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银行实控人落定,为何隐忧比利好更刺眼?
首发|明见局
作者|周叙
苏州银行近日终于迎来实控人,苏州市财政局通过控股国发集团实现对其掌控。
核心资本补充压力显著
尽管国发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已将持股比例提升至15%,但苏州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的基础仍有待夯实。
数据显示,2024年末该行该指标为9.77%,2025年一季度微升至9.80%,与商业银行11.00%的平均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该行贷款投放增速持续保持在10%以上,高于行业平均资产扩张节奏。较快的信贷增长往往伴随资本消耗的加速,若未来延续这一发展态势,现有资本水平对业务扩张的支撑能力或将面临考验。
即便大股东持续增持,短期内或可缓解资本压力,但从长期看仍需系统性解决方案以平衡资本补充与业务发展的关系。
盈利结构有待优化,息差收窄
2024年苏州银行实现营收增长3.01%,净利润增长10.16%,但盈利结构中仍存在需要关注的方面。
具体而言,其营收增长一定程度上依赖投资收益等非息收入的贡献,而净利润的较快增长则与信用减值损失同比下降31.56%带来的拨备释放相关,此类增长模式的可持续性需进一步观察。
作为银行业核心收入来源的利息净收入,2024年出现6.81%的同比下滑,背后反映出净息差持续收窄的挑战。
该行2024年净息差为1.38%,较上年下降0.3 个百分点,同时低于银行业1.52%的平均水平。
尽管该行已采取措施压降存款成本但资产端利率下调幅度更大,叠加当前市场环境影响,净息差面临的下行压力尚未缓解,盈利空间或将持续受到挤压。
资产质量潜在风险需关注
苏州银行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为0.83%,处于较低水平,但不良贷款余额的增长已显现出值得警惕的信号。更为关键的是,其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贷款迁徙率均呈上升趋势,预示着未来不良贷款及损失类贷款的潜在增长风险正在积累。
该行483.5%的拨备覆盖率虽显示出较强的风险缓冲意愿,但较上年末下降39.27个百分点,且市场对于高拨备背后是否存在历史利润调节的可能性存在关注。若经济环境出现波动导致不良贷款加速暴露,现有拨备能否有效抵御风险,仍需持续观察。
此外,该行前十大存款客户中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占比较高,这一存款结构虽体现了地方层面的支持,但若地方财政出现波动可能对其资金稳定性产生一定影响,需关注相关关联度带来的潜在风险。
总体而言,实控人的明确为苏州银行带来了阶段性的稳定发展环境,但资本实力、盈利结构、资产质量等核心领域的优化,仍需通过系统性改革加以推进。
在银行业竞争加剧、净息差持续收窄的行业背景下,苏州银行若能进一步优化业务结构、夯实资本基础,将更有利于其长期稳健发展。
(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信息,请谨慎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