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眼科荣获证券之星ESG新标杆企业奖及入选ESG投资价值榜
7月25日,证券之星第三届ESG新标杆企业评选结果揭晓,爱尔眼科凭借在环境、社会和治理(ESG)领域的卓越实践以及公司可持续发展潜力,荣获“ESG新标杆企业奖”并入选ESG投资价值榜。
这份殊荣的背后,是爱尔眼科2024年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交出的扎实答卷——以“使所有人,无论贫穷富裕,都享有眼健康的权利”为使命,深度践行“1+8+N”战略,从环境、社会、治理与经济三大维度积极“破局”。
数智化筑牢医疗安全“生命线”,助力合规经营
上市公司ESG的根基,首在治理。对医疗服务企业而言,这直接关乎患者生命安全与企业长远发展。爱尔眼科深谙此理,在“健康中国”战略引导下,将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公司通过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和诊疗规范,强化医疗风险防控,推进医疗质量智能监管等举措,进一步完善具有公司特色的集团化医疗高质量管理体系。
此外,爱尔还建立了覆盖“集团–省区–医院”的三级质量安全监督机制。2024年,其对183 家医院的药耗管理及 144 家医院的设备管理开展了专项检查。
医疗质量管控成效显著,白内障、玻切手术的术后眼内炎发生率、处方合格率、医嘱合格率均超国家三级医院标准。

与此同时在合规经营与风险管控方面,爱尔展现了强大的数智化基因。公司通过数字化手段建设特色的医疗云平台,既实现了覆盖全医疗场景的医疗质量管控,又打通临床、运营、质控等多维度数据的互联互通,其自主研发的AHIS、AVIS、ARSS等业务信息系统及智慧医院平台,不仅优化了患者预约、缴费、复诊全流程体验,更深度赋能合规管理。
治理的效能最终体现在患者信任上。全年门诊量超1694万人次、手术量超129万例,高达99.0%的患者满意度。这些数据不仅是对爱尔治理基石有力的认可,也为其ESG“大厦”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底层支撑。
交叉补贴照亮普惠路,智慧医疗破解看病难
在社会层面,爱尔眼科的核心在于践行“使所有人,无论贫穷富裕,都享有眼健康的权利”的使命,将企业发展与社会痛点深度绑定。
为此,爱尔眼科首创“交叉补贴”可持续公益模式:通过高端医疗服务产生的效益,反哺对经济困难群体的医疗救助,爱尔实现了公益事业的自我造血和可持续发展。这一模式不仅“输血”,更注重“造血”,如通过“县乡村”三级眼健康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专家巡诊、基层医生培训,切实提升欠发达地区眼健康服务能力,从源头防止“因病致贫返贫”,蝉联三届中国政府最高公益奖项——“中华慈善奖”。

其次是分级诊疗+数智化破解资源不均:针对中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核心痛点,爱尔依托成熟的“中心城市-省会-地市-县域”分级连锁网络和“同城多院”布局,结合强大的“数字眼科”战略,推动优质资源精准下沉。如其自主研发并应用的“眼健康档案(眼底AI)管理系统”,2024年该系统广泛用于各类眼底筛查活动,的累计调用超过23万次,显著提升筛查效率与诊断准确性,为眼病早期发现与干预提供有力支撑。
从公益模式创新到技术普惠,再到专病防治体系的深耕, 爱尔的社会责任实践始终紧扣国家战略和民生最迫切的需求,将“光明普惠”从愿景转化为患者可感可及的现实。
共进、共赢、共担,推动人才可持续发展
质量是立身之本,人才是发展之根。爱尔眼科展现了领先的前瞻性与执行力。 其将“共进、共赢、共担”的理念融入企业发展的细节,系统推进绿色转型。
医疗人才和管理人才,是连锁医院腾飞的双翼。近年来,公司通过加大人才引进,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对人才分类分层培养与托举,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持续提升公司整体核心竞争力。如携手中南大学、武汉大学等多所知名院校,依托高效优质教育资源与公司丰富的临床经验,合力培养高水平医疗人才,搭建了从专科到博士后“一条龙”的人才成长路径。截至24年末,公司累计培养全日制研究生483名,其中博士研究生132名,硕士研究生351名。
在供应链管理上,爱尔眼科将ESG因素嵌入供应商管理全生命周期,在准入、评估中关注其环保表现,并通过《商业伙伴行为准则》和专项培训,推动上下游共同践行绿色理念。
“越过山丘,方见彩虹。”爱尔眼科董事长在报告致辞中的这句话,恰是这家企业ESG征程的生动注脚。当孩子们因看清黑板而欢呼,当老人因重见光明而落泪,当智慧医疗的光芒穿透地域与贫富的阻隔——这便是爱尔眼科跨越“山丘”后,所见证的人间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