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节水预中标1.06亿农田项目 五年半研发费4.77亿布局智能农业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江楚雅
大禹节水业务拓展迎来重大契机。
近日,大禹节水(300021.SZ)公告,其全资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成为金塔县2025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第一标段第一中标候选人,项目中标价格为1.06亿元。该项目是公司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成果,将提升其在甘肃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的技术能力和品牌影响力?。
近年来,大禹节水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深度布局智能农业技术。2020年—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0.30亿元、0.90亿元、1.09亿元、1.23亿元、0.97亿元、0.28亿元,五年半累计达4.77亿元。
预中标1.06亿农田项目
公告显示,大禹节水全资子公司甘肃大禹节水集团水利水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水电公司”),与金塔县金鑫工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成为金塔县2025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第一标段第一中标候选人。项目中标价格1.06亿元,期限465天。
依据联合体协议,水电公司负责中标项目的施工及建成后3年的运维管护工作,具体建设内容以最终承包建设协议为准。此次预中标,是大禹节水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粮食安全和农业强国战略,践行“三农三水三张网、两手发力共担当”战略理念的关键成果,充分彰显了公司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的实力。
若项目顺利推进,将显著提升大禹节水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的技术水准与综合解决方案能力,进一步扩大其在甘肃省的市场影响力,强化核心竞争力与提升品牌知名度。
2025年以来,大禹节水联合体捷报频传,8月中标总投资9165.07万元的滇池流域再生水利用项目,9月4日又预中标金额1.61亿元的樊城区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
深度布局智能农业技术
大禹节水主要为现代农业提供全领域、全产业链综合服务解决方案,在复杂市场环境中,公司实现了营业收入的稳步增长。
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达12.76亿元,同比增长4.9%;但归母净利润为1259.41万元,同比下降33.24%。
尽管归母净利润有所下滑,公司毛利率却保持稳定且略有提升,上半年整体毛利率为23.25%,同比上升0.17个百分点;第二季度毛利率达23.52%,同比上升2.15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64个百分点,呈现积极态势。
在技术创新领域,大禹节水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深度布局智能农业技术,AI算法的应用实现了精准控水,接入超30万个物联网终端。
2020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0.30亿元、0.90亿元、1.09亿元、1.23亿元、0.97亿元、0.28亿元,五年半累计投入达4.77亿元。公司新增多项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覆盖智能灌溉、污水处理、数字孪生灌区等关键领域。
9月5日,大禹节水在互动平台回应投资者时表示,公司率先将国际先进的滴灌技术引入国内,并实现国产替代,让昂贵的滴灌技术成为中国农民用得起的产品。公司的滴灌带生产技术、祛根防负压抗堵型滴灌技术、滴灌成套装备技术产品等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公司表示,计划通过外延并购完善产业布局,拓展农业无人机、无人设备等新业务领域,进一步提升综合竞争力。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