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风特斯拉供应链?瑞玛精密墨西哥买地,当地孙公司连年亏损资不抵债

查股网  2025-09-04 10:54  瑞玛精密(002976)个股分析

作者|深水财经社 冰火

9月2日晚,苏州瑞玛精密(002976)公告,全资孙公司墨西哥瑞玛以340.64万美元买下墨西哥5.23万平方米土地,剑指北美汽车市场。

但尴尬的是,墨西哥瑞玛已连续亏损资不抵债,而瑞玛精密自身业绩也波动明显,此次海外加码能否“押对宝”,仍待时间检验。

投资者对于海外买地也是“用脚投票”。截至9月3日收盘,瑞玛精密股价下跌2.78%,报收24.17元,总市值不足30亿元。

一、孙公司北美购地,连年亏损已资不抵债

此次海外拿地的主体墨西哥瑞玛,是瑞玛精密的全资孙公司,其核心业务为精密金属冲压件的生产与销售,定位服务北美汽车市场。

从交易细节看,土地位于瓜纳华托州Apaseo El Grande工业园,具备工业生产配套基础,瑞玛精密称此举将“支撑北美地区产能布局与市场拓展”。但墨西哥瑞玛经营状况并不乐观,持续亏损已处于资不抵债状态。

据公告披露,截至2024年9月30日,墨西哥瑞玛总资产1.82亿元,总负债2.49亿元,净资产为- 6718.37万元;2023年营收8910.68万元,净利润-3289.72万元;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7383.27万元,净利润-1949.28万元,连续两个报告期累计亏损超5000万元。

而母公司瑞玛精密的业绩同样波动较大:2024年归母净利润 - 2532万元,2025年上半年扭亏为盈至1840万元。在此背景下加码亏损孙公司的海外布局,市场对其投资回报预期存疑。

二、墨西哥为何成汽车投资热土?

瑞玛精密的选择,本质上是跟随汽车产业链的“近岸转移” 趋势。2023年3月,马斯克宣布,特斯拉将在墨西哥建造第七座超级工厂,投资高达50亿美元,预计年产能可达200万辆,其规模甚至超过了上海工厂。宁波拓普集团、东山精密、银轮股份等,都跟随特斯拉的脚步到墨西哥建厂。

墨西哥之所以能吸引特斯拉及众多零部件企业扎堆布局,源于“地缘、产业配套、成本、关税”四大核心优势:

先看地缘优势:浙商证券研报指出,墨西哥是美国汽车生产的重要配套基地,本土轻型车辆生产以出口美国为主。企业在墨布局可近距离服务北美主机厂,大幅缩短物流半径与交货周期,相比从中国直接出口更具响应效率优势。

再看产业配套:作为全球第七大汽车生产国、第五大零部件生产国,墨西哥虽无强势本土汽车品牌,但集聚了全球主流汽车巨头,同时拥有600家Tier 1供应商、900家Tier n配套厂商,涵盖冲压、焊接、电子等全链条环节,产业配套成熟度高。

次看成本优势:墨西哥总人口超1.28亿,劳动力资源充足,且成本显著低于美国:一般地区最低工资约60元人民币/日,北部边境地带约92元人民币/日,较美国平均时薪30-40美元(约215-285元人民币/日)的成本低超30%,可有效降低企业生产端支出。

后看关税优势:2020年生效的《美墨加协定》取代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明确众多汽车零部件、整车产品从墨西哥出口美国、加拿大可享受零关税或极低关税待遇,大幅降低跨境贸易成本。对依赖北美市场的汽车企业而言,墨西哥建厂是规避贸易壁垒的最优选择之一。

三、海外布局有风险,赚钱需过“三道坎”

尽管墨西哥具备多重优势,但海外投资的不确定性仍不容忽视。中国城市专家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先平指出,“市场竞争、政策法规、文化差异等风险可能影响投资成效”,对瑞玛精密而言,此次布局要实现盈利突破,还需跨过三道坎:

首先是扭亏关:墨西哥瑞玛已连续多年亏损,此次购地后需投入资金建设厂房、扩充产能,短期内可能进一步增加支出。如何通过北美订单落地摊薄成本、实现盈亏平衡,是首要挑战。

其次是竞争关:墨西哥本土已集聚大量汽车零部件企业,同时特斯拉供应链企业纷纷入驻,瑞玛精密需在技术、价格、客户响应速度上形成差异化优势,才能在激烈竞争中抢占份额。

最后是管理关:墨西哥的劳工政策、环保法规、税收体系与国内存在差异,文化隔阂也可能影响团队管理效率。瑞玛精密需建立本地化运营团队,规避政策合规风险,才能保障海外业务稳定推进。

从行业趋势看,瑞玛精密落子墨西哥符合汽车产业链“近岸布局”大方向,但特斯拉墨西哥超级工厂原计划2025年投产,因建设进度滞后预计推迟至2026-2027年。在孙公司持续亏损、资不抵债的背景下,瑞玛精密此次340万美元买地更像是一场“战略豪赌”。

(全球市值研究机构深水财经社独家发布,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