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药业:前三季度营收攀升至2.16亿元 产品矩阵正进一步丰富

http://ddx.gubit.cn  2023-10-30 13:56  盘龙药业(002864)公司分析

作者:陆之梅

近日,支原体肺炎蔓延,对此有诸多专家表示,肺炎支原体存在于大自然中,过去三年,大家活动相对减少,一定程度阻挡了支原体肺炎这类疾病传播,同时人们对支原体的抵抗力也相对减弱,如今防控已放开,人员流动增加,再加上佩戴口罩行为减少,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实际上,随着新冠后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以及经济的逐步恢复,加之各类传染病的流行对人们基础病带来的不可估量影响,使得药企正重回大众以及资本市场视野。

10月30日,国内秦药龙头企业——盘龙药业(证券代码:002864.SZ)对外发布了2023年三季度报告。公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16亿元,同比增长3.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410万元,同比亦增长7.87%。对此,有市场人士分析认为,盘龙药业能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双增长,离不开拳头产品已形成的领先优势、儿科产品的不断放量。如今,公司更是成功进行定增募资,随着后续产品线的完善,其有望进一步打开业绩增长天花板。

据了解,作为集药材GAP种植,药品生产、研发、销售和医药物流为核心产业的现代高新技术企业,自上市以来,盘龙药业持续围绕“一体两翼”的发展战略,稳步夯实“打造中华风湿骨伤药物领导品牌、疼痛慢病管理专家”的战略定位。

同时,公司围绕独家医保甲类主导品种盘龙七片,延展儿科、妇科、肝胆科等功能类别的强大产品集群,全面进军大健康产业,布局全产业链。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至2022年,公司连续五次上榜中国中药企业TOP100排行榜,侧面显示出其在行业内的领先综合实力。

回望2023年运营,不论是“老牌”核心产品盘龙七片的产品推广,还是新产品布局,盘龙药业都取得了阶段性的显著成果。

盘龙七片“风光依旧”

丰富产品布局带来更广阔增长潜力

作为骨科中成药领域的“领跑者”,公司主导产品盘龙七片为全国独家专利、医保甲类品种,曾入选中药保护品种,在骨骼肌肉系统风湿性疾病领域具有特色优势及综合临床循证证据,被评选为秦药优势中成药,市场竞争力强劲。

有东吴证券研究所分析师指出,公司该产品覆盖骨科多个关键用药类别,在同类中成药竞争中位居前列,2022年销售额近5亿,有望逐步成长为过十亿的大单品,同时骨松宝片和盘龙七片形成新老产品梯度,近两年增速较快,公司在骨科市场布局正逐渐深入和拓宽。

此外据了解,骨松宝片具有补肾活血、强筋壮骨的良好功效,可用于骨瘘(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骨痛、骨关节炎以及预防更年期骨质疏松等,兼顾治疗和预防双重作用,预计随着盘龙药业销售力度加大以及渠道下沉战略的进一步落实,骨松宝片具有销售过亿的良好潜力。

不但深耕骨科“舒适区”,盘龙药业还在儿科领域持续发力。公司的小儿咽扁颗粒是国家医保乙类、OTC甲类产品,具有良好的患者可触及性,且由于其口味清甜,使儿童形成了较高的服用接收度。此外,作为市场惟一含有体外培育牛黄的品种,该产品具有独特竞争优势。

有天风证券分析师指出,2022年公司小儿咽扁颗粒实现销售收入5653万元,占2022年营收比重为5.8%。考虑到该品种仍处于产品放量期,叠加公司整体营销力度加强,预计其未来依然有较好的销售增长。

实际上,经过多年的发展,除了上述产品,盘龙药业已建立丰富的产品矩阵,并形成了涵盖风湿骨伤类、心脑血管类、消化类、补益类、清热解毒类、儿科类、妇科类、肝胆类等12大功能类别、100多个品规的产品阵容。其中43个品种被列入《国家医保目录》,17个品种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还拥有4个独家品种以及复方醋酸棉酚片、醋酸棉酚原料药的自主知识产权。

产品集群的完善,离不开企业日益壮大的研发能力。三季报显示,截至今年9月30日,公司年内研发费用为1574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72%。而在去年,盘龙药业已完成医疗机构制剂备案9个,开发大健康产品23款,研究中药配方颗粒24个。盘龙药业还表示,计划每年按营收3%左右的比例投入在研项目,为公司未来全面提升创新研发综合实力注入动能。

实际上,去年启动的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申报工作,便旨在为盘龙药业产品研发及产业化等项目进行筹资,从而进一步完善自身中医药产业链。而在今年8月,公司定增募资顺利获批。据悉,公司此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02亿元,募投项目为中药配方颗粒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高壁垒透皮给药系统研发平台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截至9月27日,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约3.02亿元。10月26日,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新增股份顺利在深交所主板上市。

可以看出,紧靠公司“打造中华风湿骨伤药物领导品牌”的战略定位,盘龙药业已形成“口服+外用”“院内+院外”“传统制剂+高端制剂”的产品管线布局,有望实现新老产品的协同增效,从而持续助推公司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