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衍生品朋友圈|青岛银行成功落地标准化利率衍生品业务
各位同仁:
不知不觉,在大家的陪伴下银行间利率衍生品市场已走过二十个春秋。尤其近两年,在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金融环境大背景下,对如何有效管理金融机构利率风险提出新的要求。为此,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和上海清算所推陈出新,不断完善银行间利率衍生品产品序列,优化交易清算机制,致力于为银行间市场成员提供高效、便捷、安全的风险管理工具。在此过程中,离不开市场同仁的建言献策、积极参与,也涌现出了一批有想法、扎实干的先锋代表。上海清算所和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希望通过微信公众号“利率衍生品朋友圈”专栏,为小伙伴提供经验分享的舞台,传承银行间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实现市场的共同繁荣、良性竞争。二十载春秋风和雨,携手进,许百舸争流。
近日,青岛银行成功落地银行间标准债券远期和标准利率互换交易及清算业务,积极参与银行间利率衍生品创新业务,持续丰富其利率风险管理工具箱。
青岛银行作为银行间本币市场活跃交易机构,此次业务落地对其运用利率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助力精准管理利率债券及同业存单的利率风险,完善债券交易类业务产品体系,同时与现券市场紧密联动,有效促进价格发现。另一方面,深化与上海清算所及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等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合作,夯实市场参与根基,提高自身服务实体经济效能,为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依托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X-Swap交易系统和上海清算所的中央对手清算机制,标准化利率衍生品合约高度标准化和交易清算一体化,显著提升交易与清算效率;中央对手清算模式大幅降低对手方风险。结合两家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市场辐射力与优势,进一步提升标准化利率衍生品的交易透明度与市场流动性。
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及青岛市分行对本次青岛银行创新业务落地给予了全方位支持。前期,与上海清算所和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紧密联系,参与了多次银行间衍生品业务培训。本次创新业务开展前,积极为青岛银行搭建业务交流平台,深入了解业务开展过程中的难点与痛点,并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从政策指导到细节把控,为标准化利率衍生品业务的顺利落地保驾护航。同时,浦发银行作为银行间衍生品市场活跃机构和青岛银行的综合清算会员,充分发挥前中后台业务优势,协助其梳理业务全流程,深入开展业务辅导,加速业务落地。
青岛银行
青岛银行于2015年12月在香港联交所上市,2019年1月在深交所上市,为山东省首家上市银行、全国第二家A+H上市城商行。近年来,青岛银行规模保持稳健增长,目前客户贷款突破3400亿元,总资产超6800亿元,管理总资产超9000亿元,资产质量稳步提升,不良贷款率逐年下降,是长江以北城商行的佼佼者。
青岛银行高度重视银行间标准化利率衍生品业务相关工作,高效推动各项内部准备,并积极与外部监管部门进行沟通,完成业务报备工作。政策制度方面,全面梳理并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确保业务合规开展;人员团队方面,组建专业队伍,通过内部培训与外部交流,提升团队专业素养与业务能力;业务系统方面,进行优化升级,确保满足新业务交易与管理需求;风控措施方面,构建严密的风险防控体系,制定全面的风险预案。
此次业务落地,不仅增强了青岛银行利率风险管理能力,更为后续拓展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奠定了坚实基础。展望未来,青岛银行将以此为新起点,持续推进金融创新,深化市场参与,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多元的金融服务,创造更大的经济与社会价值。
标准化利率衍生品
银行间标准化利率衍生品包括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和上海清算所联合推出的标准债券远期和标准利率互换。
标准债券远期是标的券种、合约期限、季月交割等要素标准化的债券远期合约。挂钩流动性较高的国开债和农发债,覆盖2-10年关键期限点,结算方式包含现金交割和实物交割,为投资者提供精准管理政策性金融债利率风险的工具,同时与现券市场紧密联动,促进价格发现。
标准利率互换是参考利率、到期日、期限等产品要素标准化的利率互换合约,挂钩全国性银行同业存单发行利率指标,清算方式为集中清算。该品种的推出丰富利率风险管理工具,对商业银行主动负债管理、稳健经营、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可持续性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我国利率衍生品市场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