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开源发布关注函及问询函回复 专业化董事会支撑双主业发展战略

查股网  2024-03-14 23:10  新开源(300109)个股分析

3月14日晚间,新开源(300109.SZ)发布关注函回复公告,对此前深交所下发的关注函,公司围绕第五届董事会构成以及任职期间对外多项股权投资情况等关注点进行了详尽的回复,也向全体股东展现出了关于公司更多可深究的信息。

与此同时,围绕交易所对公司此前提出的定增预案以及大股东提出的利润分配方案,公司也如期披露了问询函回复公告,阐明了大额分红并转增股本的合理性,也通过对未来12个月重大资金安排的拆解,明确了公司现阶段补充流动资金的必要性。

问询函回复披露,在接下来的12个月,2023年现金分红、焦作中站的精细化工项目、华道生物投资尾款、上海松江基地建设款、焦作PVP产能配套项目,以及偿还短期银行借款累计需耗资12.21亿元,以定增解决公司的燃眉之急具备必要性和合理性。

专业化的董事会构成 支撑双主业发展战略

聚焦关注函回复,面对前董事长对现董事会对其罢免提案的否决,以及交易所对公司董事会构成的关注,公司详细列举了9位董事的任职经历。不难看出,围绕“精细化工+精准医疗”的双主业战略,公司已搭建起一个契合企业发展战略的专业化董事会架构。

公司指出,相比上届董事会,本届成员中仅有曲云霞和于江涛两名董事存在差异,这两名新董事正是董事会基于“精细化工+精准医疗”整体战略发展及业务布局考量而提名。具体而言,曲云霞从2005年即在公司任职,此前一直担任销售总监一职,是随公司逐步成长起来的专业化高级管理人才,在推动公司成为PVP龙头企业的过程中作出了突出贡献。曲云霞于2022年初担任公司精细化工板块经营负责人,在其主持工作下,2022年、2023年公司精细化工板块实现了快速增长。

而在“精准医疗”战略业务上,公司于2021年通过市场化机制聘请了曾任职于金域医学的于江涛作为董事。据披露,于江涛具备临床医学专业背景,也曾在公立医院担任住院医师,在金域积累了丰富的市场经验和人脉。作为职业经理人,于江涛自任职以来,推动各项业务进一步整合,完善人才结构,优化管理机制建设,为贯彻公司精准医疗板块战略的落地实施作出重要贡献。

除了非独立董事外,此届董事会的几位非独立董事同样充分体现了公司在企业经营管理上对专业化及职业化的执着。其中,周彤先生从事生物医药领域科研和企业管理20余年,是肿瘤生物治疗、肿瘤发生机制研究和基因诊断方面专家,自上一届董事会任职以来,一直为公司的精准医疗板块发展提供着重要的专业指导及投资决策。本届董事会聘请的赵锐女士,则是体外诊断方面的专家,曾任北京电力医院检验科主任及感染疾控管理处处长,同样支撑了公司精准医疗板块的发展规划。

据了解,近两年来,随着公司医疗板块业务的发展成熟,以及公共卫生事件后下游市场的恢复,2023年精准医疗业务的亏损已明显收窄,板块业绩今年或将实现扭亏为盈。

公司指出,自第四届董事会以来,公司一直紧紧围绕“精细化工+精准医疗”双主业战略开展各项业务,建立起董事会领导下的高管人员负责制,坚持科学分工,“专业人管专业事”,确保了公司各项业务的持续稳健发展。

随着公司的持续成长壮大,如何形成更为专业高效的治理架构,搭建起可持续增长的业务机构,对企业发展而言是相比单一领域深耕更为重要的任务。而围绕双主业战略搭建起来的专业化的董事会架构,或许就是2021年以来公司整体业绩实现高速增长,精准医疗亏损加速收窄的重要原因之一。

