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股震荡走强!牧原股份高管“护盘”,板块低位配置价值显现

http://ddx.gubit.cn  2023-10-26 10:42  牧原股份(002714)公司分析

10月26日,猪肉概念震荡反弹,*ST正邦涨近4%,天康生物、立华股份涨超2%,温氏股份、京基智农、正虹科技、唐人神等涨幅靠前。消息面上,牧原股份公告,部分董监高及核心人员拟增持10亿元-12亿元公司股份。

牧原股份再抛增持计划

10月24日,牧原股份发布公告称,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长期投资价值认可,公司部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管理、技术、业务人员,计划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方式或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合计计划增持金额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含)且不超过人民币12亿元(含)。

在此之前的10月19日公司实控人秦英林、钱瑛之子秦牧原拟以5亿—10亿元回购公司股份。如以两笔增持公告上限计算,22亿元的拟增持额度是今年上市猪企中规模最大的。

值得关注的是,牧原股份接连两次发布增持公告背景,是公司10月以来股价持续走低,截至10月24日股价累计跌幅超16%,市值约为1735亿元,较历史高位已经回撤超过六成

在10月间牧原股份两度召开电话会议,对外界回应公司的经营情况。

牧原股份首席财务官高曈在投资者交流会上表示,2018—2020年,公司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规模快速提高。在规模趋于稳定之后,2021年公司及时做出战略性调整,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从数量增长转变为质量增长,由追求快速提升出栏量转变为更加关注生猪头均成本的降低,持续提升盈利能力。在此背景下,2022年公司提出头均600元的成本挖潜目标。

关于公司未来的资本开支,牧原股份称,公司2020年、2021年的资本开支在300亿元-400亿元,主要用于养殖场、屠宰厂建设支出及相关维修改造费用等。公司由高速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资本开支明显下降。2022年资本开支在150亿元左右,今明两年资本开支预计也将保持在较低水平,实际资本开支会根据市场环境与经营情况的变化而调整。

关于公司的短期债务,牧原股份表示,在当前的市场行情下,对公司而言,现金流稳定和资金充裕是最重要的。今年以来,新增短期债务主要来源于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得益于多年来的成本优势、盈利能力以及信用口碑,多家大型金融机构与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公司提供成本较低的资金,今年新增银行贷款成本基本在4%以下。公司短期债务的增加,不会影响现金流的安全、稳定,良好的成本管理能力和盈利能力能够保证公司穿越周期。

四季度是传统的猪肉消费旺季

2023年前三季度,国内平均生猪价格为15.42元/公斤同比下滑10.6%。尤其是国庆假期后,生猪现货价格一直跌跌不休。截至10月26日,全国外三元生猪价格出栏平均价在15.09元/公斤,各地区生猪价格均出现下跌。

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2023年10月第三周全国生猪出场价格15.82元/公斤,降至11周低点。全国猪料比价为4.47,环比上涨0.22%。按目前价格及成本推算,未来生猪养殖头均亏损为7.79元。

纵观本轮周期现货走势,猪价自2022年12月开始下跌至今已经将近11个月的时间,其中7-8月现货出现明显反弹,但力度有限,前三季度产能去化力度有限,10月后现货再次加速下跌,加速行业产能去化,母猪及仔猪价格均出现明显下跌。

关于接下来的猪价走势,近期农业农村部组织专家、行业协会和重点企业进行了专题会商。业内普遍认为,第四季度是猪肉消费旺季,猪肉价格可能会回升,但缺乏大幅上涨基础。

开源证券指出,中秋国庆节日备货期间生猪供给充足,屠宰量明显提升但未拉动猪价上涨且节后猪价持续回落,养户对猪价预期转弱。步入10月,中秋国庆双节后猪肉需求回落,猪价短期缺乏上涨动力,预计生猪下游走货难度降加大。预计10月能繁存栏有望延续去化态势。

浙商证券也表示,四季度是传统的猪肉消费旺季,但考虑到体重增长带来的供应后移和冻品出库,判断年底生猪市场将呈现供需双旺局面,生猪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叠加仔猪价格持续下跌,维持四季度生猪产能加速去化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