。

但同时现金流与利润长期背离,让一个严峻的问题浮现,公司创造的经营现金流总和,远低于其报表净利润总和。过去八年(2018-2025H1),其累计归母净利润约为-6.3亿元,而累计经营现金流净额约为10.3亿元。这意味着,公司的利润缺乏实实在在的现金回流支持,盈利质量存在疑问。

至于自由现金流,尽管2023-2024年企业自由现金流(FCFF)转正,但2025年中报再度转为-2.92亿元,结合其仍在进行的投资(如碳化硅、机器人),表明公司仍处于“烧钱”阶段,对内生现金的创造能力要求极高。

第三,研发投入仍显不足,增长乏力。

露笑科技在研发中的投入似乎只能用“谨慎”形容。尽管公司一直声称向高科技转型,但其研发费用率长期在2%-4% 之间徘徊,对于一个志在攻克碳化硅、AI机器人等前沿技术的企业而言,这一投入水平显得相对不足。

传统主业的增长动力表现出失速的迹象,2025年中报,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73%,在宏观经济承压的背景下,其传统业务(如漆包线)可能面临增长上限,这更增添了公司极力渲染新业务的动力。

第四,好的方面是公司成功去杠杆进程表现不错,财务风险降低,这是公司近年来最显著的积极变化。

资产负债率大幅下降,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从2018年高风险的69.68% 持续降至40% 左右的安全水平。

基于以上财务分析,我们倾向于认为露笑科技更像一个“劫后余生”的幸存者,公司成功地从2018年前后的财务危机(高负债、巨亏)中幸存下来,通过一系列调整,将资产负债表修复至一个相对安全的状态,这是其最积极的成果。

但它同时又是一个“盈利质量”的困惑者,也是一个仍在“烧钱寻梦”的转型者。

尽管报表利润时有增长,但经营现金流的长期疲软与利润严重不匹配,加上2025年中报的营收与利润双双下滑,表明其核心业务的盈利质量和持续增长能力存在巨大疑问。

公司财务安全度的提升,为其碳化硅、机器人等新业务提供了容错空间。然而,研发投入不高、自由现金流再度转负的现实,说明其转型仍面临巨大不确定性,需要资本市场持续为其“故事”买单。

露笑科技暂时算不上一家财务健康、业务稳健的“好公司”。它更像一家 “风险改善型”而非“价值创造型” 的企业。对于投资者而言,其吸引力不在于当前的业务基本盘,而完全在于其对碳化硅和AI机器人这两个宏大叙事最终能否兑现。建议您将其视为一个高风险的“期权”进行观察,并密切关注其新业务的实质性进展与现金流的真实改善情况。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内容和已公开的资料信息整理,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参考。

睿蓝财讯出品

文章仅供参考 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来源:蓝筹企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