医学前沿领域投资,充分印证董事会专业眼光

回复公告的另一大块内容,则聚焦本届董事会就任以来的四项投资,其中三项均聚焦前沿医疗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确定性较高的传统化工行业,近10年来我国生物医药行业经历了从仿制到创新的巨大转变,“创新”的重要性已被充分认知。但不可避免的则是医药医疗行业高收益的“创新”背后,较高的研发风险与较长的研发周期,对于企业而言,要做好医药领域的投资,既要对前期持续的亏损有耐心,也要具备专业化与职业化的决心。

而纵观本届董事会任职以来的这三项医疗领域投资,可见新开源在医疗板块的战略眼光并不弱。

其中,华道生物为公司于2019年参与B轮融资的企业,是一家细胞免疫治疗技术研发商,专注于血液瘤和实体瘤自体CAR-T细胞治疗产品开发。公告指出,华道生物首个药品CD19 CAR-T细胞药物已于2023年6月获得药监局IND批文,目前Ⅰ期临床已取得了良好的结果。而本次增资资金将用于NHL Ⅰb期和NHL Ⅱ期临床研究的启动,Ⅱ期临床试验预计2024年完成。

另一投资标的良远生物,则主要从事基于PEG-PE及其衍生物相关的生物大分子递送系统、口服递送及治疗产品的研究和开发,拥有原创性的肿瘤药物平台知识产权,未来有望实现淋巴结靶向药物治疗肿瘤的效果,与新开源投资的其他细胞免疫治疗产品也将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

杭州纽安津则是一家专门从事个体化肿瘤治疗性疫苗研发的创新型企业,致力于开发基于新生抗原的各类个体化免疫治疗产品。其创始人陈枢青于2005年在中国提出了基于新生抗原治疗的概念,是全球研发新生抗原相关产品的领导者之一。该企业布局了一系列针对新生抗原的多肽疫苗、mRNA疫苗等管线,管线丰富全面,多项技术已获得发明专利保护。其首款产品注射用P01已获得中美两地IND批件,若研发成功并上市,有望在肿瘤领域帮助公司开发巨大的市场潜力。

与中企慧云协同推进数字化转型

前董事长对于现董事会的另一质疑,主要围绕2024年对于中企慧云10%股权的投资展开。而细究此项交易不难看出,相比这10%股权能够带来多大的利润,中企慧云对于公司数字化转型战略的协同推动作用或许是更值得关注的重点。交易所关注函中对中企慧云与公司业务协同,以及数字化转型需求的问询也印证了这点。

从政策角度出发,据统计,“数字经济”已连续7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指出要“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

而落实到具体的企业经营层面,随着近两年来人工智能在各产业领域日渐广泛的应用,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然迫在眉睫。对于新开源而言,在企业发展早期,单一工厂、单一业务的经营或许对信息化、数字化的需求并不显著,但随着公司规模的持续扩张,精细化工业务已形成多地多厂的产能布局,精准医疗业务板块经过整合后也对生产、管理及销售等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了解,公司目前也已将信息化、数字化工程战略列为今年集团的五大战略之一。

在关注函回复中,公司也强调了中企慧云与公司业务的协同效应。一方面从投资本身来看,中企慧云作为一家致力于为政府提升产业数字化治理能力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为企业提升产业转型和管理能力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的信息技术企业,在产业政策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增长等因素的多重作用下,正处在一个从“初创期”到“成长期”的快速发展阶段,短期内的亏损或难以避免,但未来有望为股东带来更大的投资回报。

而另一方面,中企慧云也将与新开源的内部经营管理及外延产业模型搭建需求相结合,搭建起产业舆情洞察系统、产业经营对标系统、产业发展导航系统、供应链管理及安全备份系统,帮助公司降低采购与经营成本,以数据支撑PVP产品的市场开拓及公司内部投资决策,从而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

此外,此次公告中也包含了股东王坚强对于交易所关注问题的回复内容,针对王坚强围绕公司董事会勤勉尽责的质疑,公司也理性且详尽地在公告中给予了正面回应。基于公司所提供的大量信息,投资者或能更为充分地理解此届董事会在各项投资与经营决策中的诸多考量,并与公司经营团队共同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增长。