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食饮】甘源食品:Q2淡季承压,关注调整进展
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25H1实现总营收9.45亿元,同比-9.3%;归母净利润0.75亿元,同比-55.2%;扣非归母净利润0.64亿元,同比-56%。单Q2实现营收4.41亿元,同比-3.4%;归母净利润0.22亿元,同比-71%;扣非归母净利0.18亿元,同比-70.9%。同时,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80元(含税),合计5313.38万元,分红率71.22%。
淡季调整尚未完全显效,Q2收入同比下滑低单。公司Q2继续推进调整与推新,但由于淡季调整动作未完全显效,收入同比下滑低单。分产品看,25H1年综合果仁及豆果/青豌豆/瓜子仁/蚕豆/薯片花生等其他系列分别实现营收2.73/2.34/1.25/1.25/1.75亿,同比-19.9%/-1.6%/-9.5%/+2.1%/-11.5%,综合果仁及豆果降幅较大,预计主要系高基数下及会员超的部分风味坚果订单减少等拖累。分渠道看,25H1经销/电商/直营及其他分别实现营收6.96/1.53/0.83亿,同比-19.8%/+12.4%/+154.6%,经销拖累、KA转直营贡献增量,电商盈利为先稳步调改,在Q1收窄低价礼盒基础上25H1增速环比24H2持平,且发力自营带动电商毛利率同比+6.1pcts。此外,海外加大招商带动经销商数量同比+90%至38个,25H1境外收入同比+163%至4413万元表现亮眼。
成本/费投/政府补贴多重因素,叠加规模效应弱化,Q2盈利表现承压。25Q2毛利率为32.79%,同比-1.58pcts,主要系棕榈油等原材料价格上涨;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为19.97%/5.46%/1.96%/-0.6%,同比+6.42/+1.36/+0.47 /+0.21pcts,一是公司加大新品推广、渠道开拓及品牌建设,优化管理团队、加大研发投入之下费用绝对金额增加,二是收入规模效应减弱,费用率合计同比+8.45pcts,是盈利承压的核心因素。此外,政府补贴减少使得其他收益占收入比重同比-3.14pcts亦构成拖累。综上,公司25Q2实现最终净利率为4.9%,同比-11.58pcts。
积极调整、规模为先,建议盯紧旺季推广与调整进展。终端消费力偏弱、渠道分散化、竞争加剧之下,公司以“规模为先”为原则积极调整应对:一是产品端扬长,通过新口味丰富SKU以及锁鲜冻干、低温烘烤等技术焕新品类,6月底鲜萃冻干臻果入驻山姆再次印证强产品力;二是渠道端持续补短板,推进商超和电商渠道调改,配合以费用投放,促进新品铺市、品牌强化;三是海外市场持续加大招商和市场拓展,深挖越南、辐射印尼等周边市场。展望H2,公司旺季将进一步发力新品投放,配合渠道调整逐渐显效,预计收入端有望趋稳;而盈利端,考虑5月以来棕榈油价格回升、当下仍处高位,且公司积极投放拉动销售,预计盈利水平仍有一定压力,建议紧密关注改革调整进展。
具体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欢迎联系 华创食饮团队
风险提示
原料价格大幅上涨,渠道调整/新品拓展/海外扩张不及预期。


团队介绍
首席分析师:欧阳予
浙江大学本科,荷兰伊拉斯姆斯大学研究型硕士,8年食品饮料研究经验。曾任职于招商证券,2020年加入华创证券。2021-2024年连续四届获新财富、新浪金麒麟最佳分析师评选第一名,其中2024年获新财富、新浪金麒麟、水晶球和21世纪金牌分析师等评选第一名。
——白酒研究组(白酒、红酒、黄酒、酒类流通行业)
分析师:田晨曦
英国伯明翰大学硕士,2020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分析师:刘旭德
北京大学硕士,2021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王培培
南开大学金融学硕士,2024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大众品研究组(低度酒、软饮料、乳肉制品、烘焙休闲食品、食品配料等)
组长、高级分析师:范子盼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6 年消费行业研究经验,曾任职于长江证券,2020 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分析师:严晓思
上海交通大学金融学硕士,2022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研究员:严文炀
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2023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寸特彬
上海交通大学金融学硕士,2025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执委会委员、副总裁、华创证券研究所所长、新财富白金分析师:董广阳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16年食品饮料研究经验。曾任职于招商证券,瑞银证券。自2013至2024年,获得新财富最佳分析师八届第一,两届第二,一届第三,获金牛奖最佳分析师连续三届第一,连续三届全市场最具价值分析师,获水晶球最佳分析师四届第一,获新浪金麒麟最佳分析师连续六届第一,获上证报最佳分析师评选五届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