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日药业营收净利双降 配方颗粒新旧标准切换致“阵痛”

http://ddx.gubit.cn  2023-04-18 20:18  红日药业(300026)公司分析

财联社4月18日讯(记者 卢阿峰)中药配方颗粒试点正式结束的第一年,红日药业的日子并不好过。

2022年,红日药业实现营业收入66.5亿元,同比下降13.3%;实现营业利润7.13亿元,同比下降18.59%;实现利润总额7.16亿元,同比下降16.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4亿元,同比下降9.19%。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红日药业自从2019年以来首次出现营收净利润双降。

对于营收利润双降的原因,在今日举行的业绩会上,红日药业副董事长、董事、总经理郑丹没有正面回应,她对财联社记者表示,“配方颗粒业务处于新旧标准转换阶段,国家标准及省级标准正在逐步落地,新旧标准转换阶段尚未实现全品种供应导致短期组方受限,公司会紧跟国家标准落地进展,稳步推进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产品的切换工作,应对行业新政带来的变化。”

诚然,从收入结构来看,2022年红日药业营业收入下滑和中药配方颗粒及饮片销售有很大关系,此业务占总营收比超过50%,2022年却下滑了20.66%,和曾经2021年中药配方颗粒及饮片营收实现41.6%的同比增速形成鲜明对比。

而中药配方颗粒行业,2022年正在经历决定性政策落地第一年。2021年11月1日,首批160个中药配方颗粒国家药品标准正式实施,这意味着中药配方颗粒不能再按企业标准生产和销售,不具有国家药品标准或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标准的中药配方颗粒不得上市销售。中药配方颗粒企业普遍处于适应期,阵痛不可避免。

截至目前,仍有更多的中药配方颗粒药品标准发布,第四批将有48个中药配方颗粒国家药品标准(累计达到248个)于2023年6月30日开始实施。

阵痛期会存在多久?财联社记者在业绩会上询问了郑丹,但是未获回应。

除了政策适应阵痛因素之外,红日药业的净利率也是其营收不振的重要因素。年报显示,2022年,红日药业毛利率为57.73%,净利率却仅有9.34%,而在五年前,2017年的毛利率为72.51%,净利率为13.25%。

在业绩会上,除了配方颗粒业务之外,投资者最为关心的还是抗肿瘤新药PTS的生产进度。但公司方面对此只透露:“PTS现在已有生产,相关工作正在计划。”

据红日药业董秘杨伊介绍,PTS是治疗实体瘤的创新型化学药物,对肿瘤细胞具有高度选择性,是我国首次批准的经纤维支气管镜肿瘤内局部注射的化学消融药物,也是首个适应症为减轻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的重度气道阻塞的药物。可通过肿瘤内局部注射可以抑制肿瘤生长、缩小肿瘤并减少转移,快速缓解肿瘤的局部症状,具有适用范围广、易于操作、安全的特点。

值得一提的是,年报显示,2022年,红日药业的海外市场贡献营收7.26亿元,占据总营收的10.93%。旗下的北京康仁堂在2022年还获得了澳大利亚药物管理局(TGA)的GMP认证,迈出了配方颗粒走出国门的关键一步,这意味着相关药品将获得包括欧盟20多个国家在内的PIC/S成员国的药品准入。

但在业绩会上,公司在出海方面的表述比较克制。郑丹在业绩会上表示,目前海外市场占比很小,还在努力扩大海外市场。

“目前公司实现海外销售的主要产品有医疗器械和原辅料药,配方颗粒只有少量出口。”红日药业董事、执行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蓝武军补充道。

(编辑 曹婧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