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为王 爱尔眼科上半年净利润增长逾三成
本报记者陈婷曹学平深圳报道
近日,爱尔眼科(300015.SZ)发布2023年半年报。上半年,爱尔眼科营收约102.52亿元,同比增长26.4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2.61%至约17.12亿元,归母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27.23%至17.59亿元。
半年报显示,爱尔眼科实现经营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包括公司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经营规模和人才队伍不断扩大等。截至6月30日,公司境内医院229家,门诊部168家,较2022年年末分别增加14家、20家。
报告期内,爱尔眼科门诊量726.95万人次,同比增长31.19%;手术量60.78万例,同比增长36.62%。与往年数据相比,爱尔眼科上半年的门诊量已超过疫情前2019年全年的门诊量,手术量也与2019年全年基本持平。但从门诊单次花费的价格来看,上半年的数据低于前三年的水平。
8月29日,爱尔眼科方面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在国内眼科市场占有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门诊量、手术量也保持增长态势。眼科医疗服务领域客单价的测算逻辑与零售消费类的测算逻辑有所不同,“门诊量的提升同样得益于公司科普健教工作的不断完善,所以不能单纯以门诊量来测算客单价。我们在各类手术和相关服务的客单价历年来保持稳定,有时医院会开展一些针对性的优惠活动或公益活动,但那也只是阶段性的优惠价格,在活动结束后会恢复。”
新增34家医疗机构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14家境内医院、20家门诊部,合计新增34家。
半年报显示,爱尔眼科主要从事各类眼科疾病诊疗、手术服务与医学验光配镜。在国内,公司建立“分级连锁”发展模式及其配套的经营管理体系。爱尔眼科目前在单个城市的布局模式为“医院总院+分院+眼视光门诊+眼健康E站”,其中,“分院”为综合医院或眼视光医院。公司主要竞争者为国内各地一到两家综合性医院的眼科或眼科专科医院。
上半年,爱尔眼科稳步实施“1+8+N”战略布局(以1个世界级眼科中心、北上广深等8个省会城市的医院,带动成百上千“N”家医院的发展),继续推进中心城市和重点省会城市的区域性眼科中心的建设,完善各省区区域内的纵向分级连锁网络体系。同时,加快省会城市一城多院、眼视光门诊部(诊所)横向同城分级诊疗网络建设。
记者注意到,上半年,爱尔眼科新增医疗机构数量较往年有所上升。报告期内,公司新增14家境内医院、20家门诊部,合计新增34家。2021上半年,爱尔眼科新增境内医院和门诊部合计28家,2022年上半年,这一数据为27家。
半年报显示,爱尔眼科合并范围比2022年年末增加34户,包括收购15家医疗机构股权并取得其控制权,以及19家新设成立的子公司。其中,公司报告期内收购的眼科医院及诊所合计确认商誉约4.22亿元,商誉形成原因在于合并成本大于所取得标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确认的金额。
爱尔眼科方面对记者表示,公司国内眼科市场占有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公司医疗网络目前覆盖超过80%的地级市。未覆盖地区中,目前可选择新建医院的地级市约有20个。已布局的地级市医院中,有收入2亿元以上的成熟医院,但更多的是收入体量在2000万元~3000万元区间的处于成长爬坡期的医院。“随着医疗网络规模不断扩大,分级连锁优势和规模效应得到了进一步凸显。”
上半年,爱尔眼科的白内障项目、眼后段项目、视光服务项目营收增速超过30%,屈光项目和眼前段项目的营收增速分别为17.15%、27.9%。
其中,屈光项目收入约40.28亿元,占比约40%;毛利率同比增长0.03%至57.72%,在所有业务中最高。爱尔眼科在半年中表示,该业务收入增长主要由于各医院手术量快速增长,高端手术占比有所提高。同时,公司加大对各地、县级医院屈光科室的建设投入,更好地满足了地、县患者的手术需求。
