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太糟!交银施罗德何帅,高位接盘恩捷股份被吐槽

查股网  2024-05-30 19:12  恩捷股份(002812)个股分析

作者|冯健红

编辑|张恺翀

5月29日,易简财经发现,基金经理何帅近几年业绩陷入亏损,遭到基民吐槽,尤其是对他重仓恩捷股份的操作感到不解,“越跌越买”。

何帅是公募基金交银施罗德的明星基金经理。他是上海财经大学硕士,任基金经理近9年在行业里是“大满贯选手”。

而恩捷股份,是锂电池隔膜行业的龙头,主要客户有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等锂电池企业。过去,恩捷股份股价走势如下图,亏得一塌糊涂。2022年11月,公司董事长李晓明和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李晓华,被监视居住,引发股价加速下滑。

在何帅重仓恩捷股份期间,该股股价下跌61%。

何帅如何重仓恩捷股份?

易简财经查阅资料发现,目前何帅管理的4只基金,每只都重仓过恩捷股份。

Wind显示,截至2022年一季度,由他管理的“交银优势行业”“交银阿尔法A”“交银持续成长A”三只基金的十大重仓股中,同时出现了恩捷股份。前两只持股数量均达到114.2万,后一只约67万。

交银优势行业2022年一季度十大重仓股

2022年二季度,新成立的“交银瑞和三年”也同步买进,持有恩捷股份93.3万股。

至此,何帅管理的4只基金都持有恩捷股份。

2023年二季度,恩捷股份最后一次出现在4只基金的十大重仓列表时,何合计持股约851.2万股。

到了2023年三季度,十大重仓股里已完全没有恩捷股份,何帅进行了大量抛售,但是否清仓尚不清楚。

天天基金网显示,4只基金在重仓恩捷股份期间,单位净值有所下滑。交银优势行业业绩下跌31.4%,交银阿尔法A下跌约28.3%,交银持续成长A下跌28.7%,交银瑞和三年下跌14%。

对于基金的拉胯表现,何帅的基民也忍不住吐槽“比炒股票还刺激”,称他是个“踩雷高手”。

为什么重仓恩捷股份?

在何帅重仓期间,恩捷股份的表现一言难尽。

恩捷股份是锂电池隔膜行业的龙头,乘着新能源车的东风,市值在2021年9月一度站上3000亿元的高点,之后其股价便“一泻千里”。

当何帅开始重仓时,恩股份已连续跌了2个月。Wind显示,自2022年一季度初到2023年二季度末,恩捷股份的股价下跌61%。这也引得基民质疑,何帅这是在高位给恩捷股份接盘了。

既然恩捷股份表现如此,为什么何帅之前那么执着?

从他重仓恩捷股份以来的报告看,何帅投资偏好“逆向”,追求从下跌的公司中去寻找低估的机会,而不是从上涨的板块中去寻找趋势的机会,配置要有“性价比”,对上市公司的定价模式偏向于长期,而非景气度。

何帅追求的是绝对收益,他曾在访谈中这样说道:“我估计,在牛市我的排名不会太好”。

2023年的三季报,何帅称,认为新能源市场空间巨大,新能源车2023年依然维持较高增长,大部分龙头企业维持了较高的市场份额,这个符合我们当初的判断。但由于上游原材料跌价,产业链去库存,使得新能源中游相关公司普遍业绩承压,并对基金净值产生了明显拖累。

最后,他承认对部分企业的竞争壁垒估计过高,低估了产业短期收缩时对其业绩产生的压力,并在判断时错误选择了“七尺的栅栏”。

“大满贯”选手

这次在恩捷股份上栽了跟头的何帅,其实也是位明星基金经理。

他是上海财经大学硕士,此前在国联安基金当过研究员,2012年加入交银施罗德当过行业分析师,2015年开始当基金经理。

从业近9年,何帅获奖19次,集齐金牛奖、金基金奖、明星基金奖,是位“大满贯”选手。

天天基金显示,目前,何帅在管基金资产总规模126.64亿元,占交银施罗德管理规模的2.45%。而自2021年以来,他的业绩不如从前。

易简财经对比这些基金发现,它们的重仓股都集中在医疗保健、工业,且配置相似。前十大重仓股中都出现了爱美客、迈瑞医疗、宁德时代、泰格医药、华明装备等身影。

据了解,何帅一向对TMT、房地产、金融和制造业等行业比较擅长,投资风格的转变或暂时影响了业绩。

此前,何帅曾表示“你不要犯大错,不要去赌一个很大的方向。你只要不去做这样的事情,大概率净值不会回撤那么大。你只要小心翼翼去选股,每一步都这么去做,基金整体净值不会产生巨大回撤。”

可目前几只基金前十大重仓有五六只都来自医药板块,不知他又是否算在赌一个很大的方向。

结语

何帅重仓恩捷股份,低估了产业变化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值得一提的是,恩捷股份的正副董事长都被监视居住,还体现了公司在治理层面有质量风险。尤其是像电池行业、新能源行业看起来很高大上,但往往这种看似前途无量的行业,让投资者亏损得最重。

从何帅的代表基金“交银优势行业”来看,他过去业绩表现稳健,接手基金以来到2021年,年内回报全部为正。但2021年开始,年内回报却连续三年为负,2023年更是远远跑输沪深。

在这背后,2021年至今,市场一直经历下跌,熊市的到来对基金经理的能力提出更大的考验,不少业绩优异的明星基金经理也都折戟。而当潮水退去,基民慢慢看清是谁在裸泳。在这背景下,想选到一个合适的基金经理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