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行坚持小散定力,夯实业绩质量

查股网  2025-08-29 15:54  张家港行(002839)个股分析

作者|深水财经社 何离

当银行业面临利率持续下行、资产荒加剧的双重压力时,张家港行(002839.SZ)以一份稳健的半年报交卷。

2025年上半年张家港行营收净利润均实现“双增”,不良率稳定在0.94%,涉农及小微贷款占比突破90%,并首次推出中期分红方案。

这家扎根县域的农商行,用“小而美”的差异化路径,在普惠金融与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走出独特发展轨迹。

一、信贷投放“量增质优”

在银行业整体面临净息差收窄、资产质量承压的背景下,张家港行将风险防控放在首位,然后再图进取,这也是当前经济增速下行期对金融机构的基本要求。

截至2025年6月末,张家港行总资产规模2237.85亿元,较年初增长2.23%;贷款余额达1461.22亿元,较年初增长6.41%,增速在江苏省60家农商行中位居前列。存款余额1759.31亿元,较年初增长5.58%。

为了对冲息差下滑的影响,张家港行尽力压降高成本负债,优化存款结构,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个人和公司活期存款增速要明显高于定期存款。

更关键的是,该行通过优化信贷结构、控制运营成本,提升了资本使用效率。2025年上半年,其成本收入比降至28.57%,较2024年下降7.92个百分点。

该行作为区域性农商行,在苏州、无锡、南通、青岛等经济活跃地区布局分支机构。设有异地机构网点21家,主要位于长三角区域,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领域集聚效应明显,张家港行在本地存贷款市场份额常年名列前茅。

张家港行已连续15年入围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银行1000强,2025年排名第502位,较上年提升28位;上榜“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

二、深耕普惠的定力

作为一家农商行,支农支小是其基本定位,张家港行的经营理念就是“做小客户,做大客群”,

至 2025年6月末,该行母公司信贷客户数147238户,稳居全省60家农商行第3位。其中个人信贷客户数139615户,占比94.82%;对公信贷客户数7623户,较年初增幅12.83%,位居全省农商行较高水平。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信贷结构。张家港行母公司口径下涉农及小微贷款余额1246.25亿元,较年初增加83.89亿元,占全部贷款比例高达90.88%;单户1000万元以下贷款客户数占比达99.01%,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达9.15%,显著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这种“做小做散”的战略定力,源于对区域经济特征的深刻洞察。

以制造业重镇张家港为例,当地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近70%的规上工业总产值和90%的经营主体。

张家港行通过“网格化营销+金融科技”模式,将服务触角延伸至乡镇,推出“村融通”“个人经营贷”等特色产品,支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

更突破性的是,该行将普惠金融与养老服务结合,打造“银发经济”生态圈。通过“移动柜台+耆享存+金港湾理财+增额终身寿险”产品组合,服务60岁以上老年客群存款、理财规模合计超600亿元;全市63个助餐点位接入该行支付系统,累计服务老人近5000人。

这种“金融+非金融”服务模式,既增强了客户黏性,也开辟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这种战略定力背后,是张家港行对金融本质的回归——服务实体经济、守护民生温度。

三、风控的精细化管理

截至2025年6月末,张家港行不良贷款率稳定在0.94%,与年初持平,显著低于全国农商行平均水平(一季度末2.86%,据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拨备覆盖率为383.98%,远高于监管要求的120%~150%标准,风险抵补能力充足。

在该行2024—2026年发展规划中,提出着力构建“风险可控、职责清晰、便捷高效”的流程机制。

为了风控嵌入工作每一个环节,张家港行建立了多层次的合规考核体系,将内控、合规、案防纳入常态化考核,根据机构职能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筑牢前中后道风险防控防线。

四、首次中期分红回报股东

在2025年半年报中,张家港行宣布实施中期分红方案,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预计派发现金总额2.44亿元,占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的24.52%。

在今年6月份的投资者交流活动中,张家港行对2025年经营思路进行了展望,他们将坚持“控风险、夯基础、强队伍”工作总基调,通过夯实客户基础、支撑力基础、信用风险管理基础、全员能力基础等四大能力性基础工作,切实提升精细化运营能力,全面塑造本行差异化核心竞争力。

(全球市值研究机构深水财经社独家发布,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