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风采】索菱股份:价值重构之路
(转自:深圳市汽车电子行业协会)
索菱股份(002766.SZ)这家成立于1997年的企业,用28年时间完成了从传统车载电子制造商到专注汽车智能化与通信IoT两大核心赛道Tier-1的蜕变。在2025上海国际车展上,这家并不为普通终端消费者熟知的汽车电子企业吸引了行业专家的目光,其选择从传统业务向智能辅助驾驶、智能座舱和智能网联领域战略转型,展现出独特的差异化优势。

车展现场
公司2024年年报显示,索菱股份的研发投入同比增长35%,这一增幅比例甚至超过部分造车新势力。持续加大的研发投入正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技术成果和市场竞争力,目前,索菱股份基于自研的车载中间件及底层软件、和通信射频处理技术,形成了自己know how的开发工具和体系,并称之为“SoDrive”架构和“SoConnect”技术,公司在智能辅助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等领域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

基于SoDrive架构的智能辅助驾驶产品

基于SoConnect技术的IoT产品

基于SoConnect技术的智能网联产品
渐进式发展路径,务实创新
在技术路线的选择上,索菱展现出了务实的态度,选择了一条基于自身能力和优势、立足国产计算硬件的发展路径。自主研发的辅助驾驶域控制器采用异构计算架构,通过算法优化在国产芯片上实现媲美英伟达Orin的运算效率,以国产替代化来降低成本。这种"性能不妥协,成本大优化"的方案,目前J6辅助驾驶域控制器已获得国内多家整车企业的规模化订单,并计划在2025年量产交付。在智能座舱领域,索菱的CMS和DRM打包方案已获得某中部地区大型整车厂的连续定点,预计2025年量产交付。
索菱充分发挥自身在供应链的垂直整合构成核心竞争力。位于广东惠州的制造基地使索菱实现域控制器、TBOX等核心产品的自主生产。通过芯片直采、生产自动化等措施,公司尽可能降本增效。这种供应链韧性在近年芯片短缺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也成为获得车企订单的关键因素。
在V2X车路云软件平台领域,索菱股份与上汽等主机厂有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多年的合作与积累,索菱股份深入了解了主机厂的需求与痛点,长期开发V2X软件平台应用。车路协同是索菱布局的另一个重点领域,近期于部分地区的智慧城市建设项目中入围并启动测试,未来V2X相关设备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加速,也可能成为新的增长点。
与部分Tier1相比,索菱股份展现出更均衡的发展态势:既具备较强的硬件能力,又在软件算法整合上有深度;既重视技术创新,又在成本控制上更胜一筹。这种"软硬结合"的商业模式,或许更能适应汽车智能化的发展趋势。随着L2+辅助驾驶向10-15万元车型渗透,公司高性价比方案有望获得更多订单。
更安全与更智能:索菱股份的核心重点
安全与智能的平衡,是公司发展当中不断强调的核心理念之一。通过技术创新与生态协同并举的方式,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与研发周期,同时提升产品的性能与可靠性。在安全方面,索菱股份构建了全方位的安全防护体系,在辅助驾驶领域采用多重冗余设计与故障预警机制,在智能网联TBOX/OBU与物联网IoT领域通过安全通信协议与数据加密技术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与完整性。
行业面临诸多挑战,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市场竞争加剧、政策法规不断完善等。这些挑战要求企业必须具备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回望索菱股份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传统汽车电子企业向智能化转型的典型样本。没有固步自封,也没有按部就班,而是在准确把握行业趋势的基础上,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稳健的经营策略,逐步实现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