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药业:持续推进“一体两翼”布局,盘龙药业业绩实现六连增

http://ddx.gubit.cn  2023-04-28 16:16  盘龙药业(002864)公司分析

25年来,笃信唯改革者进,盘龙药业制药济世的初心越来越稳!

4月22日,盘龙药业公布2022年年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7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7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58%。虽然有疫情干扰,但是盘龙药业凭借其固有的品牌实力和原材料采购模式,实现了营收、净利润六连增。

数据显示,盘龙药业自上市以来,已连续六年进行现金分红,且每10股股利由1元提升到2元实现翻倍,公司持续回馈投资者。

品牌优势突出

2017年在深交所上市的盘龙药业,是集药材规范化种植、药品生产、研发、销售及医药物流为核心产业的现代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核心产品盘龙七片为我国著名风湿骨伤专家、曾受到周恩来总理两次亲切接见的王家成老先生所献祖传秘方,经现代科学工艺精制而成。

根据米内网统计数据,2022年盘龙七片在我国城市及县级公立医院骨骼肌肉系统风湿性疾病领域中成药市场中,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约为 6.89%,销售额高达1.8亿元。

目前盘龙药业生产范围包含 19 个剂型、74 个药品生产批准文号,1 个保健食品和1 个保健用品,以“盘龙七片”为主导,拥有 4 个独家品种:盘龙七片、盘龙七药酒、金茵利胆胶囊和克比热提片,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方醋酸棉酚片、醋酸棉酚原料药。

加大研发力度

从近六年的财报数据看出,盘龙药业营收和净利润持续稳定增长。2017年-2022年,盘龙药业营收分别为3.77亿、4.89亿、6.11亿、6.7亿、8.87亿和9.74亿;同期净利润从2018年的0.44亿元增至2022年的1.03亿元,实现了近3倍的增长。

为什么能在疫情中保持业绩稳定增长,主要取决于该公司严谨的经营模式和对研发的重视程度。

记者注意到,疫情三年来,原材料价格的波动深深制约着企业利润的薄厚。仔细看盘龙药业年报可以发现,其在经营模式方面,拥有独立完整的采购、生产和销售体系,这应该是其业绩持续稳定的基石。

盘龙药业自产中成药业务原材料采购主要采用“以产定购”的模式,根据生产计划、库存情况结合市场供需情况决定采购量。针对普通流通药材以及包材等原材料,公司通常采取“询价采购”或“竞价采购”模式选取合格供应商进行采购,根据经营和市场情况增加或调整计划,一般保持 20—35 天生产的库存需求。针对道地药材或部分大宗药材,综合考虑其生长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市场流通等特点,公司通常会经过前期市场调研,根据药材各自的采集季节在合适时机进行“产地采购”。而正是这种严谨的原材料采购模式保证了企业业绩稳定。

研发方面,2022年盘龙药业持续保持高研发投入,费用同比高增30%,达1823万元。公司还于 2018 年 11 月成立了盘龙医药研究院,以研究院为平台聘用首席科学家组成中医学、药学、企业管理、法律、财务等方面的决策咨询专家团队成立了专家工作站,研究院与多家院校、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共建“产学研”平台,对现有的项目进行系统化梳理,制定了“把握前沿、仿创结合”的研发思路,由研究院培育和孵化了一批在研项目,公司计划每年按营业收入 3%左右的比例投入,为公司未来全面提升创新研发综合实力注入强大的动能。

新业务拓展稳定推进

从营收数据看,医药制造和销售板块仍旧是盘龙药业的主要收入来源。不过该公司的大健康产品增长势头也不错,报告期内贡献业绩占营收比重进一步增加,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近20%。此外,盘龙药业还主动进军生物、生化医药领域,积极拥抱“互联网+医康养”赛道。

在大健康产品方面,盘龙药业不断扩充产品种类,越来越多的保健产品顺利通过认证,使得大健康全系产品更加丰富。目前,公司的大健康产品包括骨胶归珍片、辅酶Q10软胶囊、铁叶酸片、B族维生素片、破壁灵芝孢子粉颗粒、褪黑素片等10余种产品。

在产品创新方面,公司将推进创新药物研发,启动大品种二次开发和外用药物研究,加快中药配方颗粒、经典名方以及医疗机构制剂的布局。同时促进医疗机构制剂向新药转化,加快中药配方颗粒研发备案和盘龙七药酒改剂型研究,统筹大健康产品管线整体布局,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整体看,在原有品牌优势的基础上,盘龙药业还在寻找新方向,医院制剂、中药配方颗粒、大健康等业务将有望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

资金投入方面盘龙药业也做了储备。数据显示,公司在2022年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5亿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长8.04%。在现金流充裕,企业经营稳定的同时,公司去年10月还发布了定增预案,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02亿元,用于中药配方颗粒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高壁垒透皮给药系统研发平台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公司表示,2023年,盘龙药业将积极响应国家健康中国战略,以资源优势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持续围绕集团公司“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以“专、精、特、新”为抓手,稳步夯实公司“打造中华风湿骨伤药物领导品牌、疼痛慢病管理专家”的战略定位。(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