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日药业创始人辞任董事长,曾一手研发血必净

查股网  2024-04-03 17:19  红日药业(300026)个股分析

界面新闻记者 | 唐卓雅

界面新闻编辑 | 谢欣

4月1日晚间,红日药业发布公告称,姚小青于近日提交辞职申请书,因个人工作原因申请辞去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董事及董事会专门委员会中的相关职务,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姚小青原定任期到期时间为2025年4月,此番辞职比原定时间提前一年。自2021年起,姚小青就开始频繁减持公司股份,截至上述公告发布日,姚小青仍持有红日药业约3.07亿股股份,占总股份的10.24%。

公布姚小青辞职消息的同时,红日药业选举吴文元为董事长;选举并聘任蓝武军为副董事长、总经理;聘任孙武为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其中,吴文元和孙武都具有成都兴城集团集团有限公司的背景,而兴城集团目前是红日药业的控股股东。

并且,在兴城投资入主红日药业后的几年时间里,红日药业原班人马接连辞职。此番姚小青辞任董事长,意味着红日药业新旧股东之间的权力交割彻底完成。

4月2日收盘,红日药业报3.98元/股,跌0.25%。4月3日,红日药业股价继续下跌,截至收盘报3.95元/股,跌0.75%。目前红日药业的市值为119亿元。

创始人辞职

姚小青不仅仅是红日药业的董事长,也是创始人。

1988年,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的姚小青被分配到天津一家三甲医院当医生。但没过几年,“下海”风兴起,在那个人人争相“下海”的年代,姚小青也随大潮辞职经商。1996年,姚小青斥资百万收购了当时濒临破产倒闭的红日制药厂,成立了如今的红日药业。

红日药业创立之初,姚小青因资金困难四处举债,大通集团此时以“白衣骑士”的身份出现,为红日药业解决资金难题的同时取得了控股权,姚小青继续管理公司,但是股东席位退居第二。这也为后续二者的争斗埋下了伏笔。

姚小青凭借之前在医学方面的积累,看准了风险小、收益快的仿创药,通过对脑复康注射液和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的创新,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但是政策转向,2001年,国家发改委开始对药品价格进行调整,红日药业的脑复康注射液大降价。

为了实现突围,转而姚小青开始研发具有技术壁垒的产品——血必净,并且获得了该产品20年的独家专利权。这为红日药业筑起了护城河。

2003年,刚被研发成功的血必净正好碰上了“非典”。血必净可以治疗因感染诱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也可配合治疗多器官功能失常综合征的脏器功能受损期的特性,被列为非典首选的治疗药品之一。

凭借该技术,红日药业和姚小青都打了一场翻身仗。2009年,红日药业成功上市,发行价为60元/股,这个发行价刷新了当时中国A股市场的发行定价记录。

不过,红日药业的上市也将姚小青和大通集团的股权争夺公之于世。据红日药业招股书,2000年红日药业改制重组时,大通集团持股60%,而姚小青仅持股15%。2009年,大通集团的持股比例变更为37.0997%,而姚小青的持股比例则升至33.93% 。值得注意的是,曾国壮、刘强、伍光宁各自持有大通投资10%的股权,并与实际控制人李占通为一致行动人,因此,大通集团实际上的持股比例为48.24%。

上市后,红日药业虽然内斗不断,但是业务上也没忘记开疆拓土。2012年,红日药业收购了中药配方颗粒头部企业北京康仁堂药业,这家企业是2001年批准的6家国家级中药配方颗粒试点企业之一。康仁堂和华润三九、新绿色作为这6家企业中的第二梯队,瓜分了全国40%~50%的中药配方颗粒市场份额。

此一举对红日药业的业绩助力不小。2015年,中药配方颗粒业务营收已经超过红日药业的最强单品“血必净”成为其第一大营收支柱。直到2021年,红日药业中药配方颗粒业务的营收规模达到巅峰42.35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55.21%。

2015年,红日药业为拓展医疗器械板块,斥资9.69亿元收购北京超思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下称“超思电子”),同时设立天津东方康圣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康圣健康”),这两家公司分别主营电子医疗器械和健康管理咨询。但这一板块至今没有太大起色。

而姚小青和大通集团的内斗转折点发生在2018年。大通集团债务缠身,频繁质押公司股权,终于失去了红日药业控股权,而姚小青通过和当时公司副董事长孙长海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取得内斗胜利,上位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老管理层已有多人离开

但没过多久,控股权又转移到了兴城集团手上。

2018年11月,大通集团将其持有的11.45%的股份转让给兴城集团,姚小青和孙长海也分别向兴城集团转让了共计4.745%的股份。2019年1月,兴城集团与姚小青、大通集团签署了一份《关于支持成都兴城集团集团有限公司取得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实际控制权的协议》,紧接着姚小青将其所持红日药业6%的股权对应的表决权委托给兴城集团行使。此即意味着,兴城集团实质上拥有了红日药业22.195%的股权,兴城集团的实控人成都市国资委也成为红日药业的实控人。

成都国资委拿下红日药业有可能是为了与其旗下的成都医疗健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协同发展。2019年1月,在兴城集团召开的收购红日药业股权发布会上,兴城集团相关负责人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红日药业主营业务为药品研发和销售,兴城集团现有的医疗健康业务发展侧重于医疗服务,双方业务互补性较强,能够产生较好的协同效应。”

姚小青当时也表示,兴城集团入主之后,红日药业未来业务将在“存量”和“增量”上下功夫。所谓“存量”,就是红日药业中药配方颗粒、药品注射等传统业务市场。至于“增量”,就需要发挥和兴城集团的协同效应。

红日药业的原管理层也在兴城集团入主后相继离职。红日药业先后两任副董事长孙长海、郑丹分别在2019年和2024年辞职;大通集团的曾国壮和伍光宁、李占通也分别在2019年、2023年辞去在红日药业的职务。

原班人马所剩无几,红日药业基本由成都国资委接手。红日药业董事会选举吴文元为董事长;选举并聘任蓝武军为副董事长、总经理;聘任孙武为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

其中,吴文元曾担任成都兴城集团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投资总监、成都兴城集团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兴城集团”)投资发展部部长;孙武也同样有兴城集团背景,曾担任兴城集团审计部业务主管、审计部高级主管、审计法务部副主任,还曾兼任成都医疗健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监事。而兴城集团也是成都医疗健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

成都国资委全盘接手红日药业后,首要面对的就是其连年下跌的业绩。2022年至2023年,红日药业的业绩接连下挫。2022年及2023年,红日药业的营收分别为66.5亿元、61.0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24亿元、5.0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红日药业自2015年之后就没有大的举动,其2023年的净利润甚至不及2015年(5.35亿元)。红日药业的股价巅峰也停留在2015年6月30日的7.11元/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