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一审胜诉案接连落地扬子新材、兴源环境投资者维权窗口仍开放
近日,A股上市公司扬子新材(002652)、兴源环境(300266)的证券虚假陈述纠纷案接连传来一审胜诉消息,引发投资者广泛关注。在两家公司因信披违规被证监会处罚后,受损股民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取得阶段性进展。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案件已获得阶段性胜利,但索赔时效尚未届满,符合条件的投资者仍可加入维权行列。
扬子新材:关联交易隐匿致年报造假 投资者索赔有效期倒计时
2023年11月9日,扬子新材公告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揭开了其连续多年的信披违规黑幕。经查,2018年至2020年间,公司第二大股东胡卫林通过关联方超额支付预付款、虚构交易闭环等手段,累计占用资金超5.6亿元,并虚增2020年营业收入1.37亿元,占当年营收的11%。上述行为导致2018年至2020年年报存在重大遗漏及虚假记载。
案件曝光后,扬子新材股价持续承压。数据显示,2025年3月18日以来,公司股价累计下跌近16%,股东户数较去年末减少约2000户,市场信心明显受挫。然而,法律层面的突破为投资者带来转机。
兴源环境:虚增收入波及七年财报 诉讼缠身难掩经营困境
另一家引发市场关注的兴源环境,其信披违规行为跨度更长、影响更深。2024年1月7日,公司公告收到浙江证监局《行政处罚决定书》,披露其全资子公司中艺生态在2016-2017年两个PPP项目中虚增收入及成本,导致2016年至2022年连续七年年报数据失真,累计虚增营收超3.5亿元,虚增利润超5800万元。
尽管公司积极配合调查,但其经营状况持续恶化。2024年前三季度,兴源环境归母净利润亏损1.54亿元,2025年4月更因子公司债务纠纷卷入5800万元诉讼案件,进一步加剧财务压力。
最新动向:维权通道持续开放 投资者需把握时效
两家公司的一审胜诉案例为受损股民注入强心剂,但维权窗口期正逐步收窄。扬子新材索赔时效将于2025年底截止,而兴源环境案件虽已进入立案阶段,但诉讼时效同样受法定时限约束。
值得注意的是,两家公司案件均凸显证券集体诉讼机制的效力。以扬子新材为例,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已对多批投资者案件开庭审理;兴源环境方面,新一批投资者起诉已进入立案流程,后续投资者仍可同步加入。
对于符合索赔条件的投资者,及时提交证据材料是挽回损失的关键。投资快报法律专家顾问团提示,扬子新材与兴源环境受损股民可分别依据以下条件登记:
扬子新材:2018年1月5日至2022年12月29日期间买入,且2022年12月29日收盘仍持股;
兴源环境:2017年5月18日至2023年7月12日期间买入,且2023年7月12日收盘仍持股。
投资者可通过关注“投资快报”微信公众号,点击右方“股民索赔”菜单栏,获取专属登记通道。资本市场法治化进程加速背景下,积极维权既是投资者挽回损失的选择,更是推动市场规范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文综合公开信息及法律意见撰写,不构成投资建议。索赔条件以法院最终认定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