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聚焦】青岛银行:布局数字化转型 构建数字金融服务新赛道

查股网  2025-01-18 10:50  青岛银行(002948)个股分析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数字金融已经成为推动银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青岛银行紧跟时代步伐,坚定实施科技驱动发展战略,以“线上化、移动化、智能化”为指引,推进了“数字渠道及营销、数字服务及产品、数字场景生态、数字运营及风险、数据及技术中台”五个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全力提升数字金融服务质效。

转型加速

数智化成效显著

2024年,青岛银行成功完成了包括新希望建设、“幸福列车”理财快销平台、对公线上营业厅二期等在内的79项重要项目投产,极大地拓展了金融服务的触达范围和辐射能力。

凭借在数字化转型、产品创新、客户服务及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卓越表现,青岛银行收获了多项重要奖项。其中,自主研发的“青银智聆——移动端客户体验优化系统”项目在中国人民银行组织的“金融科技发展奖”评选中荣获三等奖;“绿色金融业务管理系统”荣获“第三届青岛数字金融创新大赛”“金融科技优秀项目”一等奖,“养老金融建设项目”和“账户分类分级管理体系建设项目”分获二等奖和“深耕奖”。

此外,“智慧财资管理平台”“青银普惠e融”“应用系统网络安全风险画像平台项目”“多活数据中心关键技术落地实践项目”等多个项目在业内重量级评选活动中收获大奖。多项科技创新荣誉的取得展示了青岛银行在金融科技应用创新方面的深厚实力,也是该行数字化转型成果的有力印证。

大数据赋能

服务体验再提升

青岛银行从“能用、好用、有用、爱用”四个层次出发,逐步将金融服务融入客户的生活消费场景。在这一过程中,创新推出了“青银智聆”智能化客户体验监测系统。该系统以客户为中心,依托大数据技术深度洞察客户行为模式,即时转化为客户体验的可量化评估标准,确保每一次服务调整都能精准响应客户需求,实现价值感知的显著提升。

针对客户日益增长的轻量级、即时性金融服务需求,青岛银行不断优化手机银行服务功能,构建了“客户陪伴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全新的数字化智慧服务体验。截至2024年12月,手机银行已跃升为该行客户最青睐的便捷金融服务渠道。在青岛银行的零售客户群体中,有90%选择了使用手机银行。此外,通过手机银行渠道购买的理财产品笔数,更是占据了全渠道理财产品业务量的95%之高。

在新兴技术的应用上,青岛银行积极采纳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OCR(光学字符识别)、人脸识别、智能客服机器人等前沿智能化技术,不仅大幅度提升了业务处理的效率与精准度,更让客户深刻体会到数字化的便捷与高效。

线上产品扩“容”

业务重塑再升级

青岛银行零售业务产品在数字化浪潮下焕然一新,全面优化了财富金融产品种类,重建贵金属销售体系,新增外贸信托资管产品,接入18款保险产品,新增多项线上贷款产品;构建商业养老金系统,完善养老金融产品体系。

针对企业客户,青岛银行坚持智慧经营与金融服务同步发力,运用数字化信息技术赋能普惠金融,持续推动财资管理、信用证线上化等产品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便捷、高效、低成本的金融服务。2024年,青岛银行不仅对普惠金融既有产品体系进行了精细化的重塑,又推出了17项核心产品,构建了一个覆盖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科创企业、出口企业、供应链企业以及线上普惠的全方位普惠融资产品体系,打造了“多维渠道、一款产品、N种场景”的服务模式,不仅简化了企业融资流程,降低了融资成本,还进一步拓宽了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深度。

场景数字化

融合“深”一度

当下,新场景和新模式的创新正日益成为引领行业转型的重要动力。青岛银行积极探索场景金融的创新路径,通过构建合作伙伴生态体系,将金融服务深度融入BCGF端客户的多样化场景中,重点打造了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针对建筑、跨境贸易、航空、交通建设等重点产业,推出云筑网、简单汇、金网络航信、中交e信等多个线上供应链金融产品,实现项目资金管理与供应链融资的紧密结合。

在社区金融服务场景中,青岛银行创新推出“幸福列车”便民服务平台以及理财快销小程序等数字化工具,实现了金融服务在客户生活和工作场景中的无缝嵌入,构建了一个崭新的“金融+生活”的数字生态圈。

数智化风控

底座更“稳”固

在全力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征程中,青岛银行始终将风险管理置于核心地位,视其为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要务。该行通过构建了一体化风险防控机制,并借助鹰眼360智能风险监控平台、反欺诈系统、智能化账户风险管理平台等智能化体系,全方位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的金融服务保障。此外,青岛银行积极主动与公安机关、人民银行等监管平台深度对接,不断优化协作机制,持续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全方位构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金融安全防线,为客户安心享受金融服务保驾护航。

2025年的新篇章已徐徐展开,在金融科技的浪潮中,青岛银行将以科技为翼,以创新为舵,在数字金融服务的新赛道上加速奔跑,勇力前行。

源:青岛晚报

(转自:青岛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