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银行发布三季报:规模利润双增长、风控底盘持续夯实
近日,苏州银行(002966.SZ)发布2023年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1-9月,该行实现营业收入91.88亿元,同比增长1.8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62亿元,同比增长21.36%。
业绩稳健,资产质量持续向好
苏州银行实现了规模的稳健增长并进一步调优结构,规模增速表现亮眼。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资产总额5,835.10亿元,较年初增加589.61亿元,增幅11.24%;各项贷款2893.70亿元,较年初增加387.36亿元,增幅15.46%;各项存款3627.89亿元,较年初增加464.41亿元,增幅14.68%。
与规模并行的,是苏州银行稳步提升的盈利能力。2023年1-9月,苏州银行实现营业收入91.88亿元,同比增长1.81%。实现净利润39.21亿元,同比增21.0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62亿元,同比增长21.36%。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16.47%;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年化)13.12%,同比上升0.91个百分点。
近年来,苏州银行不良贷款率逐年下降,资产质量水平一直保持在行业前列。随着数字化风控加快推进,该行新一代综合信贷管理系统不断优化,风控手段更加多样,有效提升了风险识别、评估、监控和处置的能力及效率。截至报告期末,该行不良贷款率0.84%,较年初下降 0.04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524.13%,资产质量持续保持在稳定水平;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37%,一级资本充足率10.84%,资本充足率13.15%;流动性比例78.50%,流动性覆盖率134.91%。各项指标符合监管要求,处于稳健合理水平。
截至报告期末,苏州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37%,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84%,资本充足率为13.15%,各项资本充足率指标均符合监管要求和该行资本规划管理目标。
惠及民生,为实体经济护航
作为唯一一家总部设在苏州的上市城商行,苏州银行秉持“以民唯美,向实而行”的发展理念,专注“服务实体、服务市民、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市场定位,持续在普惠金融、科创金融、绿色金融、民生金融等领域精耕细作,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为了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苏州银行加大对实体企业贷款投放力度。重点聚焦四大主导产业以及细分优势领域,并持续加快科创金融产品开发和模式创新,向科创实体企业输送金融活水。截至2023年9月末,苏州银行合作科创企业超9600家,较年初增长近20%;科创企业贷款余额超340亿元,较年初增长超30%。
苏州银行积极践行“双碳”理念,不断探索绿色金融发展模式,健全绿色金融品牌体系,运用大数据和金融科技手段,围绕“精准识别、管理赋能”等方面,提升主动发现绿色能力,发掘潜在绿色目标客户,并在产品服务方案上实现差异化服务、精细化管理。优化拳头产品,规范贷前、贷后标准化流程,简化产品操作难度,提升产品适用性,快速提升产品规模。截至2023年9月末,绿色信贷余额近300亿元,较年初增长超60%。
扎根本土,服务地方,苏州银行不断深耕民生金融领域,依托社保卡,打通社保、医疗、交通、教育、旅游、消费等生活场景,三代社保卡制发卡量近415万张。进一步扩大“苏医慧”项目产品服务覆盖范围,对接全市52家医疗机构及社区卫生中心,项目累计服务超6312万人次;铺设30家“苏州医保便民服务站”合作服务网点,承接医保多项业务经办及咨询;成为市“先诊疗、后付费”项目首批合作银行,开发落地配套产品和系统。与苏州市人社局在原省人社厅“就近办”业务41项高频事项基础上,合作推出2023版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就近办”业务事项目录,在87个网点实现“就近办”业务种类大扩容,助推人社“就近办”服务提档升级,满足企业群众“就近办”“多点可办”诉求。
近日,中国银行业协会行业发展研究专业委员会发布了2023年度商业银行稳健发展能力“陀螺”(GYROSCOPE)评价结果,苏州银行位列城市商业银行第10位,较去年提升3位。“陀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公司治理能力、收益可持续性能力、风险管控能力、运营管理能力、服务能力、竞争能力、体系智能化能力、员工知会能力、股本补充能力九个维度对商业银行稳健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在引导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及自身转型发展方面起到了较好的前瞻引领作用。此次跻身城市商业银行稳健发展能力前十,彰显了权威机构对苏州银行经营发展成绩的肯定。苏州银行方面表示,将继续以可持续高质量蓬勃发展之姿勇毅前行,为打造企业百姓信赖的银行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