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星医疗IPO背后:3年累亏1.2亿元,拟募资额达净资产3倍

http://ddx.gubit.cn  2023-09-29 15:18  大博医疗(002901)公司分析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郭怡琳 于娜 北京报道

骨科国产集采加速国产替代氛围下,又一本土运动医学企业拟上市。

9月26日,上交所官网显示,北京天星医疗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星医疗”)科创板上市申请已获受理。该公司的保荐机构是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拟募资金额为10.93亿元,分别用于苏州智慧工厂项目、产品研发项目、营销网络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招股书披露,天星医疗是一家运动医学创新医疗器械企业。公司主要从事运动医学植入物、有源设备及耗材、手术工具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目前已建立“运动医学植入物开发平台”和“影像动力能量平台”。

财务数据方面,报告期内,天星医疗净利润亏多赚少,直至2022年才扭亏为盈,3年内累积净亏损1.207亿元。此次公司拟用3亿募集资金来补充流动资金,但梳理招股书财务数据发现,到2023年一季度末,公司账上货币资金2.93亿元,且各期均无长短期借款。对此,医疗器械营销专家王强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运动医学市场以进口为主,国产产品刚起步。现阶段集采常态化背景下,中长期来看利好国产品牌进口替代进程。对企业而言,上市后可以补充资本金,降低企业的财务杠杆,减轻企业的经营现金流压力。”

累积净亏损1.2亿元

天眼查显示,天星医疗成立于2017年7月31日,其前身是北京天星博迈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由聂为、董文兴及陈灏出资设立。但在骨科器械市场中,国内运动医学仍属于新生力量。

据灼识咨询数据,2022年,中国运动医学行业的市场规模约为55.8亿元,预计至2030年,中国运动医学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约136.3亿元,2022年至2030年期间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1.8%。

而从市场份额方面看,国产品牌与外资品牌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中国运动医学市场中,外资品牌所占据的市场份额超过80%,前三大国产企业所占据的份额约为8%。其中,天星医疗所占市场份额约为3%。因此与充足的现金流相反,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差强人意。

从营收数据方面,2020年、2021年、2022年及2023年第一季度,天星医疗分别实现营收2640.72万元、7301.3万元、1.48亿元、3503.68万元。同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是-5081.33万元、-1.103亿元、4034.43万元、389.5万元。截至2022年实现扭亏为盈,该公司3年内累积亏损1.207亿元,2020—2022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136.72%。

具体业务板块来看,天星医疗的所有收入基本由上述几大产品“植入物”、“有源设备及耗材”、“手术工具”贡献。其中,植入物(肩关节、膝关节)的收入占据绝对比例,报告期内,植入物分别实现营收2169.72万元、5840.98万元、1.18亿元、2755.98万元,占比分别为82.16%、80.00%、79.80%、78.66%。

有源设备及耗材是天星医疗第二大收入来源,对收入的贡献虽远低于植入物,不过近年来占比有所提升。报告期内,该产品分别实现收入339.02万元、1008.46万元、2453.34万元、650.45万元,占比已从报告期初的12.84%上升至期末的18.56%。

具体收入来源分区看,天星医疗的境内主营收入占比超过98%,并且因为华北、华东及华南地区经济水平和平均医疗水平较高,报告期内,这些地区合计销售占比高达68.47%、64.83%、66.01%、67.98%。

而从毛利率层面来看,植入物的毛利率是天星医疗所有产品中最高,报告期内分别为61.97%、71.75%、74.87%、76.27%,远高于有源设备及耗材50%上下的毛利率。但与行业其他企业相比,天星医疗的整体毛利率仍有待提高。报告期内,天星医疗的综合毛利率为60.43%、68.68%、71.45%、70.55%,同行业平均毛利率为76.86%、76.15%、72.82%、66.53%。

在研发投入方面,较之同类企业相比,天星医疗研发投入水平居前。招股书披露,报告期内天星医疗研发费用分别为1,504.99万元、2,116.46万元、1,829.86万元、698.25万元,分别占公司营业收入的56.99%、28.99%、12.37%、19.93%。前瞻经济学人研报显示,运动医学赛道企业2023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占比约10%—20%。

拟募资额达净资产3倍

近年来,随着本土械企运动医学产品的陆续获批和进院,运动医学国产替代有望开启。据灼识咨询数据,国内市场使用的运动医学产品主要来自施乐辉、强生、锐适、康美等国际知名厂商。本土企业在运动医学领域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有天星医疗、锐健医疗、德益达美医疗等专业运动医学公司,以及春立医疗、凯利泰、威高骨科、大博医疗等骨科医疗器械企业。

据悉,天星医疗创始人董文兴出生于1981年,系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制造专业博士,曾经担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审评员。2023年3月27日启动上市辅导,同月初该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对于此次IPO,天星医疗在招股书中表示,其主要产品产能利用率已超过80%,受限于场地因素,产品研发完成后将难以实现大规模生产,需要通过新建生产线提高产能。

具体募资计划为,公司基于市场的增长潜力以及自身发展,计划发行不超过1546.98万股,占公司发行后股份总数不低于25%,募集资金10.93亿元。其中,4.40亿元将用于“苏州智慧工厂项目”、2.19亿元用于“产品研发项目”、1.33亿元用于“营销网络项目”,剩余的3亿元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但事实上,此次接近11亿元的募资额与公司目前体量相比,引发业内质疑。有声音认为,“并不缺钱的天星医疗在无病呻吟。”招股书披露,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末公司总资产为3.82亿元,净资产则为3.21亿元,总资产约为此次IPO拟募资额的35%,净资产则不到拟募资额的三分之一。

此外,2021年、2022年及2023年一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均未超过20%,且各期均无长短期借款,而账上货币资金也较为充足。2021年末,公司账上就有2亿元货币资金,到2022年末增加到2.73亿元,到2023年一季度末增加到2.93亿元。这意味着目前公司的资产构成里超过75%是现金类资产。

充沛现金流的背后诉说着天星医疗曾备受资本青睐。在启动IPO之前,公司先已完成3轮融资,其中B轮融资于2022年年初完成,获得数亿元人民币,由奥博资本领投、3W Partners 等跟投。末次融资在2023年1月份,新增投资方包括朗玛峰创投、海达投资、建银国际、雅惠投资、银河源汇。

值得注意的是,还有声音认为,天星医疗此次IPO与其股权构成有关。公司上市前,厦门德福持有该公司10.6401%的股份,苏州君联持有9.7068%的股份,奥博资本持有9.2797%的股份,Best Alive持股5.3938%。截至IPO文件签署日,董文兴直接持有天星医疗33.14%股权,并通过天津运康、天津普合、天津吉康合计控制天星医疗41.47%的表决权,为天星医疗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在此背景下,如果此次天星医疗IPO成功,拟发行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本25%的股份,募资约10.93亿元,对应估值约44亿元,在约9个月时间内其估值已增值9亿,这批新增股东均已浮盈约25%。

编辑:颜源 主编:陈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