报告期内,视光服务项目是爱尔眼科收入的第二大来源,约23亿元,占总收入比重约23%,毛利率同比增长1.55%至55.24%。公司称,这一业务收入增长得益于国家近视防控战略持续推动,爱尔视光的品牌影响力逐步提升;各医院近视防控手段和产品品类不断完善升级,公司5P近视防控体系进一步推广,青少年儿童建档量不断增加。
上半年,白内障项目的营收增速在所有业务中最快,达到60.28%至16.74亿元。毛利率增幅同样最大,同比增长1.6%至37.48%。爱尔眼科方面表示,该业务收入增长主要是由于公司眼科医疗技术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经营规模和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同时,部分去年因外部环境延迟的老年患者在报告期内就医。
白内障项目报告期内的营收增速能否得以维持?爱尔眼科方面对记者表示,公司对于这一业务的未来增长持有信心。“目前国内白内障手术整体渗透率低,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除了得益于公司分级连锁模式及不断完善的网络布局,上半年白内障业务增长较好的原因还在于高端需求增加,老百姓的需求从‘看得见’转向‘看得清’,公司高端晶体/高端术式的占比持续提升。未来随着公司不断发展、技术不断提升、品牌认可度不断增长,公司白内障业务也会持续保持健康增长。”
客单价保持稳定
爱尔眼科同时透露,公司今年屈光手术价格整体稳定。
近年来,眼科医疗服务需求呈现持续增长态势。根据Frost&Sulli-va数据,2022年中国眼科医疗服务市场规模约为1863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2479亿元,增长空间广阔。
爱尔眼科方面认为,公司的分级连锁模式符合中国国情,推动了公司的快速发展,公司目前是国内最大的眼科连锁医疗集团,各项业务的市场占有率略有不同,多家医院在门诊量、手术量、营业收入等方面逐步占据当地最大市场份额,省会医院在各省区的龙头带动效益日益凸显。
不过,广阔前景面前,爱尔眼科同样身受市场影响,同时面临市场竞争。
上半年,一向为公司贡献最多营收的屈光项目,其营收增速均低于其他四项业务(白内障、眼前段、眼后段、视光服务)。爱尔眼科方面对记者表示,今年大环境消费需求不足,居民可支配收入降低,但公司屈光业务还是保持了健康增长。上半年,公司ICL、精雕等术式占比提升,推动了屈光业务增长。
此外,爱尔眼科也注意到,当前市场上存在一种小型屈光诊所模式,以低价换量抢占市场份额。在爱尔眼科看来,在消费疲软时期,低价屈光手术有一定吸引力。但长期来看,其医疗质量和未来可持续性有待商榷,“价格战永远不是医院长期获胜的手段。”爱尔眼科同时透露,公司今年屈光手术价格整体稳定。
对于屈光业务未来的成长性,爱尔眼科方面表示,“未来,随着手术安全性和效果不断优化,以及公司口碑持续提升,我们看好屈光业务的发展。”其进一步补充称,“目前国内屈光手术渗透率整体处于较低水平,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公司多年来坚持以高标准为患者提供优质屈光手术服务,积累了良好的口碑,此外,公司提供多层次的屈光服务,满足不同需求。”
而在爱尔眼科持续发力的视光业务方面,近年来市场竞争愈加激烈。
半年报显示,截至6月30日,欧普康视(300595.SZ)拥有控股和参股的视光服务终端360多家;华厦眼科(301267.SZ)在全国开设52家视光中心,该公司此前计划使用募集资金在全国布局和建设200家视光中心。
今年股东大会上,爱尔眼科董事长陈邦对投资者表示,管理层一直在探索符合公司发展的视光诊所模式,并在首期制定了建设1000家视光诊所的目标。
爱尔眼科方面对记者表示,过去几年,公司积极探索视光门诊模式,同城分级诊疗体系持续优化,目前已确立“同城医院-视光门诊-社区爱眼E站”的三级模式。未来公司将继续大力布局视光诊所。
与此同时,爱尔眼科方面称,目前国内视光市场出现了鱼龙混杂情况,但在历史上,突发状况和变化并不少见,而爱尔眼科多年以来的稳定增长基本未变。公司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不会因为市场环境变化而仓促调整策略,而是未雨绸缪、提前规划、按部就班、动态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