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华阳集团开元公司厚植人才“沃土” 推进人才强企

查股网  2024-10-29 15:03  华阳集团(002906)个股分析

转自:新华财经

人才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今年以来,山西华阳集团开元公司把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搭建创新舞台、激发发展动能作为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集团公司“13661”党建工作体系,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搭建高素质人才梯队,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拓宽人才渠道,提升培训效能

开元公司锚定“在安全培训上真见效”目标,将“学”作为提升职工综合素质提升的“必修课”,结合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科技创新等项目融入“日日学、月月考”工作中,作为人才培养锻炼的舞台。以队组为单位,发挥网络学习平台优势,充分利用班前班后会、二五安全活动及其它业余时间,通过员工自主学习与队组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以《安全生产应知应会手册》、岗位“明白卡”、创伤急救知识,自救器30s 盲戴和事故案例等为主要内容,持续不断提升员工的安全理论素养。在日日学的基础上,要求特种作业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采取“重点岗位月考、一般岗位季考、全员不定期抽考”的方式组织开展“月月考”,考评结果与个人工资挂钩考核,促进员工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持续提升员工的安全素养。

盯紧近几年企业新入职的青年职工,将培训现场搬至井下生产现场,在“边示范、边讲解、边操作、边学习”的过程中,实现在现场岗位实际操作中悟原理、学技术、练技能,全方位提升操作员工的技能水平,为公司培养更多的金牌工人和技能人才。通过青工安全大讲堂、安全知识讲座等形式,组织青工学习安全知识、交流安全经验、提升安全技能。根据学习反馈,选派中青年人才实行挂职锻炼,让人才在多个岗位上学习、历练、成长,使他们在干事创业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推进职工综合素质得到大幅度提升。

搭建人才磁场,尽显各类绝技

开元公司把“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作为目标,以“李大明创新工作室”“秦伟伟创新工作室”“党员实训教育基地”等作为载体,职工创新工作室领导组围绕矿井安全生产、降本增效等重点工作,确立了攻关项目,积极探索新方法、新路径,开展多种形式的高技能人才培育工作,让高技能人才抱团发展、群策群力,集中解决生产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做到常态化创新创效。

积极开展各工种技术比武活动,针对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抽采等岗位有针对性地进行赛前培训,让比赛和提高技能相融和、安全与高效相促进,将各类能工巧匠由“幕后”推向“前台”,实现岗位练兵—技能培训—技能比赛—技能鉴定—人才培养五位一体化,在职工当中形成你追我赶的浓厚氛围。

针对青年团员,推行青苗计划,优先挑选高校毕业生和参加技术比武获奖选手,优先从同岗位中选拔年纪轻、善谋划、善担当的优秀人才,优先从重要技术、重大科技项目实施、攻克技术难关等关键时期出谋划策的的优秀人才,将其纳入后备人才库,为矿井高质量发展储势蓄能。同时,定期邀请“技能大师”、职工创新工作室成员等技术骨干,举办技能培训班传授技艺、培养人才,积极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学习方式,邀请行业专家、厂家技术人员来公司就行业前沿科技、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等内容进行授课,充分发挥不同专业、不同岗位技术技能人才的自身优势,将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相结合,加强技术技能交流与协作,带动专业技能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持续充实公司技术创新人才队伍。

激活人才动能,决心扎根沃土

开元公司牢固树立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鲜明导向,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干部管理机制,以新时期好干部“20字”标准要求和对领导干部能者上、庸者下新要求,统筹基层部门、队组班子结构和岗位要求梯次配备干部,建立健全队干培养机制,重点将有学历、有能力、有干劲的年轻员工充实到班组长队伍,培养成熟后,适时调整到队干岗位,使人才梯队建设更趋合理。

为了新入职毕业生快速成长成才,结合现有各类专业人员根据所学专业和自身特点,给青年骨干压担子、委重任,重点向井下一线及“苦脏累”岗位和高技术、高素质人才倾斜,从政策关怀、生活关爱、福利待遇等方面入手,用感情、事业和待遇留住人才,鼓励和号召有才干职工积极主动承担重要工作和繁重任务,合理把控各层级比例关系,调整各层级薪酬结构,实现技术、管理和工人类岗位结构的科学合理的配置,有效发挥薪酬激励作用。与此同时,为各类技能人才提供资金、场地、帮扶等便利条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安心工作、专心钻研。

健全完善效益效率决定工资总额的分配体系,建立健全全员绩效管理机制,根据职工业绩和贡献合理拉开分配差距,在确保公司安全、任务、质量完成的前提下,实现人员配置和部门设置的精简合理,对完成科技含量高、产生效益大、推广价值高、创新成果的项目带头人和参与人进行表彰奖励,引领和激励人才积极投身到矿井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不断提升干部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为矿井安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储备和强力人才支撑。

编辑:穆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