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艺术+消费帮扶”模式!深圳关爱基金会携华林证券为城乡儿童开启公益艺术之旅

查股网  2023-11-28 16:07  华林证券(002945)个股分析

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张占恒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齐萌 张智 深圳摄影报道

“自2021年起,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与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开始探索艺术赋能乡村振兴模式。”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魏平向《华夏时报》记者介绍。

此次“鹏橙”的正式推出及“有‘鹏’自远方来”城乡儿童公益画展的举办也正是对“艺术+消费帮扶”模式的升级。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张占恒在鹏橙发布会上表示,“有‘鹏’自远方来,深寻两地儿童对美好未来的共同期许,是深化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创新发展之路的再次探索,也是深圳‘关爱、感恩、回报’的人文关怀,更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具体实践。”

消费帮扶创新产品“鹏橙”被推出

11月24日,鹏橙发布会暨城乡儿童公益画展在福田美术馆美好举行,在市关爱办的指导下,在深圳市和江西省寻乌县建立支援合作关系下,由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携手名下华林乡村振兴发展基金、陈湘波艺术公益基金共同打造的,消费帮扶创新产品“鹏橙”正式推出。

“深圳也称鹏城,寻乌的特色是脐橙,可以说,鹏橙是深圳和寻乌的另一种融合,也代表了一种新型的深寻关系。我们希望通过推出鹏橙,不断提升寻乌脐橙的文化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让其可以在农产品市场上脱颖而出。”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馆长、关爱基金会·陈湘波艺术公益基金发起人陈湘波在会上表示。

据了解,在深圳市委宣传部的统一部署和深圳报业集团的指导支持下,关爱基金会于2018年11月便启动了“饮水思源,圳在扶贫”寻乌扶贫系列公益行动。五年来,先后推出“以橙致城”消费助农行动、爱心衣橱暖冬行动、乡风文明提升行动、乡村教育共创行动、乡村振兴健康行动、饮水思源共创行动、美好乡村艺术共创营·寻乌行、美好乡村艺术研学营等一系列公益行动,累积捐款捐物近500万元,帮助寻乌乡村振兴。

值得注意的是,参与此次寻乌乡村振公益活动的还包括华林证券。据了解,自2018年起,华林证券就与寻乌县建立了深厚的链接,累计捐赠资金近百万元。自华林乡村振兴发展基金成立以来,切实推进“金融+公益”创新成果落地,包括联合深圳市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促进中心,以广西壮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渡河公”为载体,打造“渡河公文化茶”项目;前往广西上林县开展了“乡村振兴,一路有林”公益项目探访;前往江西省寻乌县开展“美好乡村艺术研学营”以及“华林乡村振兴共创行动·衡阳行”等活动。

在“鹏橙发布会”上,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张占恒表示,“此次‘有鹏自远方来’城乡儿童公益画展,是深寻两地儿童对美好未来的共同期许,是深化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创新发展之路的再次探索,也是深圳‘关爱、感恩、回报’的人文关怀,更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具体实践。”

记者在参展现场看到,本次展览空间以橙色为墙体颜色,以色彩强烈的纯稚笔触插画墙贴与从孩童画中摘取元素做成立牌,将此展览空间营造成一个童话剧场,儿童的画作如同在剧场中讲述着一个个童心幻想的小故事。

“今年7月,我们招募深圳的青少年组成华林善行团,前往寻乌举行了美好乡村艺术研学营,和留车镇黄姜小学的孩子们进行了艺术共创。”华林证券董事会秘书谢颖明介绍说,“华林证券党委和文化建设小组特意发起了此次主题为‘有鹏自远方来’的城乡儿童公益画展。今天,来自寻乌的33幅作品和深圳的36幅作品一起在福田美术馆展出,是另一种形式的艺术共创,也希望未来更多深寻的孩子们能够参与进来,‘共绘美好乡村,艺启鹏橙万里’。”

据了解,此次画展的作品出自深圳和寻乌的69名儿童之手,孩子们用画笔描绘寻乌脐橙,共同勾勒美好乡村。纯真质朴、童趣烂漫是此次展览的基调。主视觉以展览中孩子们的作品作为核心元素,以期用孩子的视角看待世界。从不同孩子画作中摘取笔触,拼贴而成此次公益画展的主题——有“鹏”自远方来。

艺术为公益赋能

为了创新帮扶模式,关爱基金会联合名下华林乡村振兴发展基金、陈湘波艺术公益基金等,打造了“艺术+消费帮扶”的模式,在艺术橙的基础上全新推出鹏橙,以知名画家陈湘波为寻乌脐橙专门创作的国画为特色,设计具有人文艺术特色的脐橙品牌包装,帮助寻乌脐橙从产品包装设计、品牌价值提升、消费渠道拓展等方面,全方位助力寻乌脐橙产业高质量发展。以“橙意”向革命老区致敬,以消费帮扶帮助寻乌产业振兴。

据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魏平向《华夏时报》记者介绍,自2021年起,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与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开始探索艺术赋能乡村振兴模式。

“2021年,全面小康社会建成,脱贫攻坚结束,这意味着中国人的物质生活基本满足了,这时我们提精神文明、提文化、提艺术,就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魏平表示。

“我们的艺术赋能乡村振兴模式的核心有三种,包括对人的艺术的赋能,即对乡村艺术工作者的赋能,如美术老师、音乐老师;对物的艺术赋能,即普通的物通过深圳的设计、品牌的提升,对物进行艺术赋能;再有就是对物理空间的赋能,在空间内做各种艺术、画展交流讲座。”魏平介绍道。

当记者问及该公益模式效果如何时?魏平表示,销售如何只是一方面,对于中国农产品而言,其最大的问题不是销售端,最核心的是其竞争力如何?当我们对标中国农产品和国外农产品时,其品牌差异化才是我们真正立足的点,这种模式将对品牌附加值形成一定的提升。

在魏平看来,“从整个国家的政策来看,共同富裕一定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共同富裕,‘艺术+公益’的形式是符合国家方针政策和趋势的。”

此后,“艺术+公益”的创新模式将持续不断赋能乡村振兴